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材生從垃圾箱找食物?——專訪英國環保組織中的少數派梁景珮
不久前,英國多家本地媒體以獵奇的標題和口吻報道了一位年輕的華人。報道里的她背景優渥,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有良好的工作,但是卻號稱每周只花五鎊在食物上。報道里寫她翻垃圾箱尋找被丟棄的食物,還專門收集餐館的剩餘食物等等,在報道的評論區可以看到,她的行為引起很多讀者的不解。
那麼,這篇報道中展現的是事實嗎?本報記者聯繫到故事的主人公,在一個周末的凌晨,隨她一起去市場,親自體驗這位食物回收達人的工作並了解她背後的故事。
記者這麼早來市場,是為了跟隨「食物回收達人」 梁景珮(Josephine Liang)為市場食物回收計劃做調研。
一年前,景珮和朋友來到市場收集被商販丟棄的蔬果,然後用它們製作成美味的點心。通過這次調研,景珮希望可以和攤主建立合作關係,日後帶領志願者在固定時間收集可回收食用的蔬果。
梁景珮是個香港姑娘,在印度讀過中學,是美國科比學院(Colby College)心理學與化學(Psychology & Chemistry)的本科生,牛津大學全球健康科學(Global Health Science)的研究生。
現在,她是食物回收社會型企業DayOld Eats的項目經理。正如其名,DayOld Eats從精品烘焙店(Artisan Bakery)收集當天未售完的麵包,然後在第二天銷售給合作公司作為員工早餐,盈利所得捐給慈善組織Magic Breakfast,為英國的貧困兒童提供營養均衡的早餐。每周有一兩次,烘焙店關門之後,景珮帶著食品袋甚至行李箱,從店裡的工作人員那裡收集麵包。
工匠麵包(Artisan Bread)不是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麵包,而是精雕細琢,用傳統方法少量手工生產的精品麵包。消費者喜歡看到自己想買的產品充裕地陳列在貨架上,店鋪中產品充盈的陳設就是一種體驗。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再加上過量生產麵包的成本很低,商家不介意在源頭製造浪費,從源頭控制食物浪費非常困難。
每個家庭每年浪費470鎊食物
食物浪費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一方面人們丟棄大量仍可使用的食物,另一方面有大量人口因貧困而挨餓。英國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英國家庭每年丟棄七百萬噸的食物,平均下來,每戶居民每年浪費了價值四百七十英磅的食物。其中,麵包、水果和蔬菜是最容易被浪費的種類。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英國都意識到食物浪費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最近的五六年,解決食物浪費的活動得到廣泛的關注,與此相關的慈善組織數目明顯增加。大型連鎖超市曾經對食物浪費視而不見,然而在近期的消費者調查中,食物浪費問題成為許多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超市相應地開始改善採購和包裝策略,幫助消費者減少食物浪費。」 景珮說。
景珮經常收集超市和小餐廳打烊後剩下的可食用食品,雖然這意味著要在垃圾箱周圍活動。
「有些不忍心食物浪費的工作人員會偷偷地把多餘的食物和其他垃圾分開,然後把食品袋放在垃圾箱邊,希望有需要的人會拿走。」
景珮把找到的食物分給街頭的無家可歸人士,有時也邀請朋友與自己分享「撿來」的美食。
浪費嚴重卻容易被忽視的還有食物的生產包裝過程。景珮舉了個例子,非洲某國是英國市場的豆角生產地。
所有不夠直、不夠長、不夠均勻、顏色太淡(深)的豆角首先被丟棄,為了能把豆角都裝進統一規格的塑料盒,剩下的「完美」豆角被斬頭去尾,只取中間一截,造成二次浪費。被切開後的豆角更容易受潮腐爛,減短了保存時間,造成三次浪費。超市出售的「品相好」的蔬果給消費者造成一種錯覺,任何長相「自然」的產品都會受到消費者的抱怨或排斥,超市被迫繼續用浪費的方式保持產品的「顏值」,形成讓人心痛的惡性循環。
為了改變人們對食物的認識,景珮曾經開展「拯救南瓜」(Pumpkin Rescue)的活動。自從英國向美國引進了萬聖節雕刻南瓜的習慣,英國每年的萬聖節期間浪費約一千八百萬噸可食用南瓜。「拯救南瓜」開展線上菜譜和線下活動的方式,鼓勵英國人探索南瓜的烹飪可能性,將南瓜做成美味的食物。「南瓜只是個起點,我們想引發大家思考的不僅僅是南瓜,而是一些無心行為造成的季節性浪費 ,幫助大家充分使用生活中的食材。」
