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日聲音|「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周日聲音|「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原標題:周日聲音|「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



1、「把經驗事實與歷史意義結合起來,讓歷史的興趣與辯證思想發生聯繫」——馬克斯·霍克海默

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 1895-1973),是德國第一位社會哲學教授,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


20世紀30年代致力於建立一種社會批判理論,他提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批判理論,提出要恢復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對現代資本主義從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研究批判。他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開創了法蘭克福學派對現代資本主義的批判,為社會批判理論提供了標準的模式。他早期批判理論的核心是理論與實踐的辯證法;流亡時期研究新時代思想的理性主義和技術化,論證「啟蒙思想的自我毀滅」;晚期著作主要論述人類自由問題,對自由與公平的論述較有見地。然而,霍氏雖然信奉馬克思主義,但他始終認為現存制度是無法改變的。著有《批判的理論》、《社會哲學研究》、《轉變中的社會》、《出自青春期——小說與日記》等。


以下是馬克斯·霍克海默的一段採訪錄音。


2、「我把自己稱作『喜鵲』,東抓一把,西抓一把,把什麼東西都抓到自己的窩裡。」——斯圖亞特·霍爾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 1932-2014),是當代文化研究之父、英國社會學教授、文化理論家、媒體理論家、文化研究批評家、思想家。


他開啟了學術工作政治化的先河。他在文化研究領域的主導地位和傑出成就,致力於媒介與大眾文化研究迄今為止,尚未有一人能夠超越他。曾任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霍爾的名聲不是基於他自己的哪一本書,而在於交織在熱烈論爭之中的文章和文集序言。他最廣為人知的重要貢獻是提出了一種有關編碼與解碼的理論,認為受眾對媒介文化產品的解釋,與他們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和立場相對應。霍爾的研究成為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中研究受眾接受行為的理論背景。此後,文化研究敞開了關於電視受眾主動性的研究的大門,一種新範式的受眾研究興起並迅速擴展開來。著有《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文化、傳媒與「意識形態」效果》、《結構「大眾」筆記》、《文化、傳媒、語言》等。


回復v472收聽斯圖亞特·霍爾的一段演講錄音。


3、「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本尼迪克特·理查德·奧格曼·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1936-2015)生於中國昆明,是美國著名的學者,世界著名的政治學家、東南亞地區研究家。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先生,是全世界著名的政治學家,東南亞地區研究家,他出色的研究活動,正如論文集的標題《言詞和權力》表示的一樣,在文化和政治之間開拓了獨特的研究領域。其知識的影響力,超越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各領域,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以泰國、菲律賓、特別是印度尼西亞的研究為基礎,對推進文化和政治相關的世界規模的比較歷史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代表性著作《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給民族主義研究開拓了新局面,給國際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現為康乃爾大學榮休教授。其弟為歷史學家佩里·安德森。


回復v473收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一段演講錄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柏林記憶》:刺殺希特勒「七月事件」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