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為什麼要修築萬里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秦始皇為什麼要修築萬里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自戰國中期以來,游牧民族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秦軍的作戰部隊主要還是步兵和戰車,馬比較少。穿著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50里,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比較困難。建長城就是防止游牧民族騎兵的突襲。

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與民族之間,民族內部不同政治勢力之間政治軍事鬥爭的產物,著眼點是解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

中國的「萬里長城」,歷經數千年,其龐大浩繁的工事,曲折離奇的傳說,風雨更迭,時至今日,已是世界矚目的文明奇蹟。

從周王朝開始,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族「儼狁」的侵襲,修築了「長蛇連排」的堡壘以作拒敵。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諸候割據紛爭,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初建築的是公元前七世紀的「楚防城」,其後齊、燕、韓、趙、魏、秦等大小諸侯國都相繼修築「諸侯國長城」,用以自衛。而秦、趙、燕三國和北方游牧蠻族「匈奴」相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蠻長城」,至此以後,歷代君王霸主幾乎都加固增修。到了秦始皇那一朝,築長城則更是達萬里之長。

說到「萬里長城」,最著名的肯定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秦長城」了。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鞏固帝國的安全統治,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帝派大將軍蒙恬親率30萬大軍北伐匈奴,在今天內蒙古的河套地區,秦國大將蒙恬率領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兇狠的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殊死之戰,剛剛統一天下的秦軍驍勇善戰,士氣正旺,一舉攻下了河套地區。匈奴殘部敗退,遠逃大漠。

其後築起了「西起臨洮(今甘肅),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方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不僅如此,秦始皇兵馬俑也幾乎是在同時進行著大規模的燒制。至於始皇帝修建長城和兵馬俑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我們在此處不再加以贅述。但秦始皇為什麼要築萬里長城?僅僅為了加強外敵防禦,鞏固秦王朝軍事工程?彰顯自己豐功偉績嗎?

而同時期為什麼又要勞工費力地燒制陶兵陶馬,僅僅是為了駕崩後帶去地宮嗎……?然而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和兵馬俑的真實原因卻遠非如此……。

自秦國軍事上統並六國、掃退匈奴之後,政治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等的一系列作為,一個史無前例的帝國王朝已然誕生,任何一個帝國的建成與敗落,和這個帝國的君主是息息相關的,秦國的強大,贏政居功至偉;望到偌大的帝國版圖,他同時也感到了自己日理萬機,已身疲力竭,「生老病死」的自然循環,尤然而生於始皇帝的心中,想到「死亡」,始皇帝內心恐懼之極,「死亡」不僅僅代表著自己將失去一手創建的帝國和自己無上的皇權,更是生命,不久的將己會變成一具無知無覺的屍體,始皇帝內心再也不能平靜,如何讓自己「長生不老」便奠成了始皇帝此時開始的一個中心「霸業」。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無獨有偶,幾日後的一夜,始皇帝睡夢正酣,只見得一個銀絲白袍,捋須執拂的清瘦老者,自稱來於「蓬萊崖」的道人說:「在蓬萊崖他看到中原大陸年年征戰殺伐,屍橫遍野,戰死的兵勇靈魂居無定所,孤魂不計其數,看著於心不忍,故云游前來送給始皇帝一物「陰陽敕虎」塤,一枚超大桃核渾然天成,看著質地卻非金非木又非陶,倒更像是通體圓潤的一塊琉璃;只是上面的核紋是一「赤金猛虎」的樣案,老者說:「只要用塤吹出「呼」的音律,戰死疆場的勇士孤魂聽到都會聽音尋路而來,緊著用瑀石瓶招收入瓮;牛皮、鯨油封口就可以帶回他們的家鄉故土。」再說道:「若要長生不死,派一道人攜三百童男童女,來蓬萊崖自取長生丹」。說罷駕雲而去,不見了蹤影。

始皇帝將此事述說給了趙高、李斯和徐福,始皇帝煉長生不老丹的徐福突然靈感湧現,便對始皇帝說,「活人在世,無非就是魂與體一身,既然已有魂,為何不塑一軀體,兩者合一,死而復生,讓這些已亡故的勇士繼續為陛下開疆擴土,守衛帝國邊關。」始皇帝聽完哈哈大笑,覺得徐福說得非常有理,聽了也是十分高興,於是便令匠工們用瑀石粉日夜趕製一卒陶俑,掏爛牛皮摻上鯨油作釉彩,驅魂入俑,果不其然,陶俑雖然思想有些木訥,但卻活動自如,更是力大無窮,刀劍戈弩運用嫻熟,並一切聽從始皇帝號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路的小皮卡丘兒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大軍兵臨北京城時,崇禎為何不調各地軍隊進京勤王?其實原因很簡單

TAG:迷路的小皮卡丘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