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圖庫:德軍裝甲列車戰場圖集(多圖)
原標題:二戰圖庫:德軍裝甲列車戰場圖集(多圖)
裝甲列車是伴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中鐵路交通的勃興而出現的陸地武器系統,這種集機動力、防護力和強大火力於一身的戰爭機器曾在19 世紀末至20 世紀初風靡一時,各軍事強國均有裝備,並被廣泛運用於世界各地的戰場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隨著飛機、坦克等新型兵器的進步,陸戰的形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裝甲列車漸漸難以適應新的作戰方式,被逐漸淘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舞台上,我們仍然能夠看到裝甲列車的身影,尤其是在東線戰場上,蘇德兩軍都大量裝備和使用裝甲列車執行作戰任務,在蘇德戰爭中裝甲列車迎來了其征戰歷程中的巔峰時刻。
在二戰時期,德國是裝備和使用裝甲列車最多的國家之一,其裝甲列車部隊的規模僅次於蘇聯。不過,在戰爭爆發時,德軍僅有數列裝甲列車,而且還是一戰時期遺留下來的陳舊裝備,其性能甚至不及同時期波蘭、捷克的裝甲列車。在戰爭初期,德軍在作戰中屢次遭遇裝甲列車,尤其是1941 年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在與蘇軍裝甲列車的交戰中意識到這種武器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戰術價值,因此著手加強和擴大裝甲列車部隊。在戰爭期間,德軍除了裝備自行建造和改裝的裝甲列車之外,還大量使用繳獲的蘇軍裝甲列車。
二戰爆發前夕加入德軍部隊服役的第1號裝甲列車。該車原為德國鐵路部門的鐵路護衛列車,其裝甲車廂是由普通貨運車廂在內部加裝防彈鋼板改裝而成,採用57型蒸汽機車牽引,僅在機車駕駛艙敷設了少量防護裝甲。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正德方一側待命的第3號裝甲列車。
1941年夏季在蘇聯某座火車站,第30號裝甲列車搭載的索瑪S35型坦克正在警戒。這幅照片清晰顯示了坦克車體後部引擎散熱窗的細節。
1941 年夏季在列寧格勒前線,一輛索瑪S35 型坦克正從第30 號裝甲列車的坦克搭載車廂上駛下。
德軍裝甲列車的步兵車廂內景。隨車步兵隨意地坐在車廂地板上,顯得十分擁擠,但他們的表情都顯得比較輕鬆。
德軍裝甲列車上四聯裝20毫米高射炮的特寫照片。注意炮位四周帶有鉸接結構的裝甲護板,在必要時可以放下。
德軍某鐵路護衛列車上裝備的單裝Flak38 型20毫米高射炮。該炮是二戰時期德軍的標準小口徑高射炮。
第6號裝甲列車的炮手們在操作1門Flak 38型20毫米高射炮,這門火炮被簡單地安裝在1節平板車廂上,在火炮背後有一名炮手正使用攜帶型測距儀進行觀測,在背景中還能看到火炮車廂上的1門75毫米火炮。
蘇德戰爭初期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的寬軌輔助裝甲列車,其編號不詳。這列列車上搭載了克萊斯特裝甲集群的第3 鐵路工兵團第3 連的全體官兵。從圖中看見該列車由繳獲的蘇軍裝甲車廂構成,編有2 節裝甲火炮車廂和一台O 型裝甲機車,在列車首尾加掛數節頂部敞開的步兵車廂。其步兵隱蔽在厚厚的護牆之後,護牆採用裝甲板中央填充沙土或水泥的複合結構,車廂上部署了MG34 型機槍,在其最前端的車廂上還安裝了1 門37 毫米反坦克炮。
第28號裝甲列車停在一座橋上,車組成員使用人力水泵抽取河水為裝甲機車加水。這項工作費時費力,而且混濁的河水加入機車後還會嚴重影響鍋爐的壽命和功率,因此這是在無法找到加水點時的應急措施。
一隊全副武裝的德國步兵從第28號裝甲列車旁邊走過。注意該裝甲列車此時使用繳獲的蘇制裝甲機車牽引
1942年3月在奈維爾至大盧基鐵路線上巡邏的第3號裝甲列車,注意其新型火炮車廂。4月22日,第3號裝甲列車遭遇游擊隊襲擊,導致列車前部的車廂脫軌,如下圖所示。5月15日,該車再度遇襲受損,喪失戰鬥力,被拖回後方修理。
1942年5月編入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5號裝甲列車。該車由繳獲的捷克裝甲列車改裝而成。
