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國家榮譽,他不惜用生命換來了五次世界第一
我讀過他的《數分新講》
卻第一次知道他的故事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偉大的靈魂,超乎我們常人的想像。
超模君今天要講的,北大歷史上首位被授予博士學位的人,深受癌症折磨的同時還帶領著中國學子連續5次站上世界頂端的人,他的故事,他的品格,值得被所有人記住。
他就是張築生。
1940年,張築生出生於貴陽。
與超模君之前講過的很多牛人從小就自帶天才光環不同,張築生從一出生開始,彷彿得罪了上帝一樣,一次又一次地與死神拼搏到遍體鱗傷。
2歲時,他患上了腦膜炎,儘管最後挺過來了,但小腦還是受到了無法修復的創傷。
在讀小學的時候,張築生是一個喜歡動手搞各種小發明的孩子,五年級的他便憑藉他的一個小發明(一個能自行爬牆以及降落的小木頭人)獲得了全國少年兒童科技發明一等獎。
自此,所有人都稱讚他是一個愛動手的小發明家,以後肯定大有作為,張築生自己也夢想著自己長大以後一定要成為像愛迪生這樣的大發明家。
不過,這個夢想很快就被突如其來的疾病給阻斷了。
就在1953年,13歲的張築生一不小心摔成了左手骨折,本來嘛,骨折這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休養休養就好了。
然而,讓無數人痛恨的醫療事故說來就來,本來的骨折轉眼就變身成敗血症,經過好幾次搶救,張築生的性命終於保住。
但是,他的左臂就此殘廢了,肌肉和神經都嚴重萎縮,只剩皮包骨,左手的手指再也無法動彈。
他的夢想也因此破滅,曾經幻想的一切都已經沒有了意義。
曾經喜歡動手發明,積极參与各種活動的他慢慢變得不想說話,只知道埋頭學習,就這樣慢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書獃子」。
1959年,張築生考入四川大學數學系。
在川大讀書的那幾年,張築生是學校公認的學習標兵,到處都流傳著他的故事。
比如說他堅持每天早起學習外語,專心到撞上電線杆;
又如說他沒有周末,專註學習每一天;
他來川大這麼多年,竟然沒看過成都人引以為傲的川戲,也從沒去過四川的著名景點。
大二的時候,張築生就跑去把大五的拓撲學給考了,並且還拿到了最高分。
平時我們總是看到學霸在宿舍給同學們講課的熱搜,而張築生毫無疑問也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也許是在給同學們講課的時候,張築生髮現當數學老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於是在1964年畢業之後,他選擇了留校任教,並且一留就是14年。
無論是工作態度、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成績、學術水平,他在川大都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在1978年,川大文革後的第一次評職稱中,他連講師都沒評上,而很多資歷比他淺、能力比他差的都被評上了。。。
校方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張築生是「文革造反派」。
這一次的評選,徹底令張築生失望了。也不是非要評上什麼講師、教授,只是這樣真的很傷自尊,以至於在跟好友訴苦的時候,一直溫文爾雅的他,竟然飆出了這樣一句極其不謙虛的話:
「那些評上講師職稱的,一大半隻配聽我講課!」
最後,張築生只好選擇出走。
他去報考了北大數學系研究生,並且以第一名的成績輕鬆考進,師從廖山濤教授。
據說,那一年的考研數學,其中有一道題由於出題人疏忽,導致了無解,而全國這麼多考生中,唯有張築生一個人指出了這道題有問題且無解。
最後,出題老師承認了疏忽,決定凡是做錯這道題的,都不扣分,唯獨張築生獲得了10分的加分。
當時,北大的教授們對張築生都是十分讚賞,說以張築生的水平,他壓根不需要來讀研究生,直接就可以給研究生開課的了。
1982年,張築生在他的碩士畢業論文里,就把美國數學家斯梅爾(Steven Smale)提出的「四大猜想」中的一個給幹掉了。
答辯委員會也一致同意授予張築生博士學位,如果是這樣的話,張築生就成為了中國第一位理學博士。
不過,由於當時的校長張龍翔比較謹慎,在第一年的時候並沒有通過,以至於被其他院校搶了先。
而在第二年的時候,張龍翔校長專門為張築生搞了一次隆重的博士論文答辯,在100多位教授、專家的見證下,張築生完美完成答辯,成為了北大首位博士,編號001。
後來,在北大百年校慶的時候,張築生編號001的博士證書被當做珍貴文物展出。
接著,在數學大師陳省身的推薦下,張築生去到普林斯頓大學留學,並於1986年學有所成之後回國。
這個時候,你們以為的「光榮歸國,予以重任,帶領祖國數學科研,走上人生巔峰」,一個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艱辛的基層教育任務。
張築生被下達了一項硬任務:講基礎課「數學分析」與「微分動力系統」,並致力於編寫一套教材,以填補學術空白。
在以科研成果論英雄的北大,教基礎課、編寫基礎教材這些都是不算入科研成果里的,典型的吃力不討好,沒有人會願意去乾的。
