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國民黨大軍閥,他問周恩來:我身邊誰是共產黨?周如此作答
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廣泛結交各界朋友,對建立和加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他與馮玉祥的交往尤為值得一提。
從1937年到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前夕,周恩來大部分時間都在武漢,他利用自己在國民黨內的身份,團結國民黨上層人士,與大軍閥出身的馮玉祥建立了較為密切的聯繫。
1938年2月7日,周恩來通過鹿鍾麟轉達了拜訪馮玉祥的意願。
一開始,馮玉祥還有些所顧忌,以耳目眾多為由予以謝絕,但他很快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2月4日,二人見面時談得很暢快。周恩來對抗戰形勢的精闢分析和交談中謙虛誠懇的態度,對馮玉祥深有觸動。馮玉祥在當天日記里寫下了對周恩來的印象:「極精明細密,殊可敬可佩也。」
周恩來離開後,馮玉祥對他周圍的人感慨地說:「我知道的東西太少了。」第二天,他在會客室里寫下了八個大字:「吃飯太多,讀書太少。」以表示對周恩來的敬佩並自勉。
2月9日,他又到漢口同周恩來見面。周恩來向他談到目前正在發展的國共磨擦的情況。馮玉祥感嘆地說:「自己不努力,反要阻止他人活動,在這種時代不求進步是一種自殺辦法。為大眾謀利益,為大眾而信仰,哪有這種辦法?」「應當多送學生去陝北學習,以應時代的推動,不要被時代的齒輪壓炸了。」
以後,他常用自己的專車將周恩來接到寓所會面,還把身邊的許多人送到延安抗大和陝北公學去學習,並向延安圖書館捐贈了一批圖書。從此,馮玉祥與中共的關係日益密切,周恩來同馮玉祥之間的友誼也不斷加深。
周恩來積極推動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以便把雲集武漢的眾多的文化界人士團結起來。基於這一原因,他專程拜訪了馮玉祥,並請求他給予各個方面的幫助。馮玉樣欣然答允,而且說到做到,極力予以幫助。
1938年2月中旬,周恩來經長沙、桂林,輾轉到達重慶。在重慶,周恩來與馮玉祥的交往更加親密了。這對於中共後來爭取馮玉祥的舊部孫連仲、高樹勛、何基洋、張克俠等部堅持進步,向人民方面的立場轉變,都有重要影響。
那時,周恩來幾乎每周都要去探望馮玉祥,兩人說說笑笑,毫無拘束,非常隨便。有時馮玉祥留飯,周恩來也不推辭。四菜一湯,沒有魚、肉,偶爾炒個雞蛋;飯後喝點小米粥,就點醬蘿蔔、醬瓜,一邊吃邊聊。
這個時期馮玉祥左右有不少共產黨員,馮自己也略有所知。他曾問周恩來:「我身邊有誰是共產黨員?」
周恩來聽到這話微微一笑:「我回去之後查清楚,再告訴您。」
很快,他告訴馮玉祥,現在馮身邊有周茂藩、趙力鈞、李正文等人是共產黨員,如不方便可以調走。
馮說:「不必調走,我知道後,心中有數,辦事更方便些。」
又說:「這些青年工作好,人老實,我很放心,信得過。你們的人,我們的人,都一樣。」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周恩來深入細緻的團結工作,使馮玉祥熟知中共的抗日主張,並以實際行動密切配合,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妥協、分裂、倒退。
國民黨頑固派曾多次掀起反共高潮,許多進步人士被捕,周恩來每請馮玉祥幫助營救,馮都盡心儘力。
在同周恩來的密切交往中,馮玉祥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共及其軍隊的了解,他真誠地稱讚八路軍是「充分犧牲自己為他人而生活者」,常以中共在敵後戰場上的勝利為例,來證明抗戰的前途是樂觀的。他愈來愈把抗戰到底的希望寄託於中共。
1941年馮玉祥60歲生日時,周恩來在《新華日報》上發表專文,充分肯定了馮玉祥自辛亥革命以來的許多歷史功績,呼籲團結,致力聯蘇,為人所不敢為,說人所不敢說。馮玉祥讀後很受感動,他在次日的報紙上,發表了一首《謝壽》的詩,致以誠摯的謝意。
1948年馮玉祥在歸國途中不幸遇難,周恩來得知這一噩耗,殊為痛惋。
1949年9月l日,在馮玉祥去世一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在北平舉行隆重追悼會,周恩來致悼詞說:「馮玉祥先生以一個典型的舊軍人轉變成一個民主的軍人,他經過曲折的道路,最後走向了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馮先生生前曾進行反蔣,尤其在美國最後一幕與美帝國主義進行了正面的鬥爭。」
馮玉祥雖然逝世了,但他的愛國精神是永存的,他與中共的友誼、與周恩來的友誼也將永存於史冊.
※鮮為人知的巧打雞冠山:8個紅軍是如何剿滅100多個土匪的?
TAG:史說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