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虹的「變」:渾厚華滋 風健婀娜
晚年賓虹
「陰晴寒暑,風雪煙露,草木枯榮,人物動作,難寫之景,變化無窮。粉碎虛空,全由實詣。讀書萬卷,行路萬里,乃可作畫,旨哉斯言。」
——黃賓虹
二十世紀的中國書畫與文博界名家輩出,提起大家耳熟能詳的「北齊南黃」,其中的「南黃」說的正是黃賓虹。黃賓虹誕於1865年1月27日(農曆乙丑年元旦),名懋質,號濱虹。民國丁戊間,易字賓虹,以字行。
黃賓虹祖上算得書香門第,黃氏一門,畫家輩出。父親黃定華晚年棄商從儒,對長子黃賓虹的學業格外重視,期望頗高。賓虹6歲從師就讀,對詩字之外的畫作表現出濃厚興趣。1883年春,20歲的黃賓虹從金華返回原籍安徽潭渡村開始了24年的潭上耕讀生涯。
1906年,黃賓虹因參加了反清的「黃社」,被人告發,不得不遣散家業,別離妻兒,匆匆避走滬上。此時黃賓虹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這滬上一行,竟是三十年之久。
在上海,人在中年的黃賓虹更加勤奮,多有著述。他白天工作,晚上在燈下埋頭學術研究。據統計,三十年間,黃賓虹在各類畫刊雜誌發表文章著述1100餘篇。這些文章,或敘璽印源流,或探源篆法,或論圖畫之本源,或說歷史繪畫之沿革……可以說是關乎中國古代藝術的各個方面,黃賓虹是無所不談,展現出一位國學大師的淵博知識。僑居上海期間,黃賓虹積极參加社會上各種學術活動,後十年中,逐漸從編輯工作轉移到教育工作,先後任職上海各藝術學院的教授。
1937年,黃賓虹已74歲,應邀赴北平鑒定故宮書畫,併兼任國畫研究院導師和北平藝專教授,不想遇「七七事變」,全家陷北平,不得南歸。於是「伏居燕市,謝絕應酬,惟於故紙堆中,與蠹魚爭生活,書籍、金石、字畫,竟日不釋手。」
北京誠軒2015年春季拍賣會第61號拍品
黃賓虹(1865-1955) 湖山泊舟
鏡心 設色紙本
丙戌(1946年)作
展覽:
「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書畫展」,(北京)新保利大廈,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2014年5月8日至14日
出版:
《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書畫集》圖版205,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4月
《棲霞嶺·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書畫展專刊·總第12期》第33頁,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2014年5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 第68頁,2015年11月
99×49.8cm. 約4.4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7,475,000
寄居燕市的十餘年間,黃賓虹勤力于山水畫之變。1944年,黃賓虹在致友人信中提到「鄙人游跡,近十年所至閩越巴蜀諸山,今擬與古迹融會一片」,以「自立面目」,並「漸覺成就可期」,最終完成「黑賓虹」的轉變,確立起自己屹立畫史的黑、密、厚、重的基本山水面目。此幅《湖山泊舟》作於1946年,展現的正是畫家自立面目的成就,呈現出渾厚華滋的獨特韻味,堪稱傾力之作。
畫面採取左山右水式布局,以高遠加平遠取勢,巍峨綿延的青山撲人眉宇,幽渺的煙嵐蒸騰在峰巒之間,山腰處岩石崚嶒,雜樹正恣肆地生長,掩蔽著緣山建築的樓閣,其下一道溪流蜿蜒而來,穿過木橋流向畫面前方,在開闊處匯聚成一灣湖水,船夫撐篙欲駛向岸邊,視線沿坡勢向左,只見兩位白衣高士漫步山野,一策杖弓腰前進,一駐足回身斜指,又將觀者引向無限的遠方。