而張築生卻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放棄了出科研成果的大好時光,硬是花了5年,寫成了共3冊的《數學分析新講》(至今都還是眾多高校學生、老師、科技工作者常備的數學參考書)。
2000年,這套書獲得了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著作二等獎,而當年的一等獎是空缺的。
張築生的導師廖山濤教授是一個鮮少表揚別人的人,但卻對這套教材讚譽有加,他說「有了這本書,一大批年青人就可以順利地進入學科前沿」。
然而,在這份苦差事剛剛完成之後不久,張築生就被查出患了鼻咽癌,從此便開始了長達12年放療過程。
在所有人都在為他的生命擔憂時,張築生看著自己每況愈下的身體,也露出了一絲焦慮,他怕的不是癌,不是死,而是擔心這樣會影響數學研究,他擔心這樣他給學生們講課的質量會下降。
1995年,也即是他被查出鼻咽癌的第四年,他被任命為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國家隊主教練,主要負責帶領中學生去參賽,同樣也是不計入科研成果,甚至是不計入北大教學工作量的一件事情。
縱使他有無數個理由可以拒絕,朋友們也勸他「堂堂一個大學教授,還去浪費時間搞什麼初等數學?!」,但是,他還是扛了下來,他說:
「個人名利事小,國家榮譽事大。這事總得有人干啊,」
「這一工作,不是你懂不懂的問題,關鍵是要學生懂,不是你出成果,重要的是學生出成果,要甘當人梯,為學生謀未來。」
就這樣,張築生帶著半身的癌細胞,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翻閱無數的資料,想方設法給這些中學生們出一些同時具備新意、難度、有代表性的題目,給他們練習,給他們講解,儘管自己已經虛弱到一碰到粉筆塵就浮腫。。。
在這5年里,張築生帶領著中國的一幫數學尖子5次出征,從加拿大到阿根廷,在70多個參賽國家中,連續5屆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其中有3次是團隊所有成員都獲得了金牌。
這樣傲人的成績,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史無前例的。
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些成就離不開這個已經抗癌多年的癌症晚期患者的努力,這些可都是他拿命換來的啊!
北大教授趙春來就曾說道:「我做過一次教練,就再也不想做第二次,累死人了,而外人根本不了解這份差事的艱苦程度,而張築生他為了搞這個奧賽,他連命都搭進去了。」
張築生是北京協和醫院有史以來接受最大量放療的癌症患者,他受到的苦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有一次在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都忍不住「埋汰」自己:「也許你們所有人經歷的痛苦之和,也沒有我一個人經歷的痛苦多。」
2001年9月,張築生的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走路了,但他仍然不顧院領導的勸阻,想方設法去到學校上課,因為這是他一生最愛的事情,數學就是他的信仰。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02年1月11日,這一天,是張築生最後一次踏入教室。
確切地說,是被抬進的教室,因為那時,張築生已經完全失去方向感,但是,這一天,是他的微分拓撲學考試,他堅持要親自監考。
在點完名,宣讀完考紀之後,整整3個小時的監考時間,張築生坐在講台上,一動不動,宛若一尊雕像。
在結束這場考試之後,學生們的成績跟評語很快就出來了,張築生也終於倒下了,被緊急送往醫院。
在醫院裡,張築生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雖然手臂殘疾,沒能實現兒時的夢想;雖然沒能留下更多的知識財富,只寫了3本書(《微分動力系統原理》、《數學分析新講》、《微分拓撲講義》);雖然在為海淀區教師上進修課的8年間,前6年分文未取,後2年也才拿到每月10元的補貼,家徒四壁,更加沒有別人的寶馬;雖然直到最後也沒能夠評上博導。。。
但是,他說他只是想踏踏實實做點事,他也努力做到了,於心無愧。對於北大的「冷落」,也沒有絲毫的怨氣和不滿。
他說「
我的工作量不夠,科研成果不多,也屬正常。我只是一個普通教授。」
他最欣慰的就是學生們待他很好,「無論是北大舊有的學生,還是奧賽團的學生,常來看我,有的遠在德國、澳大利亞,常打電話問候我。這世界上有人記得你,惦念你,這也就足矣。」
2002年2月6日,上帝終於對自己的安排感到羞愧,決定把張築生接回天堂休息了。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部分資料來源於王懇先生的博客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這裡是數學思維的聚集地------
「超級數學建模」(微信號supermodeling),每天學一點小知識,輕鬆了解各種思維,做個好玩的理性派。50萬數學精英都在關注!
TAG:超級數學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