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強奧運形象大使梯隊!看日本人的中二之魂
中
二
之
魂
人就是這樣,越是沒有實力越愛說大話。世界上只有沒有實力的人才整天希望別人讚賞。
—— 卡卡西
前不久,日本東京奧運組委會公布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形象大使,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不都是老熟人嗎?孫悟空、水冰月、路飛、漩渦鳴人、蠟筆小新、鐵臂阿童木......相比之下,我們的奧運福娃就......
9個日本動漫角色成為奧運形象大師
咳,言歸正傳,日本動漫作為蜚聲世界的一張名片,曾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依稀可以記得98年《灌籃高手》風靡全國時的盛況,大街小巷都充斥著主題曲《好想大聲說愛你》。不少男生染起了紅頭髮模仿櫻木花道,在校園裡颳起了一陣籃球風暴。
還有影響力更大的《七龍珠》,這款披著熱血戰鬥外衣的動漫,實質上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其主角孫悟空從美猴王變成了一名來自那美剋星的超級英雄,手拿一根任意變長的如意金箍棒,雖然後來事實證明這根棒子也沒什麼大用。《七龍珠》最成功的設定之一就是小孫悟空在暴走時會化身為一隻無敵大猩猩,這個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設計,讓人看後不禁大呼過癮,以至於影響了後來周星馳導演的《西遊·降魔篇》。
孫悟空聚集起全世界的「元氣彈」吧!
《西遊記》作為目前國內電影市場超級IP,幾乎每年賀歲檔都會看見相關題材的影片。如《大聖歸來》《西遊:三打白骨精》《西遊·伏妖篇》《大鬧天宮》等等,但這些影片幾乎都沒有像日本《七龍珠》那樣衝出亞洲走向國際,在國內能不被罵爛片就不錯了,日本人在山寨基礎上的創新力可見一斑。
其實,日本人早就盯上了《西遊記》這部經典神話小說,其衍生品在日本層出不窮,卻又具有自己本國的特色理解。從最初的山寨到本土化的創新,日本人究竟摸索出了怎樣的道路?
1. 極具日本特色的「西遊文化」
1978年,中央電視台曾引進了一部日本拍攝的《西遊記》電視劇,在短暫的播出後,就因日本劇情「天雷滾滾」而被觀眾投訴停播了。
日本人在《西遊記》中幹了哪些「雷人」的事情呢?
第一,唐僧是女優。據說,這部《西遊記》的導演在選擇唐僧演員時,初定了一名當紅男影星,結果因為檔期原因,沒來得及。情急之下,乾脆找了個當時的話題女優夏木雅子前來救場。
英年早逝的日本女優夏目雅子
沒想到這個無奈的決定受到了日本觀眾的極大好評,因為在日本文化中,唐僧這種婆婆媽媽,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實在難以和「男人」二字聯繫在一起,如果以女性視角呈現唐僧,更符合日本人的心理暗示。從此,日本《西遊記》的唐僧清一色的都是女優扮演。
第二,唐僧會忍術。日本版唐僧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她居然會忍術。動不動就擺出各種複雜的結印手法,然後轟的一聲開啟大招,而且她的吻具有治療效果,誰受傷了親一口就痊癒了,既然唐僧這麼厲害自己一個人去取經好了。
Kiss自己的愛徒
當然,電視劇中的解釋是唐僧使用的是一種佛教密宗咒語。
第三,觀音是純爺們。這點,還是要澄清下誤會的,全世界的佛教中,只有中國的漢傳佛教觀音菩薩是女的,其他流派都是爺們。因為在佛教的原教義中,女人是不能出家當僧人的,自然更談不上修成菩薩了,女人這輩子唯一該做的是下輩子投胎做個男人,爭取出家的機會。
觀音菩薩是個純爺們
當然,佛教傳到天朝就被國產化了,作為一個「以孝治天下」的國家,誰說我們的女人不能出家的?你讓我們的皇太后們怎麼辦?況且,菩薩崇拜是中國特有的佛教現象,觀音菩薩在其他佛教國家知道的人並不多。
第四,沙僧變河童。沙僧作為盤踞在流沙河裡的水妖,自然被日本人和本國的河童聯繫在了一起。
可是,人家沙僧的前世好歹是天庭的捲簾大將啊,河童呢?上輩子基本都是被淹死在河裡的「折翼天使」,日本沙僧一登場就震驚了中國觀眾,他頭上那一抹雪亮的謝頂,讓人感覺彷彿見到了一位人到中年的油膩大叔。
中年謝頂的沙悟凈
第五,豬八戒長的太帥。作為全書中最具人氣的角色之一,豬八戒憑藉其豬頭豬腦的形象,廣受中國觀眾歡迎。
日本人管不了那麼多,畢竟人家上輩子是掌管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你怎麼能帶人弄個豬頭呢?於是導演拉來了日本實力派影星西田敏行本色出演,除了他手裡的那根九齒釘耙,中國人無法把他和豬八戒聯繫在一起。
帥氣的豬八戒
後來,日本西遊漫畫《最遊記》中的豬八戒帥的更是突破天際,成了全劇唯一的顏值擔當。
《最遊記》中的豬八戒帥的沒天理
總而言之,日本78版《西遊記》和我們中國人理解中的經典形象有太多差距,在當時被停播也就不足為奇了。
2. 收視為王的資本社會
日本人之所以會在《西遊記》中有這麼大的改動,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看過原著,而是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一切以保證本國的收視率為前提。
師徒四人一路西行取經(白龍馬:嗯?),作為一個團隊,一個純漢子的團隊,未免太過基情,缺少現代人愛看的情感戲。如果這時加入一個女性領導,結果就大不相同,會讓觀眾聯想起「辦公室戀情」「霸道女總裁愛上我」「三男一女不得不說的故事」等話題,一個古老的故事一下子就煥發了青春。原著在五百年前的大明朝可能是相當時髦的東西,可換到今天,如果還是一味忠實於原著有的地方就會顯得平淡無奇。
這就是天竺嗎?
