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海沉浮:你所不知道的美國漢學八卦之華大篇

「漢」海沉浮:你所不知道的美國漢學八卦之華大篇

聲明:本文不代表白麓觀點

本文系白麓原創,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之前去西雅圖旅遊,順便逛了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簡稱華大)。早就知道蕭公權,魏特夫等人曾在此執教,便特意拜訪了下中國學系,現在是歸在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下面。進去後誤打誤撞進了Professor Donald Hellmann的辦公室,與Hellmann教授攀談了一下,了解了很多早期華大漢學發展的過程,在這裡便把它梳理一下,以為紀錄。

二戰時期,美國專門收集戰爭信息並進行對敵宣傳的機構是OWI(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該機構下東亞方面最重要的兩個人便是George Taylor(泰勒)和John Fairbank(費正清)。雖然在行政關係上,費正清是要向泰勒彙報,但泰勒主管日本方面研究,費主管中國方面的信息收集,二人其實地位相差不多。泰勒任期內最知名的成就便是在他的授令下,Ruth Benedict寫就了《菊與刀》一書,此書現在仍是研究日本的必讀書籍。而費正清夫婦因著與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友誼,和在重慶的學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繫,並將其境遇如實報告給美國政府。

費正清與梁思成、林微因合照

二戰之後,泰勒和費正清也都回到了學術界,而恰是這二人人打造了當時美國兩個最優秀的漢學機構:哈佛的東亞研究中心和華大的FERI(Far Eastern and Russia Institute)。福特基金會在50年代中期撥款給哈佛,費正清在那裡開辦了東亞研究中心;泰勒在西雅圖華大拉到了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等贊助,創立了FERI。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各國政局變動,很多華裔、德裔學者便只好避難他鄉,卻也為美國大學吸納人才創造了天賜良機。當時哈佛有楊聯陞,洪業等人,在華大這邊,George Taylor招攬了蕭公權(K.C. Hsiao),李方桂,魏特夫(Wittfogel),衛德明(Hellmut Wilhem),施友忠等教授。

蕭公權

蕭公權先生年輕時在Cornell留學,是第一個在美國拿到政治學博士的中國人,據說他當時在Cornell的博士論文剛出版就已被牛津劍橋等學校用作教材。1949年後,蕭先生輾轉到了華大並長居下來,當然也做了不少很好的研究。看問學諫往錄,蕭先生自述是在華大認識了康有為的外孫,得到了很多康家的私藏史料,對康有為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並寫成了「Modern China and a New World: Kang Youwei, Reformer and Utopian, 1858–1927 」。

蕭的後代David Hsiao後來投身地產業,發家致富,前些年給華大國際關係學院捐了一百萬美元。估計以後講席教授也得冠以蕭公權的名號吧。蕭先生個子不高,但為人素有中國傳統名士風範,與夫人時時以中式服裝示人,且自己常寫中國古典詩詞。其家中家教甚嚴,兒子兒媳雖是在美國長大,卻也要每周向父母問安。

李方桂

李方桂先生無須多做介紹,音韻學方面的大家。現在中國做音韻學的,都是言必稱趙先生,李先生。李先生的兒子Peter Li也是做文史研究,之前一直在Rutgers University執教。

魏特夫

魏特夫早期是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後來卻積極反共,據說還向美國政府檢舉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與共黨有染,人品可見一斑。魏特夫便是在華大執教期間寫就了爭議頗多的Oriental Despotism(《東方專制主義》)一書。魏特夫第二任妻子Olga Long也是一個漢學家。然後這讓我想起來漢學界貌似不少學術伉儷,比如拉鐵摩爾夫婦,費正清和費蔚梅,芮沃壽和芮瑪麗,史景遷和金安平,等等。

