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恐龍迷們,2017年的這些大事件,你都知道么?

恐龍迷們,2017年的這些大事件,你都知道么?

你是一個恐龍迷嗎?

2017一整年,轟動世界的恐龍大事件有哪些?

一種來自墨西哥的小型角龍被命名

2017年1月31日

2017年年初,一種新的北美角恐龍的物種被命名為Yehuecauhceratops mudei。當地納瓦特爾語中,Yehuecauhceratops是 「古」和希臘文「角臉」的組合,而物種加詞「mudei」則代表了當地墨西哥科阿韋拉的荒漠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被稱為MUDE,由此命名。新物種長約3米,只有三角龍的三分之一。

======

祿豐龍化石中發現膠原蛋白證據

2017年1月31日

同樣是2017年1月31日,Robert Reisz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權威學術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吉林大學恐龍演化研究中心成員的身份,發表了「利用同步加速器傅里葉紅外顯微光譜分析技術,在一億九千五百萬年前早侏羅世恐龍化石中發現保存膠原蛋白證據」的研究成果。

未被切割的化石

研究在肋骨化石中發現了構成骨組織的主要成分「Ⅰ型膠原蛋白」,同時還發現了許多使血液成為紅色的細小圓球狀的赤鐵礦。

黑色赤鐵礦微粒來自祿豐龍恐龍的血液,扮演著保存骨頭內脈管渠道裡面蛋白質的催化劑角色,而這些膠原蛋白則可能是為恐龍肋骨提供血液的血管殘留物。

該研究課題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化石中有機殘留物是如何保存下來的機制,這種方法將會被應用在從更古老的化石內尋找保存蛋白質的研究中去。

======

重塑近鳥龍身體輪廓

2017年3月1日

3月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一篇題為「高精度的體型重建推動基幹近鳥類的功能解剖學」的論文,研究團隊利用新激光掃描技術,首次在恐龍身體上發現了軟組織結構,包括羽毛、皮膚和翼膜。通過分析恐龍化石的骨骼軟組織,重塑首個近鳥龍的詳細的身體輪廓。

激光誘導熒光技術是近年一種嶄新技術,先利用高強度激光,令骨頭周圍、肉眼看不到的軟組織「在黑暗中發出熒光」。先在黑房中以紫色激光掃描化石,激光會「刺激」一些保留在岩石基質的皮膚原子,令它們發光,從中獲得更多微細數據,以揭示恐龍真正的外形。

======

傳統恐龍分類遭遇新挑戰

2017年3月23日

2017年3月下旬,《Nature》發表了一篇名為「A new hypothesis of dinosaur relationships and early dinosaur evolution」的文章,表示當前恐龍對於鳥臀目和蜥臀目這樣的一個劃分是錯誤的,需要重新對其進行分類、定義和安排。

為此,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新的恐龍系統發育假說,對於人們理解恐龍演化意義重大,並將影響學界有關整個恐龍類群起源和早期分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恐龍的起源地以及特徵演化等。

======

滕氏嘉年華龍疑似具備飛行能力

2017年5月2日

2017年5月2日,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加拿大等地多家研究機構的古生物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報道了一種生活在距今約1.25億年的恐龍——滕氏嘉年華龍(Jianianhualongs tengi)。

這是一種小型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米,重約2.5公斤,外形像一隻長尾雞,前後肢及尾部均有大型羽毛。

此次的發現重要之處是在於滕氏嘉年華龍擁有不對稱的羽毛結構,不對稱的羽毛結構與鳥類具備飛行能力有密切關係,是首次在傷齒龍類似鳥恐龍中發現具有與空氣動力學相關羽毛結構的物種。

不過,目前仍然不能下結論滕氏嘉年華龍是否具備飛行能力。

這一發現有助於人們理解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尤其是和飛行能力相關的一些重要特徵的演化的過程。

======

時隔6年,新種被定名北方盾龍

2017年8月

一個化石被發現,並不代表它會被立即研究與命名。

2017年8月初,曾經於2011年3月被人們發現的恐龍化石終於被確定為新種:北方盾龍(Borealopelta markmitchelli)。體型大約為5.5米長,重約1.5噸。

這隻恐龍的前半身保存非常完整,通過對其身上的鱗片進行研究發現它呈棕紅色;相對的,腹部顏色則顯得較淺一些,因此推測其具有「反隱蔽」式的隱藏能力。

雖然北方盾龍有尖刺和鎧甲作為防禦武器,但它依舊需要通過保護色來躲避獵食者的攻擊。

*反隱蔽:

當光線落在某個顏色均勻的動物身體上時,它會讓頂部變得比底部更加明亮,這種特徵容易被捕食者發現。而如果某隻動物的頂部顏色較暗,側面較亮的話,光線從上而下照射時,動物身上的光線會被抵消,從而變得不易被看到。

「反隱蔽」作用解析圖

======

中華龍鳥的反隱蔽

2017年10月

2017年10月底,科學家通過對比包含在恐龍羽毛化石中的色素體與現生鳥類羽毛中的色素體,重建了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的羽毛顏色和細節信息,構建了中華龍鳥的三維模型。

科學家發現其外表有著一條像浣熊一樣帶斑紋的尾巴,同時腹部的毛色呈淺色。

進一步研究發現,中華龍鳥也同樣擁有著和鸚鵡嘴龍相似的反隱蔽方式,即身體背部顏色較深,腹部顏色較淺。通過其外表的顏色,反推其生存環境可能生活在開闊的陽光直射地帶。

======

像企鵝一樣的恐龍

2017年12月

古生物學家在蒙古國發現了一具恐龍化石,大約生活在7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命名為埃氏哈茲卡盜龍(Halszkaraptor escuilliei), 經過研究發現它是一隻用後腿行走的恐龍。

它用兩條後腿行走,卻有著鴨子般的嘴巴、類似天鵝的頸部和像企鵝或其他水生鳥類鰭狀的前肢,讓人一度懷疑該化石可能是幾種動物的骨頭拼湊偽造而得。

研究者通過使用同步加速器掃描證實了該化石的真實性。

研究者還發現,該恐龍的鼻部有一個與現代鱷魚類似的神經血管網,因此推測埃氏哈茲卡盜龍可能是一種水生的食肉動物。

======

「食草恐龍」被發現?

2017年12月24日

在大眾的印象中,對於恐龍的食性一般分為「吃肉」和「吃草」。

然而實質上在恐龍生活的年代並沒有草,這些所謂的「吃草的恐龍」一般以植物的葉片為食。

在2017年12月,科學家通過提取馬鬃龍(Equijubus)牙齒化石中殘留的植硅體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其對應結構的植硅體可能屬於禾本科植物,那麼馬鬃龍很有可能就是當時的「食草恐龍」了。

此次恐龍化石中保存的禾本科植物信息的發現,不僅顯示類似蘆葦或叢生竹類的最早草類已包含在鴨嘴龍類恐龍的食譜之中,也為研究恐龍與植物的協同演化,重建白堊紀陸地革命之始的植物類型提供了新線索。

======

最後,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也有一個關於恐龍的大事件!

那就是超級火爆的「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巡展~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展由上海市科委「創新行動計劃」科普內容項目資助,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支持,上海科技館原創開發。自2017年5月25日首次亮相首屆上海科技節以來,還分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遼寧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江蘇宜興科技館、重慶自然博物館、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共展出6站。目前,累計受益觀眾已超過55萬人次。

掃一掃,看虛擬導覽復活恐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自然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自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