不給力啊,老濕
就拿日本版孫悟空的扮演著堺正章和六小齡童相比,他們的表演可謂天差地別。堺正章不會像六小齡童那樣耍的一手好棍,但他內心戲十足,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能將內在的情感波動傳達給觀眾,是一種經過西方表演系統訓練的方式。而六小齡童出身於猴戲世家,從小接受最正宗的傳統戲劇表演,火候十足,將美猴王的特點模仿的惟妙惟肖,武術發麵也尊重傳統戲劇的套路,打的有板有眼,讓人眼花繚亂。可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傳統戲劇中有些誇張的表演方式已經不適合在電視劇中演出。
日本06版《西遊記》中的BOSS銀角大王木村拓哉
再者,日本版《西遊記》為了擬補自己在演員功力上的不足,選擇了用特效來湊。78年的日本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鼎盛時代,各種特效影片多如牛毛,比如年輕人都熟知的《奧特曼》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日本《西遊記》運用當時最先進的特效技術,將孫悟空神通廣大的本領刻畫的栩栩如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3. 超級IP的創新之路
從《西遊記》的底色分析,它具備了一切超級IP的潛質,可以延伸出多個主題。
孫悟空可以打造成不輸金剛狼的超級英雄,單獨發行個人英雄電影;師徒四人除妖降魔的故事可以改編成熱血動漫,一路連克強敵,不斷成長;就連豬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帥都能與嫦娥拍成一部當代都市愛情劇。
《七龍珠》里的BIG3
如此經典的故事架構,只要取其一點,就能衍生出賣點。而近幾年娛樂市場中的「西遊IP」電影卻乏善可陳。
在《大鬧天宮》中,我們看不到一點新意,就是單純把大明星和特效拿出來堆砌一遍,在講述一個我們聽過不下百遍的老套故事,就算演員演技再好,特效再真實,在觀眾腦海中沒有任何新奇點,這部電影依然會被評為爛片,這部電影為了娛樂而娛樂,其內在沒有讓人感動的核心。
毫無尿點的《大鬧天宮》
反觀《七龍珠》則不然,它只有一個《西遊記》的皮,孫悟空剛開始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鄉下孩子」在不斷的戰鬥中認識了許多朋友,甚至漫畫前半段的大BOSS比克大魔王,在「賽亞人篇」中都成了孫悟空的摯友,他們一同為了保衛地球而戰,在這個過程中,觀眾不但看到了熱血的戰鬥,還看到了孫悟空的成長軌跡。當漫畫進入後半段時,一個個強大到令人想不到的敵人出現了:宇宙帝王弗利薩、人造人沙魯、魔人布歐,在看似無法戰勝的強敵面前孫悟空沒有退縮,在同伴一個個倒下後,漫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橋段誕生了,孫悟空變身「超級賽亞人」,完成了不可思議的逆轉。
超級賽亞人一代
熱血+友情+永不言棄=《七龍珠》橫掃全世界。
朱熹曾經說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國家在面對外來文化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創新能力。曾經有人評價道:中國人幾千年來唯一接受過的外來文化就是佛教,佛教為了在中國生存下去,不得不本土化,成為極具特色的「漢傳佛教」,漢傳佛教傳播到了東亞各個國家,弘揚佛法。大清朝時,中國頑固的拒絕世界其他文明的影響,終至衰敗。而日本人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狹小的島國,離開了世界市場就無法發展,所以拚命的汲取外來營養為本國所用。
當日本人談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時,他們並沒有覺得這是外國歷史,而是日本文化的組成部分。
在日本《西遊記》《三國演義》是家喻戶曉的名著,而普通的中國人又能說出幾本日本的小說呢?
日本人將舶來品重新裝扮,讓其具有日本特色,再出口到全世界,讓舶來品成為日本創新的一部分,外國人在看到經過「日本化」的文化產品後頓覺新奇,更樂意花錢購買這些產品。
可愛的熊本熊
都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單手可以打趴一隻熊,可俄羅斯的熊給人的印象還是刻板的兇猛和危險,而日本人創作出了「熊本熊」的卡通形象,同樣是一隻熊,熊本熊讓人覺得「卡哇伊」,俄國熊讓人覺得「我死定了」,這就是面對同一事物,創新能力的不同。
俄羅斯大毛熊
主動將外國的舶來品與本國文化深度結合,在一棵老樹上開出新的花朵,正是日本人從山寨到創新的秘密。
TAG:軍武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