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28講: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28講: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知識歸納】

【拓展延伸】

1.新經濟政策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比較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貨幣關係,用軍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會的運轉,進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新經濟政策是通過在一定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這也是新經濟政策的「新」之處。

2.區分「沙俄」「蘇俄」「蘇聯」

(1)「沙俄: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簡稱。

(2)「蘇俄」:1917年二月革命後到1922年蘇聯成立前的蘇維埃俄國的簡稱。

(3)「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建立,1991年解體。

3.評價斯大林

領導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領導蘇聯人民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對二戰的勝利結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建斯大林模式,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又存在嚴重問題。在位時黨政不分,缺乏民主,家長製作風,「個人崇拜」嚴重。

4.評價列寧

領導十月革命,創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贏得國內戰爭勝利。實行新經濟政策,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了政權,建立了蘇聯,他是蘇聯的奠基人。他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

5.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先後出現哪兩次重大轉折?

第一次:列寧時期,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轉為新經濟政策。

第二次:斯大林時期,由新經濟政策轉為實行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6.新經濟政策與中國改革開放的相同點:

①引進外資,允許多種經濟並存;

②發揮市場作用,發展商品經濟;

③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7.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標誌:

中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蘇聯: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

【典例透析】

【例】(2016泰州中考·45)在蘇俄實行某一政策後,農民可以公開售賣他們的產品。零售店和僱工少於20人的小工廠又可以在私營企業主的經營下經營,重工業、銀行和礦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見當時蘇俄實行的是(  )

A.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 新經濟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蘇俄的新經濟政策。蘇俄是社會主義國家,根據蘇俄政策排除選項D,自由放任政策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材料中的「出售產品」說明市場經濟出現,「私營企業」「重工業、銀行和礦山」說明多種經濟並存,這是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將一切剩餘產品收歸國家,故選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教育 的精彩文章:

【春雨悅讀】海市

TAG:春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