黃賓虹在北平期間得以寓目眾多前賢名跡,並廣事臨摹,此際取徑北宋為多,對董、巨用力尤甚。本幅構圖得自寫生,又吸收北宋全景式山水的格局,晚年高遠取勢的作品,基本是左側大山,右側流水,在此基礎上生出萬千變化,氣勢雄渾。此作分別以煙嵐、溪流區隔,將畫面分為上中下三段,但每段之間又並不割裂,以山頭、樹木、橋作為接引,從視覺上串聯起各部分。左下的壓腳印,右下探入的汀渚和右上的題款,彼此呼應,共同構成了有機的畫面整體。位置經營可謂經歷千錘百鍊,極耐推敲。
筆墨是黃賓虹藝術的精髓,他總結有「五筆」、「七墨」之說,認為繪畫應「築基於筆,建勛於墨」。畫中山石、草木先用淡墨鋪染,再反覆加筆;繁密的皴線多以中鋒出,柔韌剛勁,顯示出畫家堅深的書法功底,線條之間施加形態各異的苔點,使色墨融于波磔的點線之中,可謂「墨中見筆筆含墨」;山石、樹木、小橋、樓閣局部以石青、赭石提亮,呈現出「丹青隱墨,墨隱丹青」的效果,草木茂郁處和背陰處,則以漬墨破之。全作筆墨交相輝映,氣韻超然。沈括在《夢溪筆談·書畫》中說董源、巨然的山水「皆宜遠觀,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燦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此作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曾自言作一畫須經五六十遍點染,其間或要隔數日甚至更久,令墨色沁入紙內,以求筆力沉著,墨色渾厚,觀此作知其非虛言。
1947年,黃賓虹曾繪一幅《閩江舟中所見》,與本幅構景十分相似,唯木橋位置向上挪移,人物、樓閣略作增刪,故推斷此幅所繪亦為閩地景緻。題識中的「龍慧」為黃賓虹安徽同鄉詩人劉連慎,或許當時黃氏在遊玩途中得其寄詩,才以此作所題詩歌相和。多年後畫家索居北京,思及故去的友人,遂以詩入畫,兩位漫遊秋山的老者,正寄託其思鄉思友之切!
北京誠軒2010年秋季拍賣會第48號拍品
黃賓虹(1865-1955) 溪山靜觀
立軸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展覽:
「傳統與創新—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展」,國父紀念館(台北),(台北)國父紀念館主辦,2004年3月6日至4月4日
出版:
《春申藝韻—二十世紀海上畫壇》第28至29頁,(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傳統與創新—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第11頁,(台北)國父紀念館,2004年2月
《黃賓虹書畫專集》第11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
《南黃北齊—黃賓虹·齊白石書畫選》圖版43,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9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 第68頁,2015年11月
111×44cm. 約4.4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4,704,000
《溪山靜觀》此作,黃賓虹自署「八十四叟賓虹」,時為1947年,當時黃賓虹雖南歸念切,但仍居北平。自1937年由上海遷居北平,這是他居住這座古都的最後一年,次年便南歸杭州。在北平的十一年,他完成了「黑賓虹」的轉變,確立起自己屹立畫史的黑、密、厚、重的基本山水面目。《溪山靜觀》展示出的正是這種面目的確立。
