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攝影作品:黃山雪

攝影作品:黃山雪

山中問答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文策 / 影像 / 編輯 : BOS

作者:BOS

拍攝時間:2017年4月

地點:中國·安徽·黃山

地質

黃山經歷了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結構。黃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髮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花崗岩洞穴與孔道。全山有嶺30處、岩22處、洞7處、關2處。黃山的第四紀冰川遺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

水文

黃山地區共有河流600多條,其中長度在10km以上的河流有108條。由於黃山山脈橫 貫全市,將黃山市分為南、北兩坡,南坡流域面積大於北坡流域面積,分別為7569.93km和2264.1km,各佔總面積的76.98%和23.02% 。南 坡有流向錢塘江流域的新安江水系和流向鄱陽湖流域的昌江水系、樂安江水 系;北坡有直接入長江的青弋江、秋浦河兩大水系。

黃山地區水資源來自天然降水。該地區多年平均面雨量為1775.9mm,地區分布以黃山 風景區為最大,是全國有名的暴雨中心之一。降雨年內分布極不均勻,最大月雨量一般出現 在5、6、7月份,曾高達1037mm(黃山溫泉站1954年6月);最小月雨量一 般出現在12月份,記錄出現過0。境內降雨的年際變化也相當懸殊,最大最小年份的比值 達2.5以上,甚至達到3.0。全市地表水資源總量豐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達99.28億m,地表徑流的地區和時空分布與降雨的時空分布基本一致,地表徑流年內分配也 極不均勻,每年5~7月份降雨量大,徑流量也大;年際分配不平衡,年降雨量越大,年產 流量也越大,最小年徑流量與最大年徑流量之比約為1∶5。

宗教文化

黃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唐代道教舊籍中,關於軒轅黃帝和 容成子、浮丘公來山煉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傳千年,影響深廣,至今還留下與上述 神仙故事有關的許多峰名,如軒轅峰、浮丘峰,以及煉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諸 峰。黃山山名,亦與黃帝煉丹之說有關。道教在黃山建立較早的道觀有浮丘觀、九龍觀等。 宋末道士張尹甫在黃山修鍊,創建松穀道場。明末以後,全山範圍內,已無道教活動的蹤 跡。 據《黃山圖經》記載,佛教早在南朝劉宋間就傳入黃山,歷代先後修建寺底近百座。寺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黃山「四大叢林」。黃山歷代釋徒中,能詩 善畫者多,著名的有:唐代島雲,明代海能、弘智、音可、元則、王寅,清代大均、大涵、檗庵、 漸江、雪庄等,都有作品傳世。

藝術

黃山偉大的自然美,使無數詩人、畫家和其他藝術家為之讚歎和陶醉,產生無法抑制的創作激情,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從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間,僅就讚美黃山的詩詞來說,現在可以查到的就有兩萬多首。 黃山藝術作品的體裁和內容都十分豐富。它們從各個側面發掘體現並充實了黃山的美,是祖國藝術寶庫中的燦爛花朵。就詩文而言,李白、賈島、范成大、石濤、龔自珍、黃炎培、董必武、郭沫若、老舍等都有不少佳作流傳於世。散文中,徐霞客的《游黃山日記》,袁牧的《游黃山記》,葉聖陶的《黃山三天》,豐子愷的《上天都》等都體現了黃山的絕美秀麗的風姿。另外,黃山的故事傳說也不勝枚舉,如《黃帝煉丹》、《李白醉酒》、《仙人指路》、《仙女繡花》等廣為傳頌。尤其以體現黃山俊美恬靜的黃山畫派,更是成為黃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黃山畫派的大師們不斷從黃山山水中吸取養分,豐富自己的藝術創作,他們以凝重簡練的筆墨、明快秀麗的構圖和清高悲壯的風格、深沉宏達的旨意,在畫壇獨樹一幟。黃山哺育了各個時代的許多藝術家,藝術家們又賦予黃山以藝術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