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行青蛙》:養蛙與養娃

《旅行青蛙》:養蛙與養娃

相信繼氪金養男人遊戲之後又再刷屏的養蛙遊戲《旅行青蛙》已經霸佔大家的朋友圈、訂閱號、甚至微信頭像好一段時間了。不少公眾號都已經寫了很多關於養蛙遊戲與養娃之間的聯繫、推出父母不容易什麼的文章了。

【甚至悟出了人生哲學?】

本來沒想湊這個熱鬧,但是一次跟朋友的對話讓我想到了新的東西。對話的大概內容就是,朋友說,「給我的娃買最好的背包和帳篷」、「我買了最貴的包,然後就買不起其他了」。而我是盡量都買點,買最便宜的也沒關係,先應急(?)。

【朋友與我的對話】

拋開遊戲攻略這一點,如果是養娃,那麼當爹媽的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是會降低質量要求,儘可能地滿足數量要求呢?還是先盡量買最好的,一樣一樣地湊齊「頂級裝備」呢?

【不太懂我一個十九歲的單身狗想這個幹什麼】

朋友的想法是「再苦不能苦孩子,既然要買就要給它最好的」。我的想法是先買最便宜的以最快速度收集齊不同的道具,有錢(三葉草)之後再重新買更好的同類型道具。

【不同價格的燈】

我決定去問問那些真正當了父母的前輩們怎麼想。

這只是一個一時興起的實驗——甚至都不能叫實驗,沒有很完善地控制條件——就當是一個了解父母們怎麼想的契機吧。

問題大概如下圖。

【大概是類似這樣的問題】

然而後來我發現得出的結果好像並沒有那麼簡單,並不只是一個優先數量還是質量的問題。(也可能是我的模擬問題一開始就錯了)

不少爸爸媽媽給出的第一個回答都是看小孩的意願:

……我似乎忽略了青蛙不會選擇的這個問題。

但是沒關係,至少這可以反映出父母們都會優先考慮小孩的意願,而不是直接做決定。孩子開心最重要啊。

然後我做出了條件限制:小孩不會做決定。在這裡的時候我還是想簡化問題為「數量or質量」的選擇。

但是很明顯我這樣沒做過爹媽的單身狗跟真正為人父母者想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養蛙畢竟不是養小孩。

儘管幾乎所有父母都選擇「買一種、同類型里最好的」。但是理由卻跟我起初估計的不太一樣——並不只是「要給孩子最好的」這麼簡單。

比如說,不能滿足所有慾望。

【一位爸爸的回答】

又比如說對物品的要求,少而精。

【兩位媽媽的看法】

實驗到這裡就差不多結束了。實驗結果與預期中「父母會盡量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再提升質量」截然相反。可能是因為我開始設置的問題情景不夠恰當,又或者是養蛙畢竟不是養孩子。另外我採訪的父母數量不夠多,沒能更具代表性。(到這裡的時候我有點不太清楚我想得出什麼結論了)

【這位媽媽的話大概可以作為結論】

為人父母者除了會挂念孩子,像其其它公眾號說的「我的娃咋還不回來」、「娃在家看了一天書了咋還不出門」之外還有更多的擔憂和牽掛,比如我起初想到的「別的蛙都用很貴的帳篷它用便宜的會不會自卑…」,以及真正為人父母者的「不能都滿足他,慾望是無窮的」,等等。

【蛙在家看書看了一整天】

小孩子會思考,會長大,要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一旦把TA帶到了這個世界,就要終生負責,不論你開不開心。

而蛙只是蛙,只待在手機里,高興了可以去玩一玩,不高興了大可卸載遊戲,本質上只是一個遊戲罷了。

養娃可不只是一個遊戲,比養蛙難多了。父母是世上最難的職業,並且終生不得卸任。比起青蛙……你知道自家的爹媽今天去哪了開心不開心嘛

【結尾不可避免的還是落入俗套里去了呢】

我經常忘了我養的蛙的存在

也沒有很擔心它出門回家的問題

【連蛙都養不好,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另外,我的朋友後來發現經濟實力不允許他先買最好的道具了呢。嘻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沒有尾巴的狐狸 的精彩文章:

臨床醫生VS人工智慧

TAG:沒有尾巴的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