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布泊是什麼?看完震撼了!

羅布泊是什麼?看完震撼了!

1972年7月23日

它逐一掃描地球表面

兩年時間便覆蓋了75%的面積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如此宏觀而「高清」的視角

觀察我們所居住的星球

許多鮮為人知的神秘角落也被一一展現

中國西部的一隻「大耳朵」尤其引人矚目

它長約60千米,寬30千米

明暗相間的半環狀線條

一圈一圈地向中心收攏

形如「地球之耳

人們既不知其所為何物

亦不知其由誰人造就

只知其所在之地名為

羅布泊

(1960年代CORONA衛星也曾拍攝到地球之耳,但畫面不夠清晰,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下圖由Landsat 1拍攝於1972年10月3日,中國人第一次知道這張照片是在1980年地理學家夏訓誠訪美期間;圖片源自@NASA)

羅布泊位於新疆東南部

深居亞歐大陸內陸

(地圖源自@Google)

這裡遍布荒漠、異常乾旱

極目四望,往往寸草不生

是中國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

也是當仁不讓的死亡地帶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羅布泊北部山區地貌,攝影師@文興華)

然而就是這樣的死亡地帶

卻擁有極其強大而神秘的吸引力

從1876年

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進入羅布泊

到1901年

在此沉睡千年的古城

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偶然驚醒

再到1964年

中國在此成功試爆第一枚原子彈

無數的探險家、科學家為之著迷

甚至付出生命

(1980年生物化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1996年探險家余純順因迷路脫水而亡,兩人的遇難在當年影響極大;下圖為位於羅布泊中心地帶的余純順之墓,經過此處的人們會在墓前放上飲用水,以示祭奠;攝影師@文興華)

民間關於它的傳言更是數不盡數、真假難辨

以至於成為玄幻小說、盜墓文學的熱門地點

羅布泊究竟有什麼?

它那無可抗拒的吸引力又來自何方?

眾所周知

天山、昆崙山等大型山脈合圍

阻擋水汽進入

群山夾峙之中的塔里木盆地

形成了面積極為廣闊的沙漠、荒原

盆地最東緣的羅布泊亦是其中之一

(下圖為羅布泊與塔里木盆地周邊地形圖,請將手機橫屏觀看;青藏高原的隆起對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化亦有重大影響;地圖源自@Google,星球研究所標註)

然而

與人們慣常印象不同的是

今天被稱為死亡地帶的羅布泊

卻曾經是連綿荒漠中最濕潤的地方

其中的關鍵便是

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處

那些從四周山脈中發育出的河流

包括孔雀河車爾臣河

以及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

甚至還包括源於祁連山的疏勒河

紛紛向羅布泊奔流而來

(塔里木盆地早期主要水系,底圖源自@Google,星球研究所製作)

GIF

流水在羅布泊的荒野大地上

沖刷出綿長的峽谷

(連綿60餘千米的羅布泊大峽谷,由阿爾金山上的積雪融水及雨洪在庫姆塔格沙漠中沖刷而成,深度近20米;注意峽谷中行駛的車輛;攝影師@文興華)

或狹窄如一線天

(攝影師@王雋斌)

或寬闊如陽關大道

中國史籍《漢書》中

曾記載了羅布泊當年的盛況

(出自《漢書·西域傳上》)

「(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事實上

諸水匯流所形成的不僅僅是羅布泊

而是一個密布的湖泊群

包括喀拉和順湖、台特瑪湖

以及柴魯特庫勒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

(台瑪特湖,曾經全部乾涸,近年由於車爾臣河來水增加以及生態調水,湖面已經初步恢復;圖片源自@中新網)

被水滋潤的羅布泊及周邊區域

河網縱橫、湖泊密布

生命也開始綻放

其森林覆蓋率高達40%

接近現今中國森林覆蓋率的兩倍

美麗的胡楊

或獨木成林

或與一波清水相映

渾似江南水鄉

(塔里木河、沙漠與胡楊,攝影師@陸虹羽)

包括候鳥在內的各種動物

棲息其間

(大西海子水庫的鳥群;該水庫是後來羅布泊徹底乾涸的原因之一,曾飽受詬病,現在已經成為一座專用於生態供水的水庫;攝影師@趙來清)

直到今天

羅布泊地區有記錄的鳥類仍有151種

爬行類17種、魚類11種、哺乳類33種

最著名的當屬野生雙峰駝

這是一種比野生大熊貓還要稀少的動物

而羅布泊的種群數量佔全世界的60%以上

(野生雙峰駝可以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生存,包括飲用鹹水,目前羅布泊已經建立了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攝影師@水冬青)

有了水,有了豐富的動植物

羅布泊最絢爛的綻放

將由人類創造

公元前3000年

西方歐羅巴人的一支

吐火羅人(Tocharians)