《溪山靜觀》近處一座大山拔地而起,如紀念碑般兀然聳立,迫人眉宇,幾乎佔據了整幅畫面的五分之四,而畫面右側邊與山後,只用淡墨勾勒遠山之意;一條小徑從山下曲折通向大山之中,隱然消失在靠近山頂的密林間;沿小徑向上,禪房、石橋、山居分別坐落于山腳、山間和山頂。山體受光之處,淡染汁綠;背陰之處,略染花青;樹榦、小徑、溪橋與屋宇等輪廓,則隨染暖赭,以別陰陽……山、水、路的布置與設色,得其理而已。
黃賓虹認為,要表現出山水的光輝,第一要緊的就是把墨使足,擺脫元以後干墨皴擦的習氣,進行墨法革命。畫中之山,在層層積染的同時,強調積墨的水漬效果,做到「墨澤中間濃麗而四邊淡開,得自然之圓暈,筆跡墨痕,躍然紙上。如此層層積染,物象可以渾厚滋潤,且墨華鮮美,亦如永遠不見其干者。」由於強調墨華鮮美的層層積染,才能兼得氣韻生動與靜穆之致。
《溪山靜觀》作為典型的「黑賓虹」面目,同時還體現出畫家對虛白的妙用。他曾在《自題山水》中強調過畫面的虛實之理:「岩岫杳冥,一炬之光,如眼有點,通體皆虛;虛中實,可悟化境。」畫中山峰,幾乎通體皆黑,但在小徑、溪橋、林屋、樹榦等處,畫家有意留出片片空白。對這種空白,潘天壽堪稱慧眼獨照:「黃賓虹先生晚年的山水,往往千山皆黑,竟是黑到滿幅一片,然而滿片黑中往往畫些房子和人物,所畫的房子和房子四周都是很明亮的。……這就是利用空白點使主題點突出的辦法。」點點空白,令黝黑的山峰陡然虛靈起來。而這空白里的林屋、屋中人、溪橋等實物,又使得「虛中有實」。虛實的穿插交錯,令全作迷離渾厚,進乎幽深之境。
北京誠軒2010年秋季拍賣會第54號拍品
黃賓虹(1865-1955) 太湖懷古
立軸 設色紙本
丁亥(1947年)作
出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 第67頁,2015年11月
103.2×33cm. 約3.1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4,144,000
《太湖懷古》以狹長的豎構圖,以近景的平遠與遠景的深遠,刻畫「太湖天下秀」的綺麗風光。畫中,湖水如龍蛇般,從上到下蜿蜒曲折地貫穿整幅畫面,中間座座湖心島似斷若連,而湖岸曲折生姿:近景和中景坡石平緩,樹木虯曲蒼勁、茂密繁盛,林屋錯落掩映其間。中景一處林屋內,有兩人相談正歡,旁有一童子,正端茶奉前,一坐一立、一靜一動間,高士隱居山水間的幽懷,立現眼前。遠景則層巒疊嶂,其後淡墨寫就的隱隱遠山,正現出太湖的飄渺。山川坡石間的大片留白,為平靜的湖水,幾葉漁舟點綴著湖面的近景和遠景,泛舟作業的漁人,為靜謐恬淡的湖面增添了幾分生機……
《賓虹畫語錄》中云:「用筆有度,皴與皴相錯而不相亂,皴與皴相讓而不相碰。古人言書法,嘗有擔夫爭道之喻。蓋擔夫膊能承物。既有其力……雖彼來此往,前趨後繼,不致相碰。此用筆之妙契也。」《太湖懷古》筆筆分明,而又錯落有致,繁密處不雜亂,稀疏處不空洞,布局有序,渾然一體。雖層層積墨,仍清逸可掬;坡石淺赭設色,復以淡綠草木覆蓋其上,而林木零星已見丹黃,正是清爽的秋風初起時,凸顯出畫家對太湖的美好記憶。
黃賓虹在《新安畫派論》中,明確說明自己愛好漸江、查士標、石濤、石溪等前輩大師,以為這些遺民畫家有「山林野逸、軒爽之致,未可磨滅,猶勝各派之萎靡,獨為清尚之風焉」。在風格之外,融入明顯的人格、精神內涵。此作作於1947年,雖為「黑賓虹」時代,但賦色簡淡,筆法縱逸,帶有明顯的「清尚之風」,近明清意趣而遠北宋規範,展現出畫家所追求的將真實山川與他景仰的前輩畫家的山水畫意相印證的「風神氣象」:「華滋渾厚,秀潤天成,是為正宗。得胸中千卷之書,又能泛覽古今名跡,爐錘在手,矩雉從心;展觀之餘,自有一種靜穆之致,撲人眉宇。」
畫上題詩亦為黃賓虹作品中少見的懷古之作。范蠡,春秋末年越國的傑出謀臣,運用計然七策中的五策,助越王勾踐滅吳而成就霸業。功成名就後,急流勇退,歸隱太湖,三次經商皆取得成功,成為富甲天下的巨賈,自稱陶朱公,後世遂將富可敵國稱為「陶朱之富」。然而,歲月無情,人事代謝,畫家遊歷太湖時,早已古迹杳然,所見唯漁舟數葉而已,令畫家油然而生「天地悠悠」之慨!
