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的邊塞詩,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人
公元749年,大唐邊塞詩人岑參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上任。途中,恰逢一故人返京述職,兩人相見,互相寒暄,得知對方久出始返,想到自己此去遙無歸期,不免傷感。為了安慰家人,岑參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報個平安。並寫下了《逢入京使》一詩。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故園東望路漫漫
詩的大意是:向東遙望回家的路程又遠又長,我的熱淚不住的流下來,沾濕了袖子。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就請你捎個口信告訴我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功名只應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建功立業,報國殺敵是岑參的理想,所以,他主動請纓,奔赴邊關。但是,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乃人之常情。因此這首詩中所表現的對故園和家人的思念,是真摯健康的感情,雖然調子不怎麼高昂。但並非消極的、悲觀的,惟其真摯自然,發自內心,才更加感人,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馬上相逢
首句"故園東望路漫漫"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自己的家鄉,"東望"點明家園的方向,也說明自己在策馬西行。"路漫漫"三字,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東望故鄉,只見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在何處?"漫漫"二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下句"雙袖龍鍾淚不幹"寫思鄉的情狀。思鄉之淚,橫流不止,令人嘆惋。"馬上相逢無紙筆"句,"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勞頓,此時交臂而過,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託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託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後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乾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於淡薄,頗有韻味。
憑君傳語報平安
應該說,此時,詩人的心情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尤其具有感人的藝術力量,它提煉出了特定環境下的典型情節,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別出心裁,這個典型的的生活鏡頭,有濃厚的邊塞生活氣息。"馬上相逢"的情節,很有軍旅生活的特色,描繪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無紙筆而用口信代家書,既合情合理,又給人以新鮮之感。
這首詩語言自然質樸,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來,隨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TAG:老沙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