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沒飯吃,哪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除了沒飯吃,哪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父親是個廚子。

很多人聽到這一句的時候,都會紛紛感嘆,表示羨慕。似乎在大家的想像中,有一個廚子父親就意味著每一餐都是佳肴,每一頓都很豐盛。

事實上,父親很少在家做飯,甚至都很少在家吃飯。因為工作的緣故,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待在餐廳里;從早到晚,要負責食材的採購與製作,給特別的客人安排菜譜,還要帶些小學徒……這些都是聽母親說起的,我既沒去過他工作的地方,也沒吃過他在餐廳做的那些菜。但我想應該還不錯,否則他不會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十三年。

一份工作做十三年,對我們來說已經有點不太現實。身邊的朋友頻繁地入職辭職入職,最誇張的一年換了8份工作。我有時候也困惑,這是工作內容不同的結果,還是隔代人的差異。我這一年裡也辭了兩次職,第一次辭職是因為不滿於作為助理的現狀,也深知在這家公司的上升空間太局限;第二次辭職完全是因為無法接受內部的政治鬥爭。用父親的話說,大家都是賺碗飯吃,何必呢?

話雖如此,父親對我辭職的事情還是有很大的不滿。他覺得我們這一代人都太浮躁,且沒有責任心,「因為只需要關心自己吃飯的問題,所以餓一兩頓也覺得沒事兒,餓不死就好」。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是個廚子,所以總愛拿吃飯說事;在他眼中,天下的事兒歸根到底都是吃飯的事。

他也愛在家裡的飯桌上說事,就像《飲食男女》的老朱一樣;若說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在家從不做飯,不像老朱,會張羅好一桌飯菜等兒女歸來。我最初嘗試理解這個行為的時候,覺得他應該在外面工作太累了,回到家就想輕鬆一下;後來才明白,這裡有他更加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無論自己廚藝多麼高超,回到家來,他就應該是被服侍的一位。因為這一點,我噁心過他一段時間。

「除了沒飯吃,哪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兒」,這是他的飯桌箴言,也是他為人處世之道。所以他可以為了吃上飯,在一個餐廳做十幾年;也可以理解我的辭職,同時表示不滿:這碗飯雖然會吃得比較艱難,但你也得再使勁嘗嘗啊。

有一天,父親在飯桌上跟我聊起了找工作的事情。我告訴他,我會儘快找到自己那碗飯的;沒想到,父親反而讓我不要那麼著急,「吃飯很重要,吃什麼飯、怎麼吃也很重要,要想清楚」!我們聊起了他十幾年的廚子生涯,才知道,原來他的堅持是因為樂在其中。

「一個菜有上千種做法,每種做法都不同,也都好吃,客人喜歡,徒弟想學。光是這個,就蠻有意思的啊。」

「如果這麼享受,那為什麼你回家不做飯呢?」

「因為你母親喜歡做飯啊。我在外面享受的夠多了,回到家就讓她露一手吧!」

我愣了一下,聽到父親問:「難道你沒有喜歡的、享受的事情?」我搖搖頭。

父親放下了手中的飯,指著桌上的菜,說:「比如這三盤菜,苦瓜、茄子和牛肉,總有一個你喜歡的吧;就算這三個你都不喜歡,也總有一道你愛吃的菜。一個道理的。」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父親又舉起酒杯,接著說:「人生在世,還是要做點有意思的事情啊」,然後一飲而盡。

那次談話以後,我不斷地回顧我和父親之間為數不多的相處時光。他不過是個廚子,文化水平也不高,卻也把人生過得十分清楚明白了;我們反而常常被捲入無窮無盡地算計里,想要薪水高,想要前景好,想要人緣佳……然後因為這些並不重要的「想要」,丟了更重要的事情。

《無問西東》在最後的獨白里說,「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讓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多少才能被愛。」

我們當然無法提前了解各自的人生,但總有辦法,吃好眼前這碗飯。

—————

文字|桃桃

圖片|《飲食男女》

你的父親對你說過的哪句話讓你印象深刻?

以文換食 ● 一個故事換一餐飯

—食物是最長情的記憶—

「吃是與生俱來的慾望,愛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地址:南山區東濱路南海花園A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夜便當 的精彩文章:

TAG:白夜便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