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GIF
作為世界觀的理論形態,哲學研究包含許多領域(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許多方面(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的問題,但其中有一個貫穿各個領域和方面,決定整個哲學體系性質,並對解決具體哲學問題具有支配作用的問題,這就是哲學基本問題。
(一)哲學基本問題的內涵
在哲學史上,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都講過存在和思維的關係問題及其與哲學的關係,恩格斯則鮮明而完整的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恩格斯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並認為哲學基本問題在內容上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是,精神和自然界,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第二方面是,「我們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於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的反應現實?」這是關於思維能否認識和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恩格斯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論斷,是以理論的方式濃縮地再現了哲學發展的歷程。
人類的哲學觀念首先是從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開始的。在遠古時代,人們就以特有的方式提出思維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源的問題。當時的人們既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更不知道夢的本質,所以認為,思維和感覺不是人的身體的活動,而是由暫時寄居身體之中的靈魂的活動。這實際上是人類對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問題的最初思考。
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開始產生了系統的哲學思維。哲學邁上了文明舞台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學。西方古代哲學的本質特徵就是探討精神和自然界、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既本體論問題。西方近代哲學的研究重點發生轉移,即由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轉向第二個方面。培根、洛克、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等,從不同角度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闡述。儘管在古希臘羅馬、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國都有過關於認識問題的哲學論述,但認識論處於哲學的中心地位,還是西方近代以來的事,是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把認識論的問題推到哲學的前台和中心地位。這表明,哲學的發展應該適應自然科學發展的要求。
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相互聯繫、相互滲透,任何一種哲學在解決哲學基本問題時,這兩個方面都是相互影響的。
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可是,要得出這個論斷必須通過人的意識,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有意識的活動才能確證世界的客觀實在性。這似乎是一個悖論。為了證明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首先要使它進入人的意識;要證明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首先要把意識放在首要地位。如果物質世界不進入人們的實踐和認識領域,那它就永遠處於彼岸世界的神秘的「自在之物」,如果不通過人的意識,就無法說明為什麼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
可見,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正確解答,有賴於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科學解答。同樣重要的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正確解答,又離不開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科學解答。例如,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唯心主義在認識論上都是可知論,但他們對認識的來源和本質的看法則完全相反。唯物主義承認世界的物質性,確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把認識看成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唯心主義則把精神、思維看成世界的本原,認為認識是精神的自我認識,認識似乎不是反映客體而是構建客體。例如,在黑格爾看來,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所認識的對象,歸根到底是這個世界的思想內容即絕對觀念。可見,不能把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看成互不相關、各自獨立的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之所以構成哲學的基本問題,決定於人類活動的特點和哲學的本性。人與世界的關係不同於動物與世界的關係,它不是一種無意識的生命體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不是兩個自然物之間的關係,而是一種有意識的生命體,即作為主體的人與對象世界的關係。存在和思維、物質和意識的關係是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中不斷重複出現的關係,在人與世界的關係中,最重要、最普遍的關係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哲學基本問題並不神秘,它是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的基本問題,首先是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中的基本問題。作為世界觀的理論形態,哲學是以人與世界關係為中心展開的理論形態,把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作為哲學基本問題,正是對人的活動中普遍存在、不斷重複出現的人與世界關係本質的哲學提煉。這是其一
其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之所以構成哲學的基本問題,決定於它在全部哲學中的不可超越性。思維和存在關係問題不是哲學的唯一問題,但哲學體系的性質以及如何解答、論述具體問題,卻決定於如何解答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表明,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在哲學中具有不可超越性,這種不可超越性表現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的不可超越性。在哲學史上,有些哲學家企圖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沒有一個是成功的。在當代,以「拒斥形而上學」為名,企圖摒棄哲學基本問題的哲學流派並不少見,但事實上仍然是以「拒斥形而上學」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世界觀,表明自己對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看法。只要是哲學,以哲學的方式思考,那麼,都要面對思維和存在的問題,都會以不同方式,直接地或間接地,鮮明地或隱蔽地表明自己在哲學基本問題上所奉行的路線。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作為哲學基本問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用以表現哲學基本問題的方式和範疇並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國傳統哲學是以天人關係、名實關係、理氣關係、形神關係、知行關係、心物關係,來表述和解答哲學基本問題的。中國傳統哲學中圍繞理氣、形神、知行、名實、心物的爭論,往往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
(二)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無論古今,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就是他們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正如恩格斯所說:「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分成了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承認某種創世學說的人......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這一划分標準的確立,使我們能透過派別林立、各種體系相互交替的現象,把握住哲學發展的規律。
作為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只能在哲學意義上,即在回答思維和存在、精神與物質何者是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除此之外,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這兩個用語沒有別的意思。
