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時期商貿流通對今宣城市城鎮布局的影響(一)

明清時期商貿流通對今宣城市城鎮布局的影響(一)

原標題:明清時期商貿流通對今宣城市城鎮布局的影響(一)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39期


明清時期商貿流通對今宣城市境內城鎮布局的影響

陸再奇


宣城市境城鎮演變進程,從功能上來講,經歷了石器時代人類為生存需要建立的古聚落;春秋戰國時期,在古聚落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古城邑;秦漢至隋唐時期,為管轄地方軍事、行政事務需要,建立的政治性城市;宋元明清時期,為適應商品經濟發展需要,自發形成的商貿重鎮;新中國成立後,為滿足人類多樣化需要,建造的具有多樣功能的新型城鎮。


從選址來看,人類最早的城鎮,多是為滿足生存需要多選擇在河流邊的二階台地上;隨著戰爭的發展,城鎮的選點設置一般從政治控制和行政管理角度考慮比較多些,以防守功能為主的城鎮,多選擇在易守難攻的關隘處;伴隨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貿易為主要功能的城鎮,多選擇在水運交通要道。


隨著陸路交通取代水運,多選擇在陸地交通要道上。就單個城鎮來講,有的因選址不當,多次遷址,依然存續,如涇縣縣城,因水患者三次遷徙;有的因地理環境的變化,由興盛至衰敗,復為村落;有的因行政區劃的調整,成為古城遺址;也有極少數的城鎮,因文獻資料的缺失,遺址都無法明確。


不同歷史時期,宣城市境內先後設有10個相當於今省級(含副省級)一級的地方政府,8個相當於今省轄市一級的地方政府,19個相當於今縣一級的地方政府。各種不同功能的城鎮,據不完全統計有320多座(處):其中,中央政府管轄下的一級地方政府治所1處;二級地方政府治所3處;縣級地方政府(含古侯國都城)治所16處(包括古縣城遺址)。其中,今市政府駐地,歷史上為一級地方政府(即相當於今省級地方政府)駐地750多年,二級地方政府(即相當於今省轄市地方政府)駐地1800多年,三級地方政府(即相當於今縣級地方政府)駐地2200多年。




註:(1)西漢初年至東漢靈帝中平元年,隋王朝,唐武德元年至永泰元年,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均實行二級制(即相當今省管縣);(2)元代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均實行四級制。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即皇帝位,建立大明王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興修水利,防治災害;勸課農桑,發展副業的政策,農業生產水平逐步提高,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生產原料。明代中央政府在寧國府、廣德州設有官辦的織染局。寧國府織染局在府治西街東,歲織青紅綠素緞557匹,織金熊羆、海馬、犀角、胸背緞139匹,每閏年增織素緞47匹,織金緞11匹。廣德州織染局歲造絲240匹,遇閏加14匹。


此外,朱元璋認為應天府、太平府、鎮江府、寧國府、廣德州「五郡為興王之地」,人民給他助力很多,應該多免賦稅,以酬其勞。據統計明朝初年,先後十六次減免寧國府、廣德州等地的賦稅。宣城境內經濟快速發展,投入市場的商品種類及其貿易量隨之增多和擴大,城鎮和農村集市漸次興起,商業貿易漸趨活躍。嘉靖、萬曆年間(1522~1609)寧國府商幫的崛起和徽州商幫,為了謀求生存與發展,不僅在本地經商,往往遠賈他鄉,「走貿四方」,途經今宣城境內轉運商品外出,催生了宣城境內城市的繁榮和商業集鎮的興起。


明末清初的戰亂之後,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商人經營活動也遭受了極大影響,其發展受到嚴重挫折。清初,朝廷採取「恤商」政策,徽商和寧國府商幫逐漸達到鼎盛時期,宣城境內城市和商業集鎮更加繁榮。如宣州區境內的水陽鎮、水東鎮、孫埠鎮,郎溪縣境內的梅渚鎮,廣德縣境內的誓節鎮,寧國市境內的河瀝溪鎮、港口鎮,涇縣境內的馬頭鎮、赤灘鎮,績溪縣境內的臨溪鎮,旌德縣境內的三溪鎮、興隆鎮等等,這些城鎮從地理位置來講,要麼建立在水陸交通要道上,要麼建在水陸交通交匯處。



