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痛,慢性腰痛,完結腰痛!
李泉(上海)畢博士運動康復 微信號 jijinmolian
圖 | 博萊運動
部分來源網路
腰
痛
現
象
這段時間一直在總結一些慢性腰痛的形成原因,有一個引起腰痛的高發動作引起了我的注意。很多慢性腰痛的客戶和朋友都會提及洗碗這個動作,很容易引起腰痛。一旦產生腰痛,會產生持續並且很難緩解的腰部肌肉酸痛感,但基本沒有人會因為肌肉酸痛而停止洗碗。
最開始,我碰到這類主述的客戶往往都是習慣性的分析他們洗碗的動作。然後發現了一些規律:洗碗動作時候產生的腰痛,往往都是因為身體離水池並沒有最近,並且水池的高度往往都比較低。我一度認為洗碗產生的腰痛就來源於不正確的腰椎力學模式。但是!
1
為何產生洗碗腰痛的大部分人,都是不經常洗碗的人?
2
為何通過了一些動作教育之後,客戶的慢性腰痛並不會因此而改善?
[全程視頻直播回放]首屆中國肌筋膜鏈峰會-畢博士http://t.cn/RQ2WmJQ
推理的開端
於是我開始反思自身的思考方向,如果只是以力學機製為思考的主線,也許我就始終只能給客戶一個勉強的答案。再後來幾次,我試圖開始詢問洗碗產生腰痛的人群中,他們有沒有產生不想洗碗的念頭。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大部分人在言行上表現的並沒有懶惰,但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儘快的結束洗碗這項工作。分析到這裡,我們先來看看洗碗導致慢性腰痛的兩大原因:
01
務必質疑,很低的水池以及離水池距離偏遠,這是導致腰痛的生物力學機制。而身高偏高的男性同胞,更加容易以脊柱更加彎曲的動作去完成洗碗的工作,所以很多主述洗碗腰痛的客戶,都是男性。
02
洗碗導致腰痛的人群多為並不經常洗碗的年輕人,並且他們通常會很想儘快的結束這個工作,不經意的遠離水池也是如此。這個時刻,神經系統並沒有充分的支配這個動作的產生和持續。呼吸節奏,核心控制等神經系統支配下的最佳生物力學機制,被其他念想所干擾。如果從禪修的角度來說,這是失去正念的表現。
生物力學機制受神經系統控制,神經系統機制接受動作中生物力學帶來的信息反饋。關於腰痛的生物力學機制,我們在第2篇里已經基本闡述,那麼這一篇,我們將闡述慢性腰痛的神經學機制.
闡述慢性腰痛的神經學機制
首先,你要知道:疼痛(文章中著重描述慢性腰痛)是來自於大腦,而非損傷本身。
疼痛產生的過程是大腦結合眾多信息的總和而形成的令人不愉悅的感受。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講,神經會接受信息並且通過信息來進行行為感受等處理,前者是輸入而後者是輸出。疼痛是一個神經輸出的感覺,這一點務必重要!
案例中的「他」,疼痛產生的與否的輕重感情,我們絕不能輕易下判斷,只有當時他自己知道這個結果。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傷兵採訪中,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戰場上沒有劇烈疼痛的感受,而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才會產生劇烈的失去肢體的疼痛感,甚至多年之後的幻肢痛,這曾是在醫學界曾被大家熱議關注的話題。
我們如果產生了這樣的疼痛認識,可以讓我們能夠更加整體的看待疼痛!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的分析圖。知道這個疼痛的原理之後,你就能明白:
大人和小孩同時不小心摔倒,產生疼痛反應更強烈的總是小孩
為何小時候我們打架完之後才會感覺到身上的疼痛,而身體在打架時被傷害卻沒有多少疼痛感受?
為何情緒低落並且久坐少動的人群,更加傾向於產生慢性疼痛….
這一切多種多樣的產生疼痛差異的現象,都是大腦通過一系列信息輸入後,綜合得出的結論,有時候我們會感受到疼痛,有時候卻沒有。
其次,你還要知道:慢性疼痛一定不只是局部的疼痛,它會通過大腦中的邊緣系統產生情緒以及情感的記憶。
關於這個問題,我通常喜歡舉情感方面的例子。比如初戀結束後的心痛,這種心痛會隨著你經過了初戀的咖啡廳而被喚醒。很多的慢性腰痛的客戶也是如此!
只要洗碗就會腰痛;
只要深蹲就會腰痛;
只要陪女朋友逛街就腰痛;
只要身體狀態低下情緒低落的時候,腰痛就悄然無聲的出現。
這種不好的情緒與情感的記憶,導致了大腦更加對某些情景或者動作產生過度的保護,這種保護行為有時候就體現為疼痛。自我審查和與他人真誠的溝通,建立大腦非敏化的模型,是治癒慢性腰痛的關鍵。
最後,避痛手段是慢性腰痛的治療本質。
因為據我所了解,藥物膏藥或者按摩,並不能解決慢性疼痛產生的本質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避痛要遠比這類治痛的方案更加明智!
最近一位美籍華人來中國探親一個月,被朋友介紹到我這裡進行運動康復。他的慢性腰痛持續5年,並且有時會伴隨著急性的腰扭傷。隨著康復與訓練的展開,我也發現他的慢性腰痛更大的原因是來自於日常的生活習慣以及非常僵硬的髖關節和胸椎。他在美國加州有著物理治療的習慣,只要有感覺嚴重的腰痛,就會去做物理治療,其實據他所說最多也就是正骨。正骨在急性扭傷的時候,特別管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性腰痛並沒有因為正骨得到治癒。
很多時候,對腰椎的鬆動和正骨,會讓腰椎失穩(生物力學機制里有講),這無疑是加重了腰椎損傷的風險!
