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2種生活用紙檢測 專家:棉漿紙性能更優

22種生活用紙檢測 專家:棉漿紙性能更優

不久前,央視抽查生活用紙質量的結果顯示,162批次樣品中(其中紙巾紙88批次,衛生紙74批次),紙巾紙的不合格率達到28批次,衛生紙為7批次。不少陝西網友留言希望對陝西銷售的生活用紙質量進行抽查。

近日,華商記者購買了不同價位的22種衛生紙和紙巾紙,送往西安國聯質檢對其菌落總數和白度進行檢測。

■實驗準備:從超市、小超市和農貿市場買紙

■實驗時間:2017年12月22日~2018年1月15日

■實驗地點:西安國聯質檢技術中心化工室

■實驗人員:檢測員任倫張苗苗

■實驗方法:根據《GB/T20810-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衛生紙(含衛生紙原紙)》《GB/T20808-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紙巾紙》規定的白度、菌落總數的標準測定方法測定

■專家解讀

1 一樣品衛生紙白度不達標

熒光增白劑提高折射率看起來更白

國聯質檢的檢測員任倫說:「從22種紙樣品的檢測結果來看,只有產品等級標為一等品的紅漢興白度未達到國標標準。」

陝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美雲說,「衛生紙的白度主要取決於紙漿的白度,並受製漿等環節和因素的影響。通過添加熒光增白劑來提高紙張對光線的折射率,使紙看來更白。紙吸收較短波長的光,反射較長波長的光,所以日光照紙的顏色應為偏黃,而熒光增白劑吸收波長為350nm左右的紫外光,釋放出420~450nm 波長的藍紫可見光,這種藍紫光與紙張原有的泛黃色調互補,並增強全反射光的視感光量,從而增加紙張的白感。」張美雲稱,儘管目前對熒光增白劑的危害認識還不統一,但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規定,生活用紙中不允許添加熒光增白劑類等化學品,建議消費者不要追求超高白度紙張。

本次檢測樣品的菌落總數全部符合國標。「細菌菌落總數用於判斷產品從生產到包裝過程中,被污染的程度,反映產品的質量。」張美雲說。

2 樣品產品標示不規範

通過外包裝標示可判斷質量

超倫衛生紙外包裝未標明產品等級和規格,金聚源衛生紙未標明規格,均屬產品標示不合規範。

張美雲稱,根據國標相關規定,衛生紙和紙巾紙的外包裝均應包含產品名稱、商標、標準編號、主要原料,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產品型號、規格、數量、安全性、產品質量等級和產品合格標示,生產企業(或產品責任單位)名稱詳細地址。

「通過外包裝標示,就可初步判斷質量。比如,衛生紙按質量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紙巾紙分為優等品和合格品,消費者可按需選購。」張美雲說,「另外還需認識到,儘管衛生紙和紙巾紙都屬於生活用紙,但兩者的用途有明顯分工,在原料、生產工藝、衛生標準、質量標準上都有明顯不同。比如,根據國標的相關要求,衛生紙細菌菌落總數不超過600CFU/g,而紙巾紙細菌菌落總數不超過200CFU/g。因此若用衛生紙擦嘴,很容易把細菌等有害物質擦到嘴上,再吃進肚子里。

3 通常棉漿紙質量和性能更優

張美雲說:「應盡量避免選擇過白、過香或有油墨印花的紙。過白說明添加大量熒光增白劑、滑石粉等,長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膚過敏、腹瀉等;有香氣說明添加各種化學香料、清香劑,長期使用不利健康;有油墨印花雖好看,但劣質油墨含有鉛、鎘等重金屬以及有機溶劑苯,與人體皮膚接觸後也會帶來健康隱患。」

張美雲建議,選擇衛生紙時要多看,多摸。「一看外包裝,選擇外包裝整齊、封口牢固無破損且標示完整規範的;二看外包裝上的原料成分或主要原料,原料決定紙張的質量和性能;三看紙面,選擇潔凈柔軟,沒有明顯死褶、硬塊、生草筋、漿團的紙張;四揉,輕揉紙張,選擇無嚴重掉毛、掉粉,沒有殘留印刷油墨的。」張美雲說,「就原料方面,通常棉漿優於木漿,木漿優於麥草漿。另外,主要原料標註中常見有原生木漿和原生漿,儘管一字之差,但原生木漿是指該產品用的是未二次利用的木漿纖維,而原生漿雖然也是未二次利用,但其可能是麥草漿、蔗渣漿、竹漿等其他纖維。」

華商記者 付啟夢 攝影 強軍

來源:華商報

一句

人生激越之處,在於永不停息地向前,背負悲涼,仍有勇氣迎接朝陽。

--蕭紅《愛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

銅川圈

銅川動態,馬上知

與君初相識

猶如故人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銅川圈 的精彩文章:

冬日洗衣小技巧

TAG:銅川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