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十年代的君子蘭到底有多瘋狂?

八十年代的君子蘭到底有多瘋狂?

原標題:八十年代的君子蘭到底有多瘋狂?


牛頓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1984年10月11日,君子蘭被命名為長春市市花。隨後,長春市提出發展「窗檯經濟」,號召家家都要養3盆至5盆君子蘭,自此,君子蘭開始炒作成風,價格一路飆漲。君子蘭被稱為「綠色金條」,長春市家家戶戶都以養君子蘭為榮,珍品君子蘭的市價超過萬元甚至10萬元,價格往往是長春人月收入的幾倍,甚至幾十倍。1985年6月,政府採取行政手段抑制超高的花價,君子蘭花價貶值約100倍,史稱君子蘭事件。



君子蘭

長春和君子蘭


長春市和君子蘭,似乎有解不開的緣。幾十年來,蘭中君子在長春,命運起伏。


君子蘭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種野花,後傳入歐洲和日本。20世紀30年代,日本將此花贈送給溥儀,作為珍貴花卉種植在偽皇宮花苑中。民間少有栽培。


上世紀40年代中期,君子蘭從長春等地逐漸向全國普及。


上世紀60年代,君子蘭在民間還很少見。用現任吉林省君子蘭協會副會長郭鳳儀的話說,這種花在當時是毒草,養它,被認為是有資產階級思想,而買賣,則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1978年前後,長春開始有了買賣君子蘭的市場。很多上了年紀的長春人總結出最初的君子蘭情結:君子蘭,名字響亮,觀賞價值高。但它核心的魅力在於,巨大的市場潛力。


20世紀八十年代初,長春市成為君子蘭最大的集散地,一些「有人靠君子蘭發財了」的傳聞瀰漫在長春的大街小巷,當地媒體也推波助瀾,使原本幾元錢一盆的花卉一日一日地扶搖直上,君子蘭價格一路走高。


一盆好蘭,價格往往是長春人月收入的幾倍,甚至十幾倍。最貴被炒到15萬元,而當時一般工人的工資僅三四十元左右。


逐步攀升的價格引起了政府的注意。1982年,長春市出台君子蘭「限價令」,規定一盆君子蘭售價不得超過200元。


1983年,長春市政府規定賣花要限價、交易要徵稅,此舉是舉國第一例為一種花草的買賣專門以政府名義做出規定。但規定沒有起到抑制作用,反而催漲了價格。

1984年,長春市又把君子蘭定為「市花」,號召市民養君子蘭,至此,瘋狂到達頂峰。



君子蘭是怎麼發瘋的?


在郭鳳儀看來,1982年春舉行的"搶救國寶大熊貓君子蘭義展"給君子蘭的命運帶來了轉機。


郭鳳儀說,當時義展共接納觀眾約2萬人,開始原定門票0.5元一張,後來前來賞花的觀眾隊伍排起了長隊,門票也隨之漲到1元。郭鳳儀說,這次義展,讓長春市領導看到了群眾對君子蘭的熱情。


那段歷史,長春市民穆先生有著恍如昨日的記憶,"錢太好賺了,想賺小錢,就在市場東頭買苗再到西頭賣。"


"實情是這樣。"牛俊奇說,1984年起,長春幾個主要君子蘭市場分布在長春站附近、朝陽公園、老圈樓、光復路、永春路、紅旗街、萬寶街、清華路等地段,拿著鈔票採購君子蘭的人們在市場里比比皆是。


1984年下半年,長春市政府的態度愈加鮮明:發展"窗檯經濟",號召家家都要養3盆至5盆君子蘭。這座城市領導的遠大設想是:利用君子蘭發展經濟,賺取外匯。


1984年10月11日,長春市通過《關於命名君子蘭花為長春市市花的決定》,君子蘭正式成為市花。此後,限價令也不了了之。


終於,風光無限的君子蘭等來了發瘋的機會。

1984年12月4日,《長春君子蘭周報》創刊發行,頭版頭條引用當時的國務委員陳慕華一句話:大力發展花卉事業。


城市瘋狂了。國務委員親臨長春花展;省市領導紛指養君子蘭致富的遠大前景;電視台節目片頭用了君子蘭;掛曆連帶封面13頁都是君子蘭彩照;香煙、肥皂、服裝、傢具等等商品,都忙不迭地打上君子蘭的圖案或字眼……


資本瘋狂了。短短几十天,長春出現十大公司和40家花木商店,向外省市拓展的分公司、子公司不計其數,最高潮時有5000多人去各地搞君子蘭展,來回都坐飛機……


企業瘋狂了。長春機械廠號召職工走君子蘭致富道路,全廠1700多名職工家家開養;長春洗衣機廠投資數十萬元,在辦公樓頂上蓋了600平方米空中溫室……


藝術瘋狂了。歌唱家王潔實、謝莉斯為君子蘭一展歌喉;畫家范曾為君子蘭作畫;作家萬憶萱為君子蘭賦詩;書法家啟功為君子蘭題字;大師侯寶林為君子蘭說相聲……


市場瘋狂了。長春工商部門當時統計,每天走進長春各君子蘭市場的高達40萬人次,佔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這還不包括走街串巷無證經營的人。市場里,粵語、閩南語、湖南話、上海話……


更多普通市民,則是掏出微薄的薪水與極大的熱情,享受著那段歲月的波瀾壯闊。直到如今,很多長春人還有著類似回憶:拿著君子蘭到商店直接換東西。



長春君子蘭節


當時的君子蘭有多瘋狂?

