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走路不對勁!內外八、O型腿,可能與這東西有關!

寶寶走路不對勁!內外八、O型腿,可能與這東西有關!

豆豆媽媽最近很苦惱,豆豆從初學爬行到蹣跚走路,既沒有用學步車、也沒用學步帶,更沒有給孩子提前練習走路;但女兒是O型腿。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後是大長腿,所以帶著豆豆直奔醫院。

寶寶走路不對勁!內外八、O型腿,可能與這東西有關!

醫生告訴豆豆媽,孩子在學走路期間,墊腳尖走路、走路內、外八字,搖搖晃晃像醉漢等奇怪的走路姿勢,大多數是正常的,一般在2歲之前會自行矯正。這是孩子下肢發育過程中出現的「鐘擺現象」。

什麼是鐘擺現象?寶寶受腹中胎位的影響,先天體質的差別,分娩的宮縮壓力,雙下肢呈O型腿的傾向,隨著學走路而負重,O型腿有加重傾向,一般這種狀態持續到2歲左右。之後隨著寶寶走路承重,下肢肢體自動矯正或過度矯正,相反產生X型腿。而X型腿在2-4歲時,隨孩子活動力及關節負荷加重,不正確坐姿及下蹲姿勢而加重。通常過了4歲,又開始自動矯正,到6-7歲又變成膝直狀態。O型腿到X型腿的變化,就是「鐘擺現象」。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必太擔心。

從醫院出來,豆豆媽鬆了一口氣;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不需要擔心。

寶寶走路不對勁!內外八、O型腿,可能與這東西有關!

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易跌倒

女兒13個月了,會獨自走一段路,但有時候搖搖晃晃,像喝醉酒一樣,媽媽擔心是不是有問題?其實,學走路是有個過程的,每邁一步都是不容易的,在還沒有掌握平衡技能的時候,不要勉強孩子。如果跌倒次數多了,孩子會害怕,增加走路不穩定的概率。

墊腳尖走路

寶寶正在學走路,總是墊著腳尖身體前傾走路,媽媽不用擔心。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獨立走路的時候,經常易摔跤,建議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因此,在寶寶學會走路之後,建議媽媽觀察2-3個月。

O型腿

曾有媽媽諮詢,孩子1歲3個月,O型腿;是不是缺鈣、還是孩子走路太早導致的?1歲小寶寶的骨骼和肌肉相比成人柔軟,還在不斷發育;加上鐘擺現象。因此,寶寶的下肢看起來有些向外彎曲。走路之後,會出現足尖內、外翻。這都是生理現象,暫時性的生理彎曲,沒有缺鈣的情況下,與補鈣、走路早晚沒有直接關係。

寶寶走路不對勁!內外八、O型腿,可能與這東西有關!

走路八字腳

小寶寶剛學走路的時候,兩腳會稍稍分開一些,這是為了保持平衡;媽媽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有交叉腿、被自己的腳絆倒。最簡單的辦法是,定期看看孩子的鞋底是否平坦對稱。

孩子在蹣跚學走路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不多。本能會指引孩子一步步走的更穩定。在孩子能奔跑的時候,陪孩子一起縱情跳躍;孩子走向遠方的時候,目送孩子漸行漸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醫生解答孕期各種常見問題及應對,准媽們約起來!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