北京誠軒2017年春季拍賣會第61號拍品
黃賓虹(1865-1955) 舟泛秋江賞紅霜
立軸 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
展覽:
「僑岷華園藏畫展」,(台北)鴻禧美術館,1994年2月至8月
「南洋華園藏畫—亞洲重要私人收藏近現代書畫」,(香港)保利藝術空間,2013年4月
出版:
《僑岷華園藏畫》第188至189頁,(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4年1月
《南洋華園藏畫》圖版16,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3年4月
129×66cm. 約7.7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14,030,000
黃賓虹自1937年北上至1948年南歸杭州,十餘年間伏居燕市,致力繪事。初到北平時他曾撰文《說蝶》,以青蟲化蝶三眠三起為喻將學畫分為三個時期,自言尚在第二時期,「因之汲汲孜孜,無日舍古畫不觀……每日趁早晨用粗麻紙練習筆力作草」。在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室的工作亦讓其有更多機會研究前賢古法,期間著述、作畫不斷,藝術理論與創作實踐相輔相成,總結出「五筆七墨」的成熟筆墨理論體系,繪事亦日益精進。1948年,他在致友人的信中稱「近悟於古迹與游山寫稿融會一片,自立面目,漸覺成就可期」,至此確立起自己屹立畫史的黑、密、厚、重的基本山水面目。《舟泛秋江賞紅霜》正作於是年,尺幅為這一時期少見,筆墨窮極 變化,呈現出渾厚華滋的韻味,堪稱晚歲力作。
畫面採用黃賓虹常用的「左山右水」式構圖,山巒層疊起伏,取高遠之勢,近景坡岸平緩,茅亭背倚山腳,臨江而築,一位白衣文士端坐亭中;中景山勢緩緩升起,山間雜樹夭矯,數椽屋宇錯落其間,一座小橋連接右側岸渚與左側高山;遠山 岧 嶢聳立,宛若屏障。山巒環繞中,右側江水澄明,船夫撐篙駛向岸邊,高士坐於船頭 ,似欲往山中訪友。
黃賓虹晚年作品構圖並不多樣,以高遠取勢的山水基本是左山右水,而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各種面目,能平中出奇,實處見虛,將遊歷寫生所積累之自然山水,融渾一體,出諸筆 端 ,正是「胸有丘壑,運筆便自如暢達」。《舟泛秋江賞紅霜》中左側山巒渾厚,右側大片留白的江水清麗縹緲,山間流淌的雲煙、錯落穿插山間的樓閣、山勢的起伏轉折均突出了動勢,與平靜的江水相對比,畫面盡得陰陽虛實之變。乘舟而來的高士與亭中獨坐的文人,小橋相連的汀渚與高山……物象之間相互呼應,位置經營看似隨手拈來,實則經過千錘百鍊,極耐推敲。
畫家越到晚年越注重筆墨氣韻之內美,他總結有「五筆七墨」,認為繪畫應「築基於筆,建勛於墨」,重筆力,墨色求潤求活,筆墨窮極變化。全作筆筆中鋒,以點代皴,積墨、焦墨、破色等並用,近處自然暈散的宿墨點苔清新明潤,中景至遠景層層積點營造出渾厚的氣象。畫中敷色考究,以花青、石綠、赭石雜入墨色之中,色彩與未乾的墨、水混合,創造出一種色墨相融、色水調和的藝術效果,渾而帶清,強調墨彩的「華滋」,取得一種杳杳渺渺的效果。筆墨雖不經意卻又經意,雖不規矩卻又規矩,是山水的筆墨化,亦是筆墨化的山水精神,築構出令人神往之境。誠如王伯敏所評價的「風範氣候,極妙參神」,尤其「八十歲以後,所畫體韻遒舉 ,興會淋漓;渾厚華滋,卓躒前人」。
北京誠軒2016年春季拍賣會第165號拍品
黃賓虹(1865-1955) 攝山秋葉
立軸 設色紙本
癸巳(1953年)作
展覽:
「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書畫展」,新保利大廈,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2014年5月8日至14日
出版:
《春申藝韻·二十世紀海上畫壇》第32至33頁,(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黃賓虹書畫選》第139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3月
《散珍集成·壹》第35、226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南國翰墨緣》第70至71頁,(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2007年8月
《黃賓虹書畫專集》第198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
《南黃北齊—黃賓虹·齊白石書畫選》第83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9月