開始向東方水草豐美之地遷徙

他們看到羅布泊綠洲繁茂、胡楊成林

便在此定居下來

公元前2000年

羅布泊的先民們

已經掌握了灌溉技術、制銅技術、紡織技術

開始大規模開發他們的家園

是為羅布泊的青銅時代

他們從東方引入黍

從西方引入小麥

在綠洲中開墾出大面積的農田

(黍起源於中國華北,並經歐亞草原,向東歐傳播;小麥起源於西亞,經新疆向中原傳播;羅布泊正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地帶;下圖為古墓溝出土的草編小簍,內盛小麥粒、粟米粥干,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小麥之一;此簍紋樣清晰美觀,且非常結實耐用;另外,中國史籍中經常提到的大月氏亦為吐火羅人;攝影師@劉玉生)

他們飼養牛、羊

切其皮革為鞋靴

(小河墓地出土的皮靴,一般用牛皮或猞猁皮縫製,攝影師@劉玉生)

紡其毛絨為衣裳

(小河墓地出土的毛制氈帽,即便在今日也相當時尚;更為關鍵的是其羊毛、毛絨品質甚佳,可以紡70支以上的細毛紗,比現今許多羊毛產品都更優異;攝影師@劉玉生)

他們信仰靈魂不滅

以保護好祖先靈魂寄寓之所為頭等大事

並頻繁舉行隆重的原始宗教儀典

充足的胡楊木為他們提供了最佳的原材料

包括製作真人大小的木俑

(小河墓地出土的木雕,攝影師@李學亮)

打造數量眾多的船形木棺

(航拍著名的小河墓地,直徑達60-70厘米的木棺有如一個個小船;點擊放大後查看,可以發現棺上立柱者,象徵男根,代表墓中為女性;棺上立扇形木者,象徵女陰,代表墓中為男性;男根、女陰立木高達3-5米,是羅布泊早期的生殖崇拜;攝影師@劉玉生)

在耗費了1500株胡楊木之後

木俑、木棺、立柱層層堆疊

大地上豎立起一個巨大、高聳的「死神宮殿」

「宮殿」共分為五層

由不同時期的棺木堆疊

再加上自然積沙,形如一座小山

祖先們則乘著船形棺木

面向沙海,踏上黃泉之路

(小河墓地,攝影師@李學亮)

與此同時

吐火羅人還與周邊東方人群混血

形成相貌俊美的混血兒

其中一位女性尤以美貌著稱

她白膚栗發、高鼻深目

頭戴尖頂氈帽、斜插禽鳥翎毛

人稱小河公主

(下圖為羅布泊小河公主復原圖,復原者為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

小河公主生活於距今3500-4000年間

其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歷經數千年而不改

尤其長長的睫毛如一排幼松般挺立

令人讚嘆不已

(小河公主出土於2004年羅布泊西南的一條古河道旁,棺木由胡楊木製作,呈船形;面部敷有乳酪狀物質;出土時,令考古隊員非常震驚,當時的畫面可以參見紀錄片《新絲綢之路》第1集;攝影師@劉玉生)

當我們完全打開棺木

揭開小河公主身體外包裹的毛毯

景象更是令人驚奇

其身材修長

氈帽、皮靴、腰衣以及各種細節裝飾

無不盡顯「時尚」之感

完全無法想像這是數千年前人類的衣著美學

(可點擊放大查看,攝影師@劉玉生)

然而就在羅布泊的青銅時代鼎盛之時

先民的故事卻戛然而止

在之後的1000年間也杳無音訊

(基本未發現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的人類遺存)

直到

公元前176年

一個西域小國突然現身西漢史籍

匈奴冒頓單于在給漢文帝的信中

誇耀自己武功之盛

順便提到了它的名字

(引文出自《史記·匈奴列傳》,這是史籍中首次出樓蘭)

「(匈奴)以天之福,吏卒良,馬疆力,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以下。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匈奴」

沒錯!就是

樓蘭

這是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

後世與它有關的詩詞全都膾炙人口

王昌齡詩云

(樓蘭是漢代人的音譯,既是族名,也是國號,譯名相當優美,是一個高水平的譯名;引文出自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李白詩云

(李白《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收到單于書信的50年後

即公元前126年

張騫帶回了樓蘭的「實測報告」

(《史記·大宛列傳》)

「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

鹽澤即為羅布泊

而樓蘭便是小河公主的後裔們所建立的新國家

漢帝國隨即兵出玉門關

將匈奴勢力漸次逐出西域

(此處用玉門關代指漢代邊關,因為玉門關的建成時間要晚於漢對匈戰爭的開始時間;下圖為航拍漢代玉門關遺址小方盤城,攝影師@錢瑋)

溝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也開始熱烙起來

控制了羅布泊水源的樓蘭

更是其中的關鍵樞紐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絲綢之路部分路段示意圖,星球研究所製作)

羅布泊無人區的美,是其他任何景點所無法比擬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裡沒有人,是無人區!各種景觀均保留了自然的原貌,沒有任何人工的痕迹!

