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外媒:中國「90後」對文化消費需求最旺盛

外媒:中國「90後」對文化消費需求最旺盛

原標題:外媒:中國「90後」對文化消費需求最旺盛



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通宵排隊等待買票的觀眾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當下中國文化市場的繁榮,答案或許應該是「排隊」。從上海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到故宮的《千里江山圖》特展,博物館、劇場門前排隊漸成常態。外媒稱,近年來,中國文化消費的市場不斷擴大,「90後」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最旺盛。


近日,《日本經濟新聞》報網站發表了《中國八成「新中產」感覺生活變好了》一文。文章援引日本廣告公司博報堂旗下研究機構上海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與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共同發布的《中國消費動向研究》稱,在一項對900名生活在北京、上海、廣州,家庭年收入在10萬到20萬元的中產階層人士的調查中,八成受訪者表示,「與四五年前相比,自己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追求生活的「余樂」正在成為中國消費的關鍵詞。


劇院周邊的衚衕里擠滿了排隊買票的觀眾

2017年3月,《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並於6月至10月轉至上海博物館。中方策展人閆志對法國《歐洲時報》回憶,該展在京滬兩地都非常火爆,觀眾從安檢排隊到進入展廳,常常需要近3個小時。


炎炎夏日裡,想進敦煌莫高窟看展,排隊至少「要用上40分鐘」。敦煌研究院莫高窟開放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萍對《歐洲時報》坦言,7到9月向來是莫高窟的遊客高峰,一般接待量佔全年70%以上。從今年開始,提前一個月在網上銷售的6000張票迅速售罄。


9月至10月,《千里江山圖》全卷展出成了故宮最熱鬧的事。開幕當天,一開門,前去參觀的觀眾紛紛以「衝刺跑」的形式入場。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王中旭表示,觀眾排隊反映了「人們對高品質文化產品的需求」。



2017年9月11日,《千里江山圖》在故宮布展。

北京人藝的許多劇目也引發了購票長龍。據《歐洲時報》報道,2017年6月話劇《茶館》開票時,有觀眾凌晨3時許就排隊買票,「開票僅6個小時,《茶館》的12場演出票就全部售罄」,680元的最高票價「一度被炒到了3000元」。


北京人藝負責媒體聯絡的工作人員亓華琛,對2017年11月話劇《窩頭會館》(該劇由林兆華導演,何冰、宋丹丹、徐帆、濮存昕、楊立新等主演)開票的情景記憶猶新:「11月1日早上8點30分開票,10月31日下午1點30分就有觀眾到達劇場售票處排隊。」夜裡,排隊買票的觀眾無一散去,人們裹著大衣、捂著口罩,盡量湊在一起取暖。為了照顧通宵排隊的觀眾,人藝在劇院內擺上了熱水和紙杯。


「到了11月1日早上8點,排隊的觀眾已經站滿了周邊的幾條衚衕。」亓華琛回憶,「有電視台的記者朋友想把排隊的長龍都拍進鏡頭,結果拍了好幾分鐘愣是拍不完。」


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曾繁文看來,上述火爆現象正是我國「文化消費環境大有改善」的力證。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1月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發布會」上,曾繁文指出,我國文化消費年平均增長率為6.9%,隨著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精神享受也越發重視。


不同學歷人群,文化消費差異明顯

「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顯示,26歲至40歲居民的文化消費綜合指數高於其他年齡段。其中,18歲至25歲居民的文化消費意願和水平指數最高,表明「90後」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最旺盛,實際發生的文化消費支出也最多,已經成為文化消費的主力軍;26歲至40歲的文化消費能力指數優勢比較明顯,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群體正當年,收入情況比較好。


「90後」小伙兒李書豪是「美麗中國」的一名教師,現於雲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支教。他相信「話劇能帶來塑造人心的力量」。在北京讀大學時,他總是省錢買票看話劇;而在雲南的大山裡,他常常會和學生們講起話劇的美好。他甚至利用暑假時間籌錢組織學生來北京,到國家話劇院觀賞話劇。