陸路運輸上,以驛路為主,驛路,又稱官道,為官方公文傳送、物資運輸、軍隊調遣、官員往來的主要通道,此外為民間修築的多分山野之間的鄉間道路,如徽杭古道、吳越古道、伍牙古道等。陸路運輸主要靠人力、畜力車輛。明清時期,宣城境內,府、州一級對外的驛路主要有五條。

以寧國府府治為起點有二條,一是出宣城古城東門往東,經東溪、……花橋等六鋪過郎溪縣諸塘、十字二鋪,再東行經廣德柯匠、……石磴六鋪至廣德州前總鋪,再東行經長崗……至湖州府長興縣界,直通湖州、嘉興和上海,這條官道也就是後來的318國道宣城段的前身;二是出宣城古城北門,經府前、……龍溪六鋪至江寧府高淳縣界,這條道水陸兼行,直通南京,這條官道也是今天322省道宣水段的前身。


以廣德州州治為起點有三條,一是出廣德東門南行,經搭畢、東亭兩鋪至湖州府安吉縣界,直通杭州;二是出廣德東門北行,經株樹……山西七鋪至常州府宜興縣界,直通無錫、江陰,這條官道也是342省道廣宜路的前身。三是出廣德西門北行,經劉村……至常州府溧陽縣界,直通常州,這條官道也是241省道廣溧路的前身。


今宣城市所轄的郎溪、涇縣、寧國、績溪、旌德,也有多條通往府(州)和與外界聯繫的驛道。以旌德縣為例,縣城為中心,通往外界的主要驛道有旌(德)涇(縣)驛道、旌(德)績(溪)驛道、旌(德)寧(國)驛道、旌(德)太(平)驛道和穿越旌德縣的寧國府通往徽州的徽寧驛道。


旌涇驛道全長約六十公里,旌德縣境內二十三公里。此道自旌德縣城北門起,途經新橋……過三溪北入涇縣直達寧國府所在地——宣城縣。沿途村莊數十個,人口密集,其中三溪鎮,唐武德年間安吳縣城所在地,歷來是旌德縣經濟比較發達的一個重要集鎮。

旌績驛道全長約三十五公里,旌德縣境內十公里。此道自旌德縣城南門起,向南經七里鋪、版書、分界山入績溪縣境,連接旌涇驛道組成南北大通道,又是連接旌德縣境內商業重鎮——三溪鎮與績溪縣境內商業重鎮——臨溪鎮的重要通道。新中國成立後,沿旌涇驛道和旌績驛道修築南雄公路。



徽杭古道


旌寧驛道旌德縣境四十餘里。此道過旌德縣城東門瑞市橋,向東經篁嘉橋……越烏嶺往寧國境。此驛道是旌德經寧國通往浙江一帶唯一通道,杭(州)、嘉(興)、湖(州)距離旌德縣數百里之遙,走此十日內即可到達,商賈往來頻繁。新中國成立後,沿此古道修築鴻旌公路。


旌太驛道全長約五十公里,旌德縣境內約三十五公里。由旌涇驛道上的三溪往西南,經榔村、大禮村、陳村(上觀音橋),越黃花嶺,行程三十公里達太平縣城仙源鎮。新中國成立後,沿此古道修築三興公路。旌德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重鎮——興隆鎮位於旌太驛道附近。旌德民間俗語稱之「小小旌德縣,大大大禮村(即興隆鎮)」,興隆鎮的居民據驛道之便,「往往經營貿易,散之四方,自京師以及各行省,而以大江南北最多」。清代,興隆鎮常住人口數萬人以上,無論經濟、文化還是政治、軍事等方面在旌德縣均佔有重要地位。


徽寧驛道旌德段,在旌德縣境內從箬嶺北下,經高甲……穿過明川洞至三溪接旌涇驛道,長約七十五里,「箬嶺為通徽孔道,途人之所必經」。


(作者系宣城市檔案館副館長,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童達清製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宋代宣州知州群體研究(三)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