市花的身份,讓君子蘭在市場上"艷壓群芳",天價紀錄屢屢刷新。


端一盆君子蘭,不用走完整條街,價格就能漲三次。


55歲的養蘭人李健回憶,當時,長春市民宅的窗台上,隨處可見君子蘭。"紅旗街是早期的君子蘭馬路市場,端一盆君子蘭,不用走完整條街,買家給出的價格就能漲三次。"


一輛豪華車換不了一盆花


1985年1月,一位港商到長春鳳冠聯營花卉發展公司參觀,看中了一盆名叫鳳冠的君子蘭,提出用一輛豪華皇冠轎車交換,被花卉公司總經理郭鳳儀拒絕。


"那輛皇冠車在當時約值9萬元。可皇冠每天可以生產,我用錢能買到,而鳳冠是我多年精心培育的結果,況且沒了它,公司還怎麼拿鳳冠命名?"郭鳳儀還有一點顧慮,當時省級的領導幹部才坐上海產的車,他要是坐了皇冠,太出風頭。


價格超過黃金


風頭更盛的是當時另一宗交易。吉林君子蘭協會秘書長牛俊奇介紹,1985年初,長春一王姓養花大戶將一盆君子蘭賣給了哈爾濱客戶,價格是14萬元,創造了1985年之前君子蘭交易之最。


長春市君子蘭產業辦公室資料顯示,按當時倫敦金融市場牌價,14萬元可買40多兩黃金。有人算過,一株君子蘭頂多不過二三十片葉子,1兩黃金可塑成17.5平方米的金片,按此可製成幾十盆"金花"。君子蘭"綠色金條"的稱號也因此得名。仔細比較兩者,發現極品君子蘭的價格已超出金價。


一盆好蘭能買幾套房

隨著高層的認可,各種君子蘭經濟實體紛紛開張,天價君子蘭的傳聞不絕於耳。"我手裡賣過的君子蘭最高價是5萬元,朋友中也有賣十多萬元一盆的。"郭鳳儀說。


一個可資參考的數字是,郭鳳儀說那時長春的樓房價格大概每平方米280元。


有人為君子蘭掉腦袋


吉林省農機廳一位技術員家裡養了兩盆好蘭,他的弟弟來搶奪時殺死了女主人……



守望君子蘭


瘋狂過後的君子蘭


1985年6月間,風靡大江南北的君子蘭,步入了黑色之夏。


起因來自吉林某省級報刊的三篇社評,牛俊奇一直保留著這幾份已發黃的報紙。1985年6月1日、7日、13日,該報頭版刊發《奇高的君子蘭花價能維持多久》、《再談奇高的君子蘭花價能維持多久》、《不能靠挖國家牆腳來哄抬君子蘭花價》三篇社評。


這三篇社評,矛頭直指人們購買君子蘭的動機,以及君子蘭交易所衍生的腐敗現象和治安問題。

1985年6月10日,《人民日報》在二版顯要位置刊發《"君子蘭"為什麼風靡長春?》,文中將"君子蘭交易"稱為"虛業",並提出"四化建設要我們多干實事"。


"很明顯,這些報道是聽從於背後的行政指令。"一位受訪者說。


社會輿論,將攀至巔峰的君子蘭送上了斷頭台。長春市的"高壓政策"如期而至,郭鳳儀說最狠的規定是納稅額需達到交易額60%,君子蘭市場交易立即陷入冰點。


很難探尋當時熱衷於君子蘭交易的人們,那時到底如何撫平了心緒。


總之,高價的君子蘭消失了,平價的交易幾乎沒有了,大家的"發財夢"破滅了,全面的審查開始了,個別的倒霉者坐牢了。


這場風波,留給長春的惟一良性印記,就是有人憑此挖到第一桶金,從此走上發家之路。這少數幸運兒,卻難以彌補這座城市多年後的遺憾。


直到1990年,長春君子蘭交易才漸蘇醒。目前,君子蘭已被長春市定為一項重點發展產業,其產量和質量均佔全國鰲頭。在結束不久的長春君子蘭花展上,長春君子蘭品質被國外專家譽為"世界第一"。


但是,產業化後的君子蘭,已今非昔比。吉林省君子蘭協會副會長郭鳳儀說,"考慮到現在和過去貨幣購買力的差距,君子蘭比那時實際上貶值了大約100倍,我們再不會回到那時候。"

至於在當今的普通民眾心中,君子蘭早不是什麼"綠色的金條",它是一種喜歡在春節綻放的花兒,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今日歷史】1月28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