第28 號裝甲列車前部的坦克搭載車廂。車廂上搭載了一輛法制索瑪S35 型坦克。
1942 年7 月初,配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的第4 號裝甲列車在舒科夫卡火車站停留時的留影。該車即將被調往布良斯克執行反游擊作戰。值得注意的是列車前部的平板車廂上前後布置了2 座八角形裝甲炮塔,在炮塔內各布置了1 門47 毫米反坦克炮和1 門IG18 型75 毫米步兵炮。這節改裝火炮車廂之前還有1 節平板車廂,可能為清障車廂,在這2 節平板車廂後的裝甲車廂上安裝有1 門20 毫米高射炮,德軍裝甲列車在戰爭中經常會進行此類的臨時改裝。
配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的第11 號裝甲列車的火炮車廂。這些裝甲列車在東線南部戰區經歷了一系列惡戰,先後在頓涅茨、坦瑟、斯大林格勒以及頓巴斯地區轉戰,曾一度陷入蘇軍包圍圈。
1942 年秋季第28 號裝甲列車在東線中部某個火車站停車。這幅照片顯示了該車使用的蘇制裝甲車廂的頂部特徵,注意圖中車組成員身旁架設的馬克沁重機槍,用於對空射擊。
一幅非常罕見的照片,展示了第28號裝甲列車搭載的索瑪S35型坦克的正面。圖片中央帶有彈簧結構的三角形支架是車廂一端裝卸跳板的升降裝置,一名車組成員站在坦克旁邊用望遠鏡觀察情況。
德軍裝甲列車部隊裝備的波蘭制火炮車廂。在戰爭前期,德軍利用繳獲的波蘭裝甲車廂先後編組了4列裝甲列車,分別是第10、11、21和22號裝甲列車,其中第10、11號使用了從蘇軍手中繳獲的波蘭車廂。
1943年到1944年間,德軍先後將7輛繳獲的蘇軍裝甲機動炮車進行改裝後作為裝甲軌道車重新服役,命名為第17 ~23號裝甲軌道車,改裝內容包括更換髮電機、電台及火炮的旋轉機構,下圖就是其中一輛裝甲軌道車,注意車體的迷彩圖案。
1列被德軍繳獲後重新使用的蘇制裝甲列車,命名為「波爾卡」號。該車裝備了OB 系列裝甲機車,從上圖中可見機車前方的防空車廂加裝了一個六角形的裝甲防空塔,配備一座雙聯裝MG 34型機槍。下圖是該車前部拖掛的火炮車廂,安裝了2座T-34/76型坦克的炮塔,其配備的76.2毫米坦克炮是一種頗有威力的武器。
德軍鐵路護衛列車「波爾卡」號防空車廂的簡易防空塔特寫照片。這座防空塔呈六角形,安裝一座雙聯裝MG 34型機槍。
1列鐵路護衛列車在鐵路修復現場執行警戒任務,圖中可見列車車廂上搭載的37 毫米反坦克炮處於警戒狀態,炮手身旁還放有一支毛瑟98K 型步槍,列車前端的清障車廂上還覆蓋有一面用於對空識別的納粹卐字旗。
在羅斯拉夫爾至布良斯克鐵路線上,一輛56-2420型蒸汽機車被游擊隊埋設的炸彈炸翻。
三名在沃爾霍夫地區被俘獲的蘇聯游擊隊員被押往德軍司令部受審,他們坐在1列裝甲列車的清障車廂上。
1列編號不明的BP-42 型裝甲列車在東部前線的留影,展示了列車兩端的火炮車廂。炮塔內安裝的是76.2毫米火炮。
第21 號裝甲列車的戰時留影。該車先後在法國和東線戰場服役,配屬於中央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在1944 年7月被擊毀,上圖為該車的52 號6233 型蒸汽機車,其機車始終沒有安裝防護裝甲,以裸奔狀態度過了整個服役生涯。
德軍第83 號裝甲列車的WR 360C14 型裝甲機車,攝於1944 年初。該型裝甲機車主要用於牽引BP-42 型和BP-44 型裝甲列車,第25 號裝甲列車也曾使用該型裝甲機車。
1943 年至1944 年冬,第63 號裝甲列車的指揮官維斯維赫中尉從指揮車廂頂部的艙口探身觀察。注意他身邊的探照燈。
1944 年3 月11 日,第30號裝甲列車在尼古拉耶夫以北的拉新卡(Lozinko)發生事故。該車因操縱失誤與另1列火車相撞,其清障車廂因撞擊而翻起,倒扣在坦克搭載車廂上,搭載的捷克38(t)型坦克像三明治一樣被夾在中間。
1943年至1944年冬季在克羅埃西亞佔領區,第64號裝甲列車搭載的步兵正跳下車廂向游擊隊展開攻擊。
戰爭後期,一隊蘇軍哥薩克騎兵在檢查一輛被擊毀的德軍BP-42 型裝甲列車。自從1944 年3 月之後,類似的場面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戰場上,德軍裝甲列車部隊的損失不斷增加。
TAG:幸福的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