環保機構中的「尷尬少數派」
景珮對食物的興趣貫穿於本科和碩士的學習。當看到「損失或浪費的食物佔全球生產總量的約三分之一」的驚人數據後,她想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人們為什麼會浪費食物。
景珮不僅珍惜食物,也不願意購入任何利用率低的東西。自從搬到英國以來,她所有的傢具都是別人給的閑置物品,近來她要搬家,也自然很樂意把傢具送到慈善商店或是放在The Freecycle Network的網站上供有需要的人免費索取。
景珮即將搬入的是Live-in Guardians計劃中閑置的一棟養老院。該計劃以低於市價的房租吸引租客住在閑置的房屋中,達到阻止佔屋者(Squatter)強佔的目的。這也被視為解決大城市住房緊張且昂貴的方案之一。
景珮對物質「斷舍離」的態度讓人敬佩。二十多歲的女孩正是對光鮮的物質世界胃口無窮的年齡,而她卻不被物慾壓迫,用超然而透徹的視角影響身邊的人。
「香港是個物質至上的社會,人們活在別人眼裡,物質攀比是常態。我十七歲就離開家,獨自生活搬過無數次家,經歷的種種讓我認識到物質需求帶不來快樂。東西就只是東西,沒什麼大不了的。比如說,我已經有足夠的衣服可以穿,多一件也不能給我帶來激動。我更願意把錢花在體驗旅行和社會公益事業上,這更讓我激動。」
訪談過程中,她分享自己參與過的慈善機構和社會型企業已多達七八個。
「在我的工作過程中,有個小小的遺憾——在英國參與環保有關活動的華人太少,這個領域幾乎被中產階級的白種人佔領。有一次我參與一個慈善組織的工作,有人竟然驚訝地說,你給我們帶來了文化(you bring culture to us)。如果華人進入一個大型公司,同事絕不會說這樣的話。為什麼在慈善組織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前不久,英國《每日郵報》等本地報紙對景珮的報道以「亞洲人」(Asian)、「撿垃圾」(rummaging through BINS)、「省錢」(save money)為關鍵詞,扭曲報道她食物回收的初衷。
景珮曾經為食物浪費發聲的作家和社會運動家Tristram Stuart工作。「在媒體的報道中,Tristram Stuart在垃圾箱回收食物是做食品浪費的研究,而我的行為就成了亞洲牛津畢業生吝嗇地撿垃圾,」 景珮對媒體的刻意曲解感到不滿。
「環境是所有人的,不僅僅是一些熱心人的責任。」景珮作為「尷尬少數派」的無奈體現了華人在環保事業中的缺席。所幸,在她的帶領下,周圍越來越多的華人朋友開始參與到志願者的活動中。她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理解和分享她的初衷,而不是做說風涼話或是惡意揣測的看客。
談起未來的五年計劃,景珮表示想讀一個和食品創新有關的碩士。她希望這個項目可以給自己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和啟發,研發解決食品浪費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從產業鏈中解決問題。她希望有一日能開一家真正的零浪費(Zero Waste)商店,以普通的價格出售無塑料包裝的食品和對環境無害的日用品,鼓勵消費者自帶容器。
家庭如何減少食物浪費
景珮非常樂意與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減少食物浪費和塑料包裝的方法。
先進先出。食用先購買的食物,在確保該樣食物已經沒有的情況下再購買。
購物前,想好要烹飪什麼菜品,需要什麼食材。漫無目的地在超市購物容易購買很多用不上的食物。
如果記不清冰箱有什麼,出門前打開冰箱拍個照,這樣可以避免重複購買食材。
購買「黃標籤」的減價食品。減價食品如果不被售出就只能面臨丟棄的命運,食用當日購買的減價食品是在為減少浪費做貢獻。
學會充分使用冰箱冷凍功能。蔬菜的根部,比如洋蔥的頭和尾,可以用來冷凍,周末準備製作高湯的時候,就可以把一周存下來的蔬菜邊角料用作湯底。多餘的湯冷凍在冰格中,每日需要的時候取一塊就行,省時方便。
避免使用保鮮膜。保鮮膜不可回收,且容易造成海中生物窒息。使用碟子或是茶巾(Tea Towel)覆蓋碗。
在超市購買散裝蔬果的時候,避免使用塑料袋。直接放在購物籃中,結賬後統一放入自帶的購物袋裡。
避免購買過分包裝的食物,盡量選擇紙質和玻璃包裝,而不是塑料。
當珍惜體恤自然和人類的勞動成為一種習慣,環保就不再是一種重擔,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記者:蔡安潔;來源:英中網)
TAG:英中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