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死前,給劉禪說了一句話,只有14個字,如今成為做人準則

劉備臨死前,給劉禪說了一句話,只有14個字,如今成為做人準則

三國時期英雄人物數不勝數,水淹七軍的關雲長、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三國中的「奸雄」曹操,都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的大英雄。當然漢中王劉備也是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但是說起劉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顛沛流離的一生,更有人說劉備是哭出來的江山。縱觀劉備的一生,從一無所有到桃園結義,再到結識諸葛亮,最終三足鼎立,有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劉備以真誠的為人處事之道,感動了無數良將為其效力。臨終前更是教導自己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的一生贏在了他的為人處事之道。

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因此得到了劉皇叔的頭銜。雖然劉備身份尊貴,但是其父早亡,早年的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儘管如此,劉備依然是一個 有著雄心壯志的人。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後結識關羽、張飛二人,因兵少將寡,加上沒有能力突出的謀士,可以說是屢戰屢敗,曾投靠過劉表、曹操等人帳下。

劉備之所以能夠從一無所有到佔據三分天下,有兩點重要原因。首先,無論劉備受到多大的挫折,屢戰屢敗,寄人籬下,他依然沒有放棄心中的理想,一心想要匡扶漢室,成就一番偉業。其次劉備是一個愛惜人才,並且能夠任用人才的君主,這一點與曹操極為相似。因此曹操曾這樣評價劉備:「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用他的實際行動感動了無數良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鼎力相助。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一心輔佐劉備,為劉備能夠成為一方霸主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加上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佔據荊州五郡。這正是劉備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曹操看見眼前的劉備,實力一天天壯大,卻無可奈何。

劉備的成功,離不開手下眾將的幫助。劉備有著一雙慧眼,善於發現身邊的人才,同時有著謙遜而又真誠的處事風格,除了諸葛亮外,劉備還得到了龐統的輔佐。龐統也是不負眾望,幫助劉備佔領了川蜀之地,距離匡扶漢室的夢想又進了一步。在武將上,劉備發現了趙雲,並得到了趙雲的青睞,在汝南的時候,發現了魏延,收為部曲,經營荊南四郡的時候,發現黃忠,馬良等一派荊州人才。這為劉備日後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劉備善於與人交心,關羽和張飛,情同兄弟,和諸葛亮,更是水乳交融。入川的時候,和法正,那更是形影不離。劉備對身邊的將才們,除了君臣關係,更多了一層朋友之間的友誼。

就在劉備事業處於巔峰時期,孫權撕毀孫劉聯盟,奪回荊州殺害關羽。劉備率大軍要為二弟 報仇。然而被東吳名將陸遜看出了破綻,一把火燒了七百里連營,蜀軍打敗,傷亡慘重。這也是劉備一生的敗筆,從此劉備一病不起,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劉備臨終前囑託劉禪,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一方面劉備深知諸葛亮的才能,另一方面劉備知道諸葛亮是忠義之人,定會全心全意輔佐劉禪。劉備教導劉禪做人準則:「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正是憑藉著這樣的為人處事之道,身邊才會有一群忠義之士,為其效力。

同時劉備將生前未完成的大業託付於諸葛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深受感激,在劉備去世後,鞠躬盡瘁,效力於蜀漢。劉備的一生正是憑藉著永不磨滅的信念,和真誠友善的為人之道成就了一番偉業。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後漢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蜀漢滅亡,關羽慘遭滅門,為何現在有人自稱是關公後裔?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