羅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樓蘭古國,一度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探險者。幾千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

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還有地質學家彭家木的失蹤及探險家余純順的死亡,都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可以從三個不同的方向進入羅布泊腹地。一是從新疆的哈密沿著哈羅公路(哈密--羅布泊的公路)行進。二是從新疆的若羌順著218國道進入。三是由甘肅的敦煌北上進入。

其實,現今的羅布泊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地帶,且無大的落差,如果是穿越會十分沉悶。

但是,在這個浩瀚無垠的戈壁灘上散在地鑲嵌著為數不多的明珠(美景),隱藏的很深,沒有道路,難以找到。其內沒有通訊信號,沒有可以依賴的攻略,這也是至今各大旅行社沒有涉足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現代化交通工具和設備條件下,穿越羅布泊容易,而找到這些美景難。機會從來不會留給盲目的穿越者,只有細心的尋找,才能摘得美麗的明珠。

這些散布的美景包括:大海道、三道嶺無人區、三道嶺礦區、小南湖、南湖大峽谷、野人谷、艾斯克霞爾遺址、白龍堆、羅布泊鹽湖、羅布泊大峽谷、樓蘭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羅布泊大裂谷,適合拍攝創作的美景大多靠近羅布泊哈密一端,所以每次我們選擇從哈密進入。

大海道指的是當地古絲綢之路的一段,原來是海,經過幾百年的地變化,現今已經沙化變成戈壁了,屬於新疆哈密地區。

原來的海底世界經歷了風化及沙蝕,留下了極為壯觀的雅丹地貌景象矗立在戈壁沙漠之中,沒有任何人工雕飾的痕迹,造就了拍攝環境人像的自然、極佳場景。

由於四周無遮擋,故日落、日出均為絕佳拍攝地點,又因為空氣通透,且靠近大氣層,夜間星空及其明亮,前景隨處可選,故又是拍攝星空銀河的理想地點。

大海道構成了絲綢之路上最富傳奇的一段,這裡彙集了古城堡、海盜船、烽燧、驛站、史前人類居住遺址、化石山、海市蜃樓、沙漠野駱駝群、以及眾多罕見的地理地貌。夜晚的星空極其美麗、明亮,躺在帳篷中難於入眠,索性徹夜拍攝。

絲綢之路作為古代溝通中西方文明的通道,因其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的巨大作用,一直為學術界所關注。

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絲綢之路絕大多數路段已經被逐漸揭開歷史的面紗,惟獨大海道的具體路線仍然湮沒在歷史塵埃之中,其中包含業已消失了的樓蘭古國遺迹。來大海道,才深刻的體會到絲綢之路留下的無盡美麗。

「大海道」是漢唐西域史中某些時期賴以維繫西域與中原內地統一的紐帶,其重要的歷史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大海道」的探明,必將促進揭示與此有關的歷史事件之謎,推動西域史研究的進展。同時「大海道」的探明,也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攝影旅拍的人們只是流傳著「大海道」這樣的傳說。但大海道只是羅布泊無人區其中的一個景點,絕不是最美的一處,還有71道和128道等更為衝擊的景點(傳說中名字叫「小南湖」、「大南湖」),說是湖,其實一滴水也見不到,植物、動物均不能生存,各種被風沙雕刻了數千年的砂岩給人們不同凡響的視覺衝擊,令攝影人欣喜若狂、忘卻自我。

如果從哈羅公路往羅中方向南北縱穿羅布泊,至380公里下戈壁灘深入,就會進入白龍堆雅丹群。

位於羅布湖的北面,樓蘭古城的必經路上,它的美在於具有更多的神秘色彩,它發育在灰白色砂泥岩夾石膏層的基礎上,土丘高十幾米,並且延伸很長很長,彎彎曲曲,短的有幾百米,長的長達幾公里,遠遠看去,像一條條白色蜷伏在沙漠中的巨龍,而延伸在外面的小丘,則像四處伸延的龍爪。

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堪稱鬼斧神工,蒼涼的美麗。在遠之處就是著名的樓蘭古城遺址,據說大約一億多年前,這裡曾經是准葛爾的大湖泊,曾經有無數的恐龍在這裡賴以生存,然而,天地變化,地殼運動,隨著時空的巨變,湖水消失,湖底升起了陸地、湖底山或礁石,陽光、風雨成了雕刻雅丹的工具,讓它們在歲月的撫摸、打磨中形成。

它即可愛又可怕,充滿神奇又怪誕,它籠罩著孤獨於荒涼,錯落的展現了不和諧的美,那是一種粗野、自然、原始的心靈震撼!白龍堆沙漠的後面向西,就是曾經繁華的樓蘭古城遺址!

羅布泊小河墓地,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小河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新疆繼尼雅遺址考古、尉犁營盤漢晉墓地發掘之後,羅布泊小河墓地考古項目第3次入圍中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站在大漠深處沙山之巔,可靜觀大漠日出的絢麗,目睹夕陽染沙的繽紛,讚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景。

我們出發一路前行。克服種種困難,不畏艱苦,為的是用鏡頭將這些罕見的美景呈現給世人欣賞!

羅布泊以它獨特的魅力

吸引著當代無數具有探險精神的人

向中國所有考古工作者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敦煌熱點 的精彩文章:

TAG:敦煌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