「希望學生們有一天真正走出大山,也不放棄對精神食糧的追求。」李書豪說。


同為「90後」的IT工程師李凱龍,也把很大一部分工資花在了文化領域。他自稱理工男中的「異類」——愛好攝影,經常參加攝影展、繪畫展、音樂會、話劇及央美或者其他美術館的講座。「前段時間去了一個德國杜塞的影展,德國攝影的方向和他們借相機表達的思路,對啟發『腦洞』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顯示,從學歷角度看,和2016年一樣,不同學歷人群的文化消費差異較為明顯,其中本科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學歷人群的文化消費綜合指數相對較高,而且差距進一步拉大,文化消費意願、能力和水平指數明顯高於其他學歷人群。



北京人藝首都劇場旁的衚衕里排隊買票的觀眾


在北京某名牌高校外國語學院任教的黃教授表示,自己慶祝生日、節日、紀念日的方式,常常是和家人一起去看話劇。她的一位同事是歌劇迷,一個月花在國家大劇院看歌劇的錢就超過了5000元——雖然工資不算太高,「為劇痴狂」的勁兒卻是數一數二。


這樣的觀眾為數不少。一組公開數據或可作為註腳:據新華社報道,2017年北京演出市場的「成績」已創歷史新高,觀眾人數、票房收入分別為1075.8萬人次和17.17億元。


文化消費變熱,但並未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


從英國某知名高校碩士畢業的張卓雅是一名文化愛好者,她在2017年閱讀了81本書,觀看了66部電影,參加了各類文化沙龍。「參加文化沙龍時,人們的思維非常活躍。一些更深層次的對話或者思維的碰撞,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很難發生的。你很難和你周圍的同學或者同事,談到一種哲學思辨的高度。而這種文化沙龍直接營造了一個話語空間,人們可以深入探討那些比較抽象的理念層面等更高維度的問題。」


但在張卓雅看來,在中國,雖然文化消費的熱潮愈演愈烈,但還未能真正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


張卓雅表示:「在倫敦的時候,周末同學們相約小聚,很自然地就會約在博物館或者美術館。回國以後,年輕人更認可的聚會方式可能就是去看電影,或者去吃飯之類的。」她覺得,這或許是因為文化消費活動還沒有被國人當成一種「日常」的生活。


「比如說,在國外一些漫畫、影視作品中,當青年男女戀愛時,他們會習慣性地約在美術館,然後一起去看畫之類的。但如果把這個場景搬回國內,就會讓觀眾覺得有點奇怪和不真實。」


在文化消費的潮流中,有一類人顯得與眾不同。他們不辭辛苦千里迢迢到每一個博物館去,在展品面前舉起手機微笑著自拍,美顏修圖之後上傳到社交媒體,顧不上細看展品的介紹,便匆匆趕往下一個地點。與其說是參觀,不如說是在擺拍,對外展現自己的一種狀態,即物質消費已經比較滿足,有能力追求精神消費。


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潘露,常在朋友圈裡發自己進行「文化消費」的九宮格。被問及2017年看展的收穫,她開玩笑說:「收穫了很多點贊!」


在某財經類媒體工作的吳文耀說,自己平時參加的很多音樂會或者話劇都只是社交活動,一般是朋友邀請前去免費觀看,看完之後順帶一起吃飯。「印象里花錢的只有一次,就是2017年11月,和一個女孩子去聽了一場古典音樂會,她喜歡聽,我屬於掃盲。」


張卓雅認為,我國文化消費的成熟還頗有一段路要走,這和國人對美學教育不夠重視有關。「我們的中小學經常把美術音樂稱為『副課』,這讓孩子從小感到文化藝術和所謂的科學知識是不在一個層面上的。可想而知,我們整個社會的文化消費理念,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稱,比起以往消費者在消費中追求「高效」、「省力」、「大眾化」,當前的中國消費者更看重通過看似「徒勞」、「費力」和「自我」的文化消費來獲取精神滿足。


「以往的求『量』消費意在充『裕』,而當前文化消費是為了拓展感性和知性,繼而生『余』。『裕』講的是可見於表的事物,而『余』更重視不可見的內心世界。」《日本經濟新聞》指出,蘊藏在中國人心中的精神渴望,才是真正驅動文化消費不斷增長的要素。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1月25日A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印度:「綁」個男人當女婿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