說唯物主義是重物輕人的物本主義,這是曲解。唯物主義哲學中所說的「唯物」,是就其解決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何者為第一性時所奉行的哲學路線說的,是指它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就如何看待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而言,唯物主義者中不乏非常重視人的價值和尊嚴的人。在文藝復興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者往往又是人道主義者,這就是很好的例證。至於把唯物主義理解為貪吃、酗酒、娛樂、肉慾、愛財、貪婪,簡而言之,即一切滿足感官需求、追求個人私利的齷齪行為,則完全是曲解,這種曲解至今在西方仍然存在。有些人把唯物主義說成是物質主義,只重視物質生活,輕視精神生活,其結果是貪婪,無休止的追求財富和享樂。這樣,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甚至生態環境的惡化統統都被歸到唯物主義名義之下。這無非是要扭曲唯物主義哲學的形象,貶低它在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說唯心主義是輕物重人、追求道德和信仰的理想主義,這同樣是曲解。唯心主義哲學中所說的「唯心」,同樣是就其在解決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何者為第一性時所奉行的路線說的,是指它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唯心主義的本質並不是因為有理想、有信仰,而是因為它否定世界的物質性,以各種方式宣揚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就信仰和理想而言,唯心主義中固然不乏為理想而獻身的人,唯物主義者同樣如此。「如果說有誰為了『對真理和正義的熱誠』(就這句話的正面的意思說)而獻出了整個生命,那麼,例如狄德羅就是這樣的人。」中國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在中國革命過程中多少先烈為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仰慷慨就義。可見,是否抱有理想和信仰,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分並不相干。
(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歷史形態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它們在自己的發展中,各自經歷了不同的歷史形態。
唯物主義的第一種歷史形態是樸素唯物主義,即自發唯物主義。樸素唯物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延續很長,經歷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古代希臘、羅馬,都存在過這種唯物主義學說。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在於,它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并力圖從某種具有固定形體的實物中尋找世界的本原。中國古代的「五行說」,古希臘羅馬關於水、火、氣是世界本原的學說都屬於這一類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往往和樸素的辯證法結合在一起,從整體觀念看待世界。
唯物主義的第二種歷史形態是機械唯物主義,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17世紀的英國唯物主義、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19世紀上半葉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義都屬於這一類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以自然科學為依據,對唯物主義的論證比樸素唯物主義有許多進步,但它又缺乏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聯繫的整體觀念。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以及歷史觀中的唯心主義是它的主要缺點。
唯物主義的第三種歷史形態是包括唯物史觀在內的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有時稱它為「新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科學的唯物主義」、「實踐的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克服了以往舊唯物主義的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以及歷史唯心主義的弊病,建立了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包括自然和社會領域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形態。中國哲學沒有像西方哲學那樣經歷一個機械唯物主義處於主導地位的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中國使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樸素辯證法和樸素唯物主義產生了飛躍,出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形態。
從整個哲學發展史看,唯物主義形態的更替總的來說是一個向上發展的過程。正如恩格斯所說:「現代唯物主義,否定的否定,不是單純地恢復舊唯物主義,而是把兩千多年來哲學和自然科學發展的全部思想內容以及這兩千多年的歷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內容加到舊唯物主義的永久性基礎上。」
唯心主義可以區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種歷史形態。主觀唯心主義的特徵就在於,把人的感覺、觀念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例如,在中國,宋代的陸九淵宣稱「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陽明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在西方,英國的貝克萊鼓吹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奧地利的馬赫認為「世界是感覺要素的複合」。客觀唯心主義的特徵則在於,把某種脫離物質、脫離任何個人的精神變為獨立自存的客觀存在,並把它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創造者,如古代中國朱熹所說的「理」、古希臘柏拉圖主張「理念」,以及黑格爾提出的作為全部存在的基礎的「絕對觀念」,都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典型。
唯心主義形態在當代變化的特點,就是越來越主觀唯心主義化。人類實踐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日益顯示出客觀唯心主義的荒謬,同時也日益顯示出主體的重要性和力量。唯心主義往往利用這一點改變自己的形式。當代名目繁多的唯心主義哲學著力誇大人的意志、慾望、直覺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明顯的表現了這種傾向。當代宗教在西方發展的趨勢也說明這一點:它越來越不強調上帝的實體性,而是越來越強調上帝就在我心中。這就是說,宗教越來越由客觀唯心主義轉向主觀唯心主義。
全部哲學中始終存在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同時也交織著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和鬥爭。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圍繞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狀態,以及用什麼樣的思維方法來把握世界所形成的。問題在於,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不是獨立自存的,而是始終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相結合的。歷史上存在過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也存在過辯證法的唯心主義;存在過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也出現過具有辯證思維的唯物主義。
這種複雜的歷史現象,使我們對唯物主義者與對唯心主義者的評價應該採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從哲學路線看,唯物主義比唯心主義進步,比唯心主義正確,但具體到唯物主義者與唯心主義者則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個辯證法的唯心主義者可能比一個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者為人類貢獻了更多的智慧,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黑格爾就是例證。但是,這不能成為唯心主義比唯物主義正確的根據,因為那些偉大的唯心主義者為人類貢獻的並不是唯心主義觀點,而是其中包含的卓越的哲學智慧。
世界上只存在唯心主義哲學,不存在唯心主義規律。唯心主義者也是用大腦思維,他們思維同樣受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個規律的支配;唯心主義者可以無限誇大意識的作用,但在實際生活中僅憑思維他們連一根稻草也舉不動。唯心主義只是一種哲學觀點,而不是客觀事實。反之,一個唯物主義者,在處理實際問題時,也可能變成一個唯心主義者,口頭上的唯物主義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是屢見不鮮的。有的人平時講唯物主義,可一到觸及自身利益時就不實事求是。還有的人年老時轉向宗教,特別是臨終時希望有來世、有靈魂、有天堂。可見,做一個唯物主義者難,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更難。我們要從理論到實際都能堅持唯物主義,必須經過艱苦的實踐和學習。
TAG:合聯補習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