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個育兒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超過3個就不是合格的媽媽!
當有了寶寶後,該如何帶孩子成了媽媽特別糾結的問題,自己沒經驗,很多只能聽別人說,但是也不知道對不對。其實我們日常中聽說的一些育兒經驗真就不一定對,今天我們就盤點了15個育兒誤區,寶媽們自測一下如果你中了3個這媽媽當的就不合格,今後可不要再這麼做了哦!
1、給寶寶穿很厚
很多寶媽覺得寶寶那麼小,抵抗力差,肯定也很怕冷,所以要多給寶寶穿幾件衣服,把寶寶包的像個粽子一樣。其實給寶寶穿這麼厚,寶寶很難散熱,時間長了會引起捂熱綜合征,這對寶寶是非常危險的。寶寶沒我們想的那麼怕冷,穿的和我們大人一樣就可以了。
另外,判斷寶寶冷不冷不能靠摸手,不是說小手涼了寶寶就會冷,寶寶的血液循環還不是太好,所以小手有點涼是正常的。要判斷寶寶的冷熱應該是摸後背大椎穴的位置才準確。
2、親吻寶寶
小寶寶那麼可愛,誰看到了都想親親寶寶,有些家長還想親吻寶寶的小嘴。要知道這可是個危險動作,會把大人嘴裡的病菌傳給寶寶,而寶寶又太小,抵抗力弱,很容易因此而生病。
3、一個床睡覺
寶寶剛出生在醫院時,護士都會交代除了給寶寶餵奶,其餘時間都要把寶寶放在嬰兒車裡,不要和媽媽一起睡在病床上。回家後,也最好不要讓寶寶和父母一個床睡覺。一是怕大人睡覺時翻身壓到寶寶,二是怕大人身上的細菌傳給寶寶。因此,在寶寶三歲前,要和寶寶同屋不同床,三歲後則要和寶寶分房睡。
4、捏寶寶鼻子
有種說法:寶寶小的時候給捏捏鼻子,寶寶長大了鼻子會變挺。其實這樣做不但不能讓寶寶鼻子變挺,還會對寶寶的鼻子造成傷害。而且小寶寶的鼻子看起來都會有點塌,隨著寶寶長大鼻骨會逐漸變挺。
5、寶寶一哭就餵奶
寶寶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尿了,可能是拉了,可能是餓了,可能是困了,還可能是不舒服了。只是寶寶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所有的事情都用哭來代替。所以寶媽別以為寶寶哭就是餓了,馬上抱過來餵奶,而是要找到具體的原因才行。
6、寶寶白天睡覺大人不敢說話
無論白天晚上,只要寶寶在睡覺,家裡的大人就跟做賊一樣,不敢說話,做事也要輕手輕腳,生怕吵醒寶寶,有的家長白天還要拉上窗帘,怕屋裡太亮寶寶睡不好。在這裡要告訴寶媽,從小要讓寶寶明白白天和晚上的區別,晚上才是睡覺的時間,白天會比較吵,光線也亮,可以小睡一會。
7、把屎把尿
以前帶孩子喜歡給把屎把尿,因此現在很多老人帶孩子還是要給寶寶把屎把尿,覺得這樣不但省錢,還透氣,對寶寶好。其實,寶寶小時候泌尿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把屎把尿相當於強迫孩子進行排泄,不利於本身的發育,而且把屎把尿對寶寶的腰椎也不好。
8、母乳到八個月後就沒營養了
母乳到八個月後不是沒營養了,營養跟之前還是一樣的,只是寶寶到八個月後多營養需求多了,只靠母乳難以滿足寶寶的全部需求,需要添加輔食才行。而母乳可以堅持餵養到寶寶兩歲。
9、給寶寶刮眉毛
有的家長在寶寶很小時候就把寶寶的眉毛刮掉,說這樣等寶寶眉毛再長出來就會變濃了。也不知道現在咋出來那麼多整容專家,隨便一個什麼招就能讓寶寶變好看,其實這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根本沒有任何依據。
10、不讓寶寶吃手
當看到寶寶在吃手時,很多家長的反應就是太不衛生了,然後馬上把寶寶的手拿開,強行制止寶寶吃手的行為。要知道寶寶吃手是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口欲期,是寶寶正常的反應,不應該強行制止,如果口欲期寶寶吃手的行為沒有得到滿足,長大後會喜歡啃其他東西,這就不好了。所以家長看到寶寶吃手不要制止,而是要把寶寶小手洗乾淨就可以了。
11、媽媽感冒不能餵奶
很多媽媽自己感冒後就不敢給寶寶餵奶了,怕會傳染給寶寶。媽媽感冒後確實是要減少和寶寶的接觸,但也不至於連奶都不喂,只要在餵奶時帶上口罩,洗洗手就可以了。
12、寶寶不吃鹽走路發育晚
有些人說寶寶從小就要吃鹽,否則沒力氣,走路會比別人晚。這是不存在的,寶寶在一歲前都是不要吃鹽的,此時寶寶腎臟還未發育好,而鹽是要通過腎臟代謝的,寶寶吃鹽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
13、給寶寶綁腿
當寶寶剛生下來,老人們就會說要給寶寶綁腿,否則將來會是羅圈腿。小寶寶剛生下來,看看兩條小腿像青蛙一樣,那是因為在母體里的姿勢造成的,隨著寶寶的生長腿就慢慢直了,如果沒有直也是身體本來的問題,跟綁不綁沒關係。而綁腿會對寶寶的髖關節造成傷害,不利於寶寶健康。
14、學走路用學步車
研究顯示,用學步車學習走路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晚,看來學步車對寶寶學習走路並沒有什麼幫助,而且學步車如果高低調節不好還會影響寶寶將來走路的姿勢。
15、亂給寶寶補營養
現在看電視上什麼寶寶需要補鈣鐵鋅硒,幾乎是說寶寶什麼都缺,什麼都要補。其實大多數寶寶哪裡會缺那麼多東西,像鈣鐵鋅硒這些微量元素是不是真缺,要到醫院檢查下才知道,如果缺了再去補,不要一通亂補。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