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人給日軍當翻譯,秘密提供情報坑死幾萬日軍,去世前卻仍被罵漢奸
真歷史
歷史/真相/內幕/客觀
點此關注
台兒庄戰役,是抗戰初期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在一個多月時間內,中國軍隊斃傷日軍11984人,俘虜719人,繳獲大炮31門、裝甲汽車11輛、大小戰車8輛、輕重機槍1000餘挺、步槍10000餘支。台兒庄也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
然而,這場戰役取得勝利,卻離不開一個人。
多年後,李宗仁才向世人披露,台兒庄戰役的勝利,與準確及時的情報是分不開的。他在回憶錄中寫道:「何君(即夏文運,化名何益之)冒生命危險,為我方搜集情報,全系出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如何君這樣的愛國志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其情報的迅速正確,抗戰初期可說是獨一無二。」
那這個夏文運是誰?
夏文運是大連市金州七頂山人,1905年12月出生。1925年,夏文運以前三名的成績從日本人開辦的旅順師範學堂畢業,到廣島高等師範學校留學,攻讀歷史和法學。1929年,他又考入了京都帝大文學部碩士研究生。1931年春,他回國應聘為奉天(現瀋陽)馮庸大學教授兼校長秘書。同年暑假,他再次返回日本進行論文答辯,拿到了京都帝大文學碩士學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了東北,馮庸大學被迫遷往北京,夏文運因此失業。在生活無著、報國無門之際,經人介紹進入了偽「滿洲國」政府機關工作,不久,受關東軍司令部情報課長和知鷹二中佐的邀請,擔任其隨身翻譯,深受器重,並與土肥原賢二、坂垣征四郎、岡村寧次等日軍高層關係密切。因「夏」字與「何」字在日語中發音相似,所以,夏文運對外自稱「何益之」。
1935年6月,夏文運作為日方翻譯長駐廣州,做李宗仁及其兩廣軍隊的「和平」(即策反)工作。
據李宗仁回憶:他與夏文運多次見面,覺得其為人正派,年輕熱情,才華橫溢,便想喚醒他的良知。
一天,李宗仁密約夏文運到私邸傾談。李宗仁誠懇地問道:「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現在我們的祖國如此破碎,你的故鄉也被敵人佔據,祖國的命運已到生死存亡的邊緣,你能甘心為敵人服務而無動於衷嗎?」
經此一問,夏文運的心弦被拔得轟然作響,猶如流浪的孩子找到了親人,頓時淚飛如雨。
他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受到日本人的欺凌,即使無意中多看了日本人一眼,也會被打得鼻青臉腫;現在雖然聲名顯赫,但時常受到日本人的奚落,多次遭到日本憲兵的刁難。
日本人嘴上高喊「大東亞共榮」,其實他們的心目中是把中華民族視為劣等民族,把中國人看作亡國奴。夏文運擦了一把眼淚,鄭重地表示:「如有機會報效祖國,當萬死不辭!」
李宗仁見他情真意切,語出誠摯,便與他私下約定,讓其做秘密情報人員,刺探日方機密,並通過地下電台和專用密碼與自己單線聯繫。夏文運一口答應,並謝絕了任何報酬。
從此,夏文運身在日營心在華,利用和知鷹二的庇護,長期為李宗仁提供絕密情報。1936年上半年,他提供了日本派遣大批特務到印度支那活動的戰略情報,李宗仁分析出日軍將施行南下戰略。
於是同年秋,他果斷地將廣西省會從毗鄰印度支那的南寧遷往內地桂林,實施戰略轉移;時隔半年,日本就發動了「七七」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帷幕,並出兵印度支那。之後,關於敵軍進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以及圍攻武漢的戰略及兵力分布,我方無不了如指掌……這些情報實際都是夏文運提供的。
1938年1月18日,日本華中方面軍佔領了淮南重鎮明光,與中國守軍隔河對峙,形勢嚴峻。1938年2月上旬,李宗仁接到夏文運密報:坂垣師團從膠濟線進軍蒙陰、沂水等地。
李宗仁據此料定,坂垣將進攻臨沂,因此命令龐炳勛軍團馳往臨沂,堵截敵人。龐炳勛軍團實際上只有5個步兵團,浴血奮戰到3月中旬,漸漸抵擋不住號稱「陸軍之花」的坂垣師團,向李宗仁求援;而此時南北戰線都很吃緊,李宗仁手下無兵可派。
李宗仁本應派兵增援,又擔心北線日軍南下而腹背受敵。就在他舉棋不定之際,夏文運發來絕密電報:日軍南動而北不動。
李宗仁轉憂為喜,立即命令于學忠的五十一軍在淮河北岸布防,又把張自忠的五十九軍從北線調到淮河前線;2月11日,日軍竄到淮河北岸時,五十一軍、五十九軍將士一起上陣,打得敵軍人仰馬翻。
經過激烈的拉鋸戰,日軍損兵折將3000多人,被趕回淮南。此役使日軍後退90餘里,徹底粉碎了坂垣、磯谷兩師團會師台兒庄的企圖,從而為台兒庄大捷創造了條件。
1970年11月15日,夏文運因腦溢血瞌然去世,葬於東京上野林光院。夏文運已逝世三十多年,但家鄉人民一直沒有忘記他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特殊貢獻。他的英名已載入《大連人物誌》,其故居也被有關部門列入修復規劃。
凡是為民族獨立和祖國的統一做過貢獻的人,祖國都不會忘記,人民都不會忘記,讓我們先革命先烈致敬,為中華民族出生入死的英雄致敬。
TAG: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