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家丁雲鵬國畫作品賞析
丁雲鵬 (1547~1628在世 卒年不詳 ), 明代畫家,字南羽,號聖華居士,工詩文,善畫,長於人物、佛道,亦能畫山水、蘭草 。天啟五年(1625)尚在作《白馬馭經圖》,瓚子,詹景鳳門人。工書法,學鍾繇、王羲之。畫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無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設色學錢選。絲髮之間而眉睫意態畢具,非筆端有神通者不能也。兼工山水、花卉。中年用筆細秀,略近文徵明、仇英畫法,晚年風格樸厚蒼勁,自成一家。供奉內廷十餘年。與董其昌、詹景鳳諸人交遊,故流傳作品多有董其昌、陳繼儒等人的題贊。董其昌贈以印章,曰毫生館。其得意之作,嘗一用之。萬曆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啟元年(1621)作伙溪漁隱圖。
他能詩書,擅繪畫,白描、人物、山水、花卉、佛像、墨模無不精工。 丁雲鵬出生在行醫世家。其父丁瓚(號點白),是嘉靖進士,以醫術而聞名,兼工書畫。父親的業餘愛好,給丁雲鵬影響很大,使他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逐步走上了職業畫家的道路,聞名遐邇。 在丁雲鵬一生的繪畫作品中,以人物畫為多,也最著稱。他精研釋道人物,得法吳道子;白描師自李龍眠。
其人物畫早年畫風工整秀雅 ,晚年沉著古樸 。山水師法宋元諸家,初以雋秀為工,後趨於古拙。亦能為書籍作插圖,對徽州版畫頗有影響。有《 媛擋熊圖》、《掃象圖》、《三教圖》、《楚澤流芳圖》等傳世。
六祖像圖 立軸 紙本,縱127厘米,橫60厘米。北京榮寶齋藏。
白描羅漢圖 手卷 水墨紙本
白描羅漢圖手卷 水墨紙本 32X665cm。
鈐印:雲鵬題識:南羽丁雲鵬敬繪鑒藏印:古之人人之古;春水船;白雲山樵;吳大;汪士元審定印;觀海者難為水;曉夫;存存道者;戴信之鑒真印註:清代裝裱。
樹下人物圖 立軸,紙本,設色,縱146厘米, 橫75.5厘米,(日)私人藏。
圖中黃衣童子執扇炊茶,青衣居士閑數念珠。石布青苔,地生茵草,湖石清涼,碧樹成蔭。樹石巧妙地環繞成回字型構圖,以其深濃繁細烘托淡雅洗鍊的人物,使後者成為觀者矚目的中心。全幅造型、用筆謹勁細秀,設色典麗清雅。
三教圖 圖軸,紙本,設色,縱115.6cm,橫55.7cm。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左下款署「善男子丁雲鵬敬寫」。鈐「丁雲鵬印」「南羽氏」。畫上有陳繼儒題記。
此圖畫孔子、老子、紅衣羅漢坐於樹下共同探究玄理的情景。畫中三位智慧長者面目嚴肅,神情專註,孔子儒雅敦厚,循循善誘,正發表言論;老子道貌岸然,謹慎而善辯,他注視著對方,似乎準備隨時發問;紅衣羅漢雙目低垂,安詳而平靜,從他緊鎖的眉頭可以看出他已沉于思索之中。
明代,隨著儒、道、釋三教的融合,宗教題材的繪畫也隨之有了世俗化的傾向,此畫中的宗教人物與作為供養的神仙不同,脫離了程式化的因素,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徵和情緒化色彩,同時融入了文人的審美情趣。其人物造型古拙、氣質端莊文雅,體現了明後期文人畫注重表現個性的風尚。畫法上,運用「高古遊絲描」,細勁而「筆力偉然」,既有古樸之感,又具有時代氣息。設色古妍冷雋,尤其是人物服飾的紅色、蘭色與赭色,賦色沉穩和諧。山石樹木勾勒添色,取法文徵明,小青綠設色,文靜典雅,營造了一種靜謐清淡的意境,引人入勝。
