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成為你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成為你自己

每天一本書

一年多讀365本書

《成為你自己

每天一本書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我將用一篇文章的長度,來向您講解書中精髓。

今天,我們要一起讀的書是尼採的《成為你自己》

看到尼采,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偉大的哲學家。大多數讀者可能會感覺枯燥無趣,離現實生活距離遙遠,但是,這本作品《成為你自己》卻恰恰相反,即使是一向對哲學不感興趣的朋友,也會發現尼采思想的光輝,同時找到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共鳴。

這本書可以讓你在這個焦慮的世界,放棄很多原來固守的準則,發現更奇妙的世界,思想角度發生轉變,發現那個真正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做人生的主人。

現在跟我一起來看看,尼采帶給我們的多彩世界。

本書的作者尼采,在哲學領域的貢獻如梵高筆下的向日葵,絢爛而輝煌。他出生於19世紀後半葉的德國,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一生充滿激情和奉獻精神,就像他筆下的查拉圖斯特拉,一直致力於奉獻自己拯救大眾,但卻不被當時社會和世人認可和理解。他就像一個孤獨的行者,踽踽獨行卻為後世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尼採在哲學方面的貢獻,可以說是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翻過的一座山。不僅如此,他將哲學的深邃、詩歌的浪漫、音樂的震撼、心理學的精細和語言學的廣博融為一體,自成一家。他的思想對靈魂獨立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共舞的節拍。

尼採的哲學無須推理論證,沒有體系框架,不成理論體系,是他對人生痛苦與歡樂的直接感悟。尼采哲學的主題是對生命意義的重新認識,讓人回歸人自身的價值。他對哲學的評價是:「哲學之一事,我向來的理解與經歷,即意味著自願生活在冰雪之中,高山之巔,探尋存在之中的一切陌生與可疑、一切道德的禁地。」

敢於挑戰一切固有的枷鎖,敢於聲言:人才是自由的主人。

這是一部關於個人生命、生活、精神、自我、價值、靈魂回歸等方面的作品,節選尼采作品的精華《瞧,這個人》、《悲劇的誕生》、《快樂的智慧》、《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經過合理選編而成。

他指出,要醫治現代疾病,必須恢復人的生命本能,並賦予它一個新的靈魂,對人生意義做出新的解釋。具有尼采式的哲學內涵和現代人尋求自我的實用價值。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尼採的世界。

發現自己的多面人格

書中說道,告別被俗世拖累的自己,需要從自己靈魂深處出發,選擇自己深層次潛意識需要的東西,擺脫社會、他人、繁俗、情感的束縛,回歸生命本源的色彩。

用你的視角扒掉人身上的層層偽裝。就像尼采說的:如果說兔子有七張皮,那麼,人即使脫去七十乘以七張皮,仍然不能說,這就是你自己了,不再是外殼了。

人的面目難以認識,如認識自己一樣,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哪一個層面才更貼近自己的本來面目。

有時候你一遍遍地自我發現和確認,之後,又會再發現、推翻再確認。

尼采從哲學的本源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如本書在「無意識的德行」一節中就說到:

「一個人所有自覺的品質——尤其那些他希望清楚明白地展現在他人面前的東西——都從屬於發展的規則,這完全不同於那些他一無所知或知之甚詳的品質。

這種敏銳掩蓋了真實的自我,即使從一個更敏銳的觀察者的眼睛去看,也一無所獲……」

這就是說,一個人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的東西,都是他意識到的有利於自身的好的品質,而他不想和不能表現的有些是他根本沒意識到的,那才是他本質的東西。

所有人內心都隱藏著一個大花園,那就是我們靈魂深處潛藏的東西,有時候一輩子都可能不被顯露出來,或許幾個世紀後會在你子孫的身上有所體現。他們會將先人們自身尚不知曉的內在品質彰顯在人們面前。

我們一直都在耕耘自己隱藏的這座花園,但是,這座花園卻如活火山一樣,沒人知道會何時噴發,就連上帝也不知道。

也許如愛因斯坦、牛頓、尼采這樣的天縱奇才,才激發了這個花園潛藏的奇花異朵,芬芳了他所在和以後的世界。

認識自我對於生命的意義

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一切都是未知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內心都有強烈的成長、成為自己的渴望,但在成長過程中主動或被動會受到各種壓抑、阻礙、傷害,甚至扭曲,我們的生命成了「被壓傷的蘆葦」。

