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盛世珍品推薦-黃銅質浮雕龍紋鏡
總重:201g直徑:115.5mm
銅鏡是一種古老的由黃銅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藝品。目前發現最早的銅鏡,是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直徑115.5厘米,重201克,鏡面有光澤,鏡背中央有一個橋形鈕,未施紋飾。
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紋飾。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一般銅鏡在鑄造時,多採用"開放式"和"合鑄式"兩種方法。"開放式"就是只有一塊鏡范,無注口和注溝,鑄造時鏡范平放,由上傾入溶液。在考古發掘中經常見到的是"合鑄式",即每鏡有兩塊陶范,鏡背范上雕刻花紋,中央刻有鑄鏡鈕的凹部,並用與范同質的粘土作一短細的棒形的"沙芯",橫嵌在鏡范的中部。鏡面范刻成凹形平面,然後將兩范合而為一。鑄鏡時將注口向上直立,慢慢注入銅溶液,待溶液冷卻後,取出鑄造好了的鏡子,經過研磨就可以鑒容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細膩精美的樓空花紋銅鏡。這種銅鏡是採用分鑄的方法,把鏡面和鏡背紋飾分別鑄造,再夾合在一起。這種複合銅鏡,戰國以後就基本絕跡了。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對宮內收藏的古鏡正面多進行了處理,以達到重新鑒容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古鏡面就採用了複合的方法,重新鑄一鏡面,研磨好後,再粘附在古鏡正面。當然這種複合鏡與春秋戰國時期的複合鏡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我國古代工匠在生產實踐中,對冶煉和鑄造銅鏡的技藝不斷地進行總結。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記載了製作銅鏡的合金比例:"金錫半謂之鑒隧之齊。"即銅50%,錫50%,是鑄鏡的合劑。這篇寶貴的文獻,多數學者認為是戰國時期的著作,但應該說也包含了商周以來青銅器鑄造經驗的總結。
戰國以後,工匠們更是不斷探索、實驗。根據近代學者們化學分析,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其出產地域和時代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加入合金後,使銅鏡鑄造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鉛使得合金溶液在鑄范中環流得特別良好;鉛可使鑄出品的表面異常勻整;可以利用鉛在凝冷時不會收縮的特性,使鑄造出來的鏡背花紋特別整齊清晰;鉛可以減少銅、錫合金溶解時極易發生的氣泡,避免砂眼等毛病的產生。
造型多樣,使用巧妙,銅鏡多為圓形,方形次之。唐宋時期,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圓形和方形的制式,根據使用、裝飾等的要求,鑄造出了帶手柄鏡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圓角方形、亞字形、雲板形、雞心形等銅鏡。至於宋代受祟古風尚的影響,鑄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鐘形銅鏡,更具時代風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