釋迦牟尼圖 立軸 紙本,設色,尺寸:畫芯140.7×58厘米,外圍305×81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
馮媛擋熊圖卷 紙本設色, 縱32.6cm,橫148.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萬曆癸未春丁雲鵬寫。」下鈐「南羽」朱方印。引首有吳元滿篆書「馮媛當熊」四字,尾紙有吳時堯、施於民題跋。
按題可知,此圖作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
此圖以翠竹、梧桐、椿樹、湖石為背景,表現了馮媛擋熊的故事場景。據《漢書·外戚傳下·馮昭儀》記載,漢建昭中,元帝率左右隨從,於後宮觀斗獸。突然有熊逸出圈,攀欄欲上殿,馮婕妤衝上前擋熊而立,保護元帝免遭傷害。後世多以馮媛擋熊的典故讚揚女性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精神。
秋景山水圖 絹本設色,縱63.5厘米,橫27厘米。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圖寫天高氣爽,萬木紅綠相問,高人曳杖橋頭賞景。遠山畢現,屋舍掩藏。山水相環,景緻宜人。該圖取法董巨,用筆凝重圓潤,有別於丁氏的平常面目。
菩薩授經圖 水墨紙本,141×68cm,1606年作。
此圖所繪內容為:觀世音菩薩授經的故事,此品自隋迄宋,歷代都有,最早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第303窟人字披的《普門品》上,以描繪得十分詳盡,從「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姿態安詳」一表現觀世音菩薩授經的全部過程。自明朝起此種繪法巳發生巨大的改變,此品的畫法巳在法華會的二邊,此畫所表現的只是一個局部,在觀音菩薩的周圍則只畫眾多信徒向觀世音求真經的場面。
畫中所作人物以線描為主,所用之線、深得用筆三味,落筆穩,壓力大,速度快,恰如蘇軾詠吳道子作畫詩中所說「當其下手風而快,筆所未到氣以吞」正是這種高難度的技巧和磅礡的氣勢,賦予作品以強大的生命力,造就了畫面飛動的藝術效果。這裡要指出的是,丁雲鵬所作的白描法,多用折蘆描和鐵線描,這得力於他的版畫創作,當時丁雲鵬為新興的版畫創作作了很多的描圖,並親自創作,豐富和提升了他的白描水平,是同時代畫家不能比擬的。所繪觀音神情靜穆,羅漢俯首友頤,眼視空茫,授經人則凝神默想,內心的澄清和畫面的寧謐統一於形象之中。侍婢們較為活躍的姿態和不同的表情。對比觀音的嚴穆,突出了主題。
此圖曾被晚清收藏家王孝禹收藏,左下角有「王孝禹收藏記」。王孝禹(1847-?),名瓘,字孝禹(一作孝玉)辛亥(1911)後,以字行,四川銅梁人,李浚之在《清畫家詩史》中稱「由舉人官江蘇道員,曾為二江總督的幕僚,工篆,尤善隸書,得鄧石如、趙之謙楊沂孫諸家之長,兼工篆刻,亦善山水,所作山水蒼渾秀潤,能詩,精鑒別,富收藏,以金石書法聞名於世人。」
明末人物畫在「波臣派」盛極一時之際,丁雲鵬能獨樹一幟,影響深遠。清代乾隆年間的宮廷畫家丁觀鵬就是因為仰慕同族先輩丁雲鵬而取名為「觀鵬」的。清胡敬在《國朝院畫記》中雲「明丁雲鵬道釋像,其法本宋人,與梁唐壁畫之以奇詭擅能者流派自別。」可見丁雲鵬對道釋人物的貢獻。更為可貴的是,此畫距今巳四百年,人海滄桑,而此畫低墨如新,似有神物護持。是畫中的菩薩有靈,還是畫家的精氣不泯?
TAG:藝術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