我們本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蓬勃,卻被強求去遵從某種規定的方式去實現某個指定的目標。

結果,我們失掉了自己的方式,也實現不了指定的目標,心裡有痛苦與掙扎;或者,我們實現了被指定的目標,卻未能實現自己生命的蓬勃,因為非其所願,所以,我們活著但並不快樂。

當一個人不能確認自己的方式,也無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蓬勃,他會把大量的心力耗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並且沉溺於此,這時他就會形成心理癥狀,如同「在野草上施肥」,毫無意義。

誰也不能為你建造一座你必須踏著它渡過生命之河的橋,除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這麼做。

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那就是成為你自己。

它通往何方?不要問,走便是了。

當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路還會把他引向何方的時候,他已經攀登得比任何時候更高了。

尼采帶給我們的是生命的噴發,沒有人比他更了解生命的本質,了解人之所以為人的路徑。

跟著尼采認識你自己,成為你自己,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活著的本質問題。

認識自己要跳出自己之外

尼采說,認識自己就要站在距離之外。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用在如何認識自己這個命題之下再恰當不過。

就像一座山,站在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有不同的風景,你能說這就是山的全貌嗎?

如果說鏡子可以反映你的外貌,但現在有一種說法,鏡子中的自己通過自己的眼睛會自動美顏,至少美化30%。看到現在所謂的科學數據,我們也很擔心鏡中看到的不是自己。

那麼內在的、思想的、靈魂的又如何觀察,自我審視也帶有主觀性吧,片面性地看某一點都不是自己。

精分出另一個自己,去觀察那個真實的自己,或許你會有新的發現。但這也是當下的自己的一層皮。

真正透視到內里、靈魂的深處,我發現人是沒有固定的自己的,只有千千萬萬個一瞬間,一夕間的那個你,無數瞬間就如讓人抓不住的無可奈何的時間,構成了你完整的生命過程。你就在你的生命里。

但是人活著,作為個體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和外物接觸,怎樣讓自己不被世界左右,不被他人妨礙,也不要妨礙他人,這也是做自己必須要明了的。

以羞於與外人接觸的人打交道為例,你怎樣和這樣一個不熱衷交際的人交往?

尼采告誡我們,這時你要學會掩飾自己的情感,一旦你撞見他們的脆弱、狂熱或高尚的一面時,他們會突然對你產生一種敵意,就好像你看穿了他們的秘密一樣。

這時你要做的就是設法使對方發笑,或者說些無傷大雅的笑話。這樣他們就會凍結自己的敵意,重新恢復平靜。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段距離,才不致尷尬到成仇的地步。

生,最能激發生命的本能朝氣

活著,不等於生。我們每個人,能看到這段文字,能聽到這段音頻的人,都可以說是活著的,但是不等於絕對處在生之中。

只有擺脫陳舊的、腐朽的東西,才可謂之生。

尼採在《快樂的智慧》中關於何謂生,描述道:

「生——即意味著:持續不斷地剝落那些趨向死亡的東西。

生——即意味著,對我們身上逐漸衰老的一切都殘酷無情。不僅對我們自己,對別人的也是如此。

生——也更加意味著:對垂死之人、可憐之人和年老之人皆不留情面。」

我們要理解尼采這段話的意義,此處的生,即一種蓬勃的生機、向上的、創新的活著正能量的價值。

而一切腐朽的,必然都要被生拋棄,一個人活著的生命力就體現在這個「生」上。

只要生還在,即使八十老翁也可以說是生的。

通過什麼方式延續自己的完整生命?

尼採在「工作與厭倦」一節中說到「為了賺錢而去工作,這是在當下文明國度中,幾乎所有人都相似的。

相對而言,工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的本身。因此,他們對於工作不太做出選擇,只要能夠提供豐厚的酬勞就行。

現在只有少數人寧願自我毀滅也不去做沒有樂趣的工作。他們性格挑剔,很難輕易滿足,即使有豐厚的酬勞也無濟於事,除非工作本身就是極大的酬勞。藝術家和各種愛沉思的人都屬於這種人。」

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人,會發現的確存在這兩類人。而為自己的喜好而工作的人更貼近生命本真的東西。

現在的年輕人更樂於聽從內心的呼聲。

成為你自己的路徑——

尼採的生命和生活哲學

可以說尼采一生都是狂熱的熱血青年,在那個時代,他的思想也是不被世人所容的,包括現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讀的了尼採的作品,除了需要一副好牙和好胃,還需要一種不易受風寒的體質。所幸,書中所選內容通俗易懂,避免了他高深的哲學命題。

下面我們來看看他認為生命基礎的東西,對於成為自己具有什麼意義?