《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圖版331,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4月
《棲霞嶺·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書畫展專刊·總第12期》第53頁,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2014年5月
68.5×34 cm. 約2.1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2,990,000
1948年8月至1955年初的七年時間,是黃賓虹藝術生涯的晚期,這一階段的勤力變法,不僅使其衰老之年的作品面貌實現質的飛躍,也與同輩畫家拉開距離,奠定了他在中國近代畫史中不可撼動的地位。同時,他最重要的理論著述《畫學篇》和《畫學篇釋義》宣告完成,其畫學思想的「內美」概念亦在理論和實踐的交互生髮中走向完善和成熟。
《攝山秋葉》完成於1953年冬天,時畫家已九十歲,是他人生最後階段的佳作。是年6月,畫家的白內障手術成功,目力基本恢復,筆下作品面貌隨之生變,由之前的激昂奔放,走向沉靜從容,進入老而彌真的境界。此作以左山右水構圖,布局穩重,經由三株姿態趨勢各異的樹木將畫面分為三個層次,並以蜿蜒的江水貫通各部分。入眼處,只見一道月牙狀的洲渚,其上蓋滿植被,一株楓樹獨立,楓葉已被秋風染紅。樹冠將視線接引至中景的老樹,樹榦夭矯,蔭蔽著緣山搭建的兩間茅舍。茅舍背靠高山,右側山崖處斜生出一株奇松,平台上孤立著一椽小亭,增加畫面的豐富性和節奏感。自茅舍向右,跨過石橋,便進入右側山中,將畫意延伸。一道溪流穿過橋洞,奔涌著匯入江中。江灣處,兩位高士偕船夫泛舟賞秋,悠遊自在。
此畫全由中鋒入紙,將筆毫飽蘸濃墨,層層積染出山形,墨汁中水分充沛,顯得深厚而潤澤,再趁水墨將干未乾時,「以點為皴」,鋪出草木,故墨韻渾然,筆筆見筆意而筆筆無痕迹。江水和山間的留白,則使山川草木在蒼茫華滋間,自有鮮活的清氣流動。1953年底,黃賓虹在給學生劉作籌的信中寫道:「今年拙畫已由學北宋畫中稍稍改變,積有得意之作。」這是畫家少有的自許之言,足見其筆墨進境。此作保留了宋畫的格局,但已不斤斤於雄強謹嚴,筆意沉穩而松活,渾然天成,純為化機。
攝山,即南京棲霞山,被譽為「金陵第一名秀山」,深秋滿山紅葉似火,尤為引人入勝,古往今來見於無數畫家筆端。黃賓虹此作並未著意於紅葉遍野的渲染,而僅在部分樹木、山石加染赭色,聊表大意,正所謂「舍丘壑而觀筆墨」,真正實現了他追求的內美境界。
北京誠軒2014年春季拍賣會第133號拍品
黃賓虹(1865-1955) 金文七言聯
立軸 水墨紙本
1955年作
出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 第69頁,2015年11月
131.8×31.5cm.(2) 約3.7平尺(每幅)
成交價(人民幣): 4,140,000
黃賓虹逝世於1955年,享年九十二歲,此金文對聯即當年所書,系其最晚年的墨跡之一,此一年的作品傳世稀少,尤顯珍貴。對聯尺幅較大,聯語寄意德業輝煌、身強高壽,含義吉祥。書作老氣縱橫,墨重筆拙,字法參差生奇,古質自然,具舒和而蒼莽之致,堪稱黃賓虹暮年書法的代表作。
賓翁一生畫作墨跡眾多,著述更是深刻,無一不曉。在1935年所著《怎樣才是一張好畫》中賓翁曾言:
「人皆有愛好之心,宜先有審美之恉。藝術之至美者,莫如畫,以其傳觀遠近,留存古今,與世共見也。小之狀細事微物之情,大之輔政治教育之正,漸摩既久,可感化氣質,陶養性靈,致宇宙於和平,胥賴乎是。故人無賢否智愚,尊卑老少,莫不應有美術之觀念。然美無止境,而術有不同,學者宜深致意焉。
世有朝市之畫,有山林之畫,院體細謹之作,重於貌似,而筆墨或偏;士夫荒率之為,得於神來,而理法有失。故鑒之者,於工筆必觀其筆墨,於逸品兼顧其理法。工於意而簡於筆,遺其貌而得其神。用筆之妙,參於古人之理論,用墨之妙,審於名跡之真本。多讀古書,多看名畫,更須多求賢師益友,以證其異同。使習工細者,不入於俗媚,學簡易者,不流於獷悍,漸積日久,不期於美而美在其中。否則專工塗澤,則無鹽、嫫母,愈見其媸,任情放誕,牛鬼蛇神,愈形其惡。彼盲昧者,徒驚其妖冶,詫為雄奇,墮五里霧中,沉九淵泉下,而不之悟,皆誤認究本尋源為復古,用夷變夏為識時。因未求筆法、墨法、章法,致浪漫而無所歸也。
必也師近人兼師古人,而師古人不若師造化。師其所長,而遺其所短,在精神不在面貌。夫而後為繁為簡,各得其宜,或毀或譽,無關於己。若其自信有素,不欲為時俗所轉移,昔庄叟謂宋元君畫者,解衣盤礴,旁若無人,是真畫者,其知言哉!」
TAG:北京誠軒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