(預告治療方案:避痛系列之俯身式)
為此,我給了他許多的生活建議和運動建議,在無痛的情況下生活,在無痛的動作下進行訓練。這樣持續的下來,大腦對腰椎的過度反應就會減弱,訓練也會進一步強化腰椎的穩定。
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治痛的方案,也有眾多醫生制動的建議。但大多數慢性腰痛的客戶,生活教育與動作教育中的避痛,是治癒他們慢性腰痛的最佳手段,因為避痛就是神經重塑的一個過程。
慢性腰痛與急性腰痛
如果說慢性腰痛讓人無所適從,那麼急性腰痛就是讓人束手無策!
對於急性腰痛的理解,大多數人會認為是不良的動作或者過度的負荷所造成的腰部軟組織拉傷,甚至關節錯位。結果確實是這樣的,但急性腰痛的產生一定不是偶然的。
我更傾向於表述急性腰痛的產生是來源於腰部累積的生物力學以及神經學機制的紊亂,而在一個錯誤或者負荷的動作下被激惹出來。
急性腰痛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慢性腰痛的開端,慢性腰痛的客戶通常這樣回憶:就是那一次硬拉狀態不好產生的急性腰部損傷;就是那一次滑雪的腰部摔傷;就是因為那天早起精神很差,刷牙導致的腰部扭傷等等,從今往後我的腰就開始出現慢性疼痛。
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因為大家都願意去把慢性腰痛的產生完全歸結於一次急性勞損,這樣是非常不理智的。
慢性腰痛與急性腰痛兩者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關係?(接下來請讀者打起精神細讀)
請看我為大家準備的示意圖。
在給大家講解這張圖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它們損傷的特點:
1. 急性腰痛
。急性腰痛的產生有明確的地點,時間以及事件的記憶。具有制動性的疼痛特點,多為力學紊亂所激惹產生。
2.慢性腰痛
通常情況下,持續或者斷斷續續超過三個月的腰痛我們稱其為慢性腰痛。具有情緒以及情感記憶的疼痛特點,多為神經學機制下產生的疼痛。
好,大致理解了急性腰痛與慢性腰痛的區別之後。我們要通過上面的示意圖把它們「混為一談」,因為它們產生的生物力學機制和神經學機制都是可以相互進行影響和交叉的!
01
慢性腰痛的產生會因為神經學機制和生物力學機制,引發急性腰痛的產生。
生物力學方面:
據科研數據表明,慢性腰痛的情況下會讓腰部深層的肌肉萎縮,並且產生脂肪侵入性。而腰部的骨性結構表明了它的穩定更多來源於腰部深層肌肉群的張力支撐,肌肉萎縮讓這個支撐變的柔弱。從而引發急性腰部損傷。
神經學方面:
慢性的腰痛會讓腰部肌肉變的緊張並且容易被激活,這種緊張會持續到你更加容易在動作中使用腰部的肌肉。沒有在意腰部緊張或者腰部過度負重的時候,腰部急性損傷產生。
02
急性腰痛的產生會通過神經學機制和生物力學機制,引髮長期的慢性腰痛。
生物力學方面:
我們都了解,急性的腰部損傷會導致深層肌肉的損傷或者小關節的錯位。如果沒有任何處理恢復,損傷的肌肉會隨著炎症而產生結構的重組,在生理學上面稱其為成纖維細胞的「補丁作用」。
這種補丁會讓軟組織變的緻密而失去正常的組織彈性而喪失對腰椎的張力控制。腰椎的小關節也是如此,這種力學的微小錯位會改變關節對位,從而產生腰椎的力學失穩。
這兩者力學機制的變化都會讓慢性腰痛悄然生息的發展開來。
神經學方面:
急性腰部損傷會產生關節和肌肉的急性損傷,這種損傷不會自行恢復,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大腦對於腰部區域的運動失去應有的最佳控制,特別表現為深層肌群的啟動和控制。這種情況類似於習慣性崴腳的現象,而這個過程讓腰部變的有一些脆弱,容易產生並且持續產生腰部的慢性疼痛。
神經學機制總結
通過上面詳細的分析,大家對慢性腰痛與急性腰痛應該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很多時候,一個腰痛現象的產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結果。神經學機制會從情緒反應,情感記憶,中樞敏化以及運動控制失調等方面來詮釋慢性腰痛的產生以及持續過程。
所以每當慢性腰痛的客戶在訓練中把手放在經常不適的腰部時,我就會很肯定的告訴他:「如果沒有疼痛,你務必要克服自己時刻去觸摸它,你要學會教育你的腰痛」!
在神經學機制的描述下,慢性腰痛變的有跡可循,並不會讓人那麼的充滿情緒體驗。關注慢性腰痛下的神經學機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腰椎生物力學方面的知識,了解自己或者客戶的每一個動作細節,你將能對腰痛的產生過程明察秋毫。
結語
讀完前面這四篇關於慢性腰痛的闡述,如果你實在不想完全理解到這麼多慢性腰痛的認知來自我救贖。那也沒有問題,慢性疼痛會隨著時間和身體的退化而自行消失,就如肩周炎,兩年後肩周炎會自然演變為冰凍肩並且肩痛消失。
而慢性腰痛也會隨著關節的退化和鎖定消失,但據一些數據顯示:慢性腰痛這個過程有可能會長達十年,中老年人似乎要比年輕人更少的抱怨腰痛。
小編後語
《認知腰痛,完結腰痛》這一系列連載前半部分認知腰痛篇,就到這裡與大家告一段落。
從第五篇開始,我即將為大家呈現更精彩更具實用價值的完結腰痛篇!
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全程視頻直播回放]首屆中國肌筋膜鏈峰會-畢博士 http://t.cn/RQ2WmJQ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視頻/直播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