衛德明

衛德明是德國人,童年時期在青島生活,其父親衛禮賢是非常出名的漢學家。衛禮賢翻譯的易經是被認為譯得最好的一個版本。衛德明算是子承父業,於易經方面也頗有精研。

王汎森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凡是一個學派最有活力、最具創造性時,一定是一群人不但做著「白首太玄經」的工作,同時不拘形式地圍繞著一兩個中心人物自由地交流、對話。」(見2008年12月3日《南方周末》)彼時華大漢學雖不一定形成學派,卻也有著類似的學術氛圍。蕭公權先生每兩周在Thompson Hall 317教室舉辦China Seminar。每次Seminar都會吸引系裡中國研究或俄國研究的教授前來參加,氣氛十分活躍。而蕭先生絕對是其中的「中心人物」,他說話聲音不大,且言簡意賅,別人可能需要用一本書才能講清楚的東西蕭先生三兩句話便講清了。所以每次seminar必有蕭先生做開場白,待大家討論差不多了也會把目光投向蕭先生等他做最後總結。

大師雲集,氣氛活躍,華大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絕對有著全美最好的漢學系(哈佛也不差,不過他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很多後來知名的學者也恰是在彼時求學於華大,如牟復禮(Fritz Mote)、康達維(David Knechtges,第一個翻譯文選的人,幾年前與許淵沖同時獲得翻譯大獎)、汪榮、,塗經貽(現Rutgers孔子學院院長)。

彼時的華大有個現在看來不近人情的決定,教授到70歲必須退休,所以在60年代中後期,各明星教授也陸續退休養老了。1968年蕭公權榮休,在最後一節課上給同學們做了極富深情的告別緻辭:「照十一世紀中國哲學家邵雍計算,世界上的事物,在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後,一一完全重現重演。現在我與你們約定,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後,我們在這間屋子裡會面罷。」言畢,屋裡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而這在師道尊嚴日衰,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60年代不可不謂罕見。

魏特夫的第三任夫人是俄國人,他1964年退休後便攜夫人在紐約俄裔社區居住。李方桂1969年離開華大轉至夏威夷大學任教,直至退休。

而此時哈佛卻迎來了很多新鮮血液,傅高義60年代中後期到哈佛任教並拿到了終身教職,余英時,葉嘉瑩皆是在1966年來到哈佛重執教鞭。

二十世紀60年代是美國最熱鬧的時代,也是華大漢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之後,華大便再難尋找往日的輝煌。康達維留在華大教書,從事『賦』和文選方面的研究,伊佩霞(Patricia Ebrey)來到華大歷史系做宋史研究(其在ratemyprofessor.com評分只有1.9分,可見教學相較研究差之太遠)。早期的FERI(遠東與俄國研究所)變身成了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現在的seminar也大都是偏向現代中國或中國與別國外交關係的研究。系裡的學生們每周五在317教室開seminar的時候,恐怕也無法想像50年前這裡雲集了多少位卓越的學者吧?

世易時移,以文為記。

關於白麓·紐約

白麓『讓思考更加獨立,讓求索不再孤獨』。

白麓·紐約每周末在紐約曼哈頓地區都有線下交流活動,旗下精品節目包括:白麓Talk(主題交流會),白麓論壇,白麓藝術,白麓精讀會,白麓美文推送,和線上美音朗讀欄目《嗣音》。白麓也會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社友聚會活動,目前已建立了一個關係緊密的社友社區,今後也將朝著開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方向繼續前進。

白麓成立於 2014 年初,以「提升社會中堅力量的獨立思考能力及綜合文化素質」為理念,是註冊於美國紐約州一個獨立的非政府,非宗教,非營利的綜合文化交流平台。白麓·紐約目前有正式成員近兩千人,志願者六十多位,線下活動參與者累計近七千人次。

在發軔之際,白麓即以『讓思考更加獨立,讓求索不再孤獨』為目標,旨在為大紐約地區的華人留(訪)學群體和青年從業者們提供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文化主題交流平台。三年多來,白麓·紐約在鼓勵留美華人年輕人開放思維,互通觀點和跨界學習的同時,亦逐漸打造出了海外華人年輕一代社會文化線下交流活動的第一品牌。

加入白麓團隊

白麓·紐約志願者團隊是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熱情歡樂的小夥伴,歡迎您通過郵件或微信與我們聯繫,加入到我們的志願者隊伍中。

關注白麓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麓NYC 的精彩文章:

TAG:白麓NY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