也許是因為尼采自身狀況的問題,他特別關注養生問題。

他說:「一頓美餐要比只吃一點點更容易消化。消化良好的前提條件是要整個胃部都發揮作用……勸告大家不要在吃飯時花費太長時間,不要在兩餐之間進食,不要喝咖啡:咖啡使人變得陰鬱。」

他的論點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也是合乎時宜的,亞健康已經成為每個成年人的困擾。

百年前尼采以一個哲學家的語言敘述養生感覺很怪異,但生命確實離不開養生問題。

關於運動,尼采說:「盡量少坐。不要相信任何不是誕生於野外、誕生於自由活動中的思想,這種思想的筋骨都是僵化的。須知一切偏見皆源於臟腑。我以前也曾說過,端居不做是真正有悖神聖精神的原罪。」

可見,久坐不但已經成為我們亞健康的元兇,而且也是我們思想僵化的根源,違背了精神的原罪。

只有誕生於野外、產生於活動中的思想才可以相信,如此看來經常出去逛逛,旅遊、行走,才能激活我們的思想和神性。

關於居住之地。尼采說:「天才的誕生之地,在晴朗的天空下」,指明外界環境對天才養成的影響,尼採在文中舉例:「巴黎、普羅旺斯、佛羅倫薩、耶路撒冷、雅典——這些地名證明:天才的誕生有賴於乾燥的空氣,有賴于晴明的天空。即是說,有賴於快速的新陳代謝,有賴於不斷汲取巨大恢宏力量的可能性。」

看到這一段文字,我們應該認識到選擇一個充滿陽光的地方給孩子居住,才更有利於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讀書是尼採的休養方式,是遊走在自己的思想之外和別人交流的方式。但是你要學會能進能出,否則你就成了他人,而非自己。

尼采說:「對我而言,一切閱讀都是休養。它意味著令我擺脫自身,令我漫步於陌生的學科和心靈世界。閱讀可使我從嚴肅認真的工作中得到休養。」閱讀是尼采休閑的最佳方式。

人的肉體是精神的母體,如果肉體枯萎不振,精神談何活躍於肉體之上。

尼采把生活的瑣碎看得如哲學一樣重要,因此他在哲學觀念之前強調了人的養生問題、氣候的選擇、休養方式、一個人成為本我的方式——利己主義等等。而不是外界認為哲學的重大命題,比如說上帝、靈魂、道德、真理等等。

因為在尼采看來,這些瑣屑之事,比人們認為的重要的事都重要。

如果人們忽視了「微不足道」的事,也即忽視了生命本身的基礎,也就成不了一個健康的自我。

讀完尼採的《成為你自己》,

我們能收穫什麼?

在這個喧噪浮華而壓抑的世界,外界的誘惑如此之大,我們生活是需要尼採的。

這樣能讓我們不至於被社會,特別是網路世界不斷涌動的洪流捲走、衝垮,讓自己站在一個清靜的角度審視自己,擁有獨立的意識和人格,具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被他人和社會挾持前進。

這樣才能解放自己的天性和潛能,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再有迷失和困惑,像一個完全的人一樣生活。

每天翻一篇成為自我的短文,品味哲學的味道,審視自己的靈魂,做真正的自我,從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我們像尼采一樣勇於戰鬥和飛翔吧!

成為自己後,你會變得輕盈到飛起來,能夠脫離於生活之外的角度看自己、看社會、看生活本身,生命才有意義。這就是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全部內容,這是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第五十七本書。

因書明理,以慈懷道,關注慈懷讀書會,每天讀完一本書,把自己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註:配圖來自Laura Liedo 作品

*文:朱敬,筆名西離,文學碩士,圖書策划出版人,從業十年,勤於筆耕。

今日話題

生活里有很多人,都活成別人的模樣,卻常常忘記了成為你自己,看完本文後,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你自己?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吧。

所有渴望堅持讀書改變自己的人

歡迎加入慈懷每天一本書交流群

長按以下助手二維碼

與百萬書友交流討論,組隊讀書

《成為你自己》

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那就是成為你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慈懷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

TAG:慈懷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