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細談徐克大導演的《黃飛鴻》系列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細談徐克大導演的《黃飛鴻》系列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1月26日的高曉松在某節目中請到可徐克大導演來談香港電影。徐克導演在節目中說到:「己在新藝城的時候有些鬱郁不得志,當時他的風格跟新藝城的風格有些格格不入,多次提案均被退了回去。」

這是讓小編始料未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藝城七人小組可謂是叱吒香港影壇,風頭一時無兩,而徐克導演九十七人小組的一員。要說上世紀香港電影界絕對是英雄輩出的年代,無論是演員還是導演,隨便一說便能說出一大把,經典作品更是多如繁星。但即便是這樣一個時代,即便如徐克這樣的鬼才導演也有懷才不遇的時候,也有無奈,也要隨波逐流。

於是小編翻了一下資料(其實就是百度了一下),才發現那些讓徐克導演名聲鵲起的武俠片確實是在新藝城解體之後的。

例如《笑傲江湖三部曲》拍於1990年,《新龍門客棧》拍於1992年,以及《倩女幽魂系列》等等。這都是徐老怪的經典電影,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徐克導演《黃飛鴻系列》。

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

徐克在自己的《黃飛鴻》電影中選擇了繼李小龍和成龍之後,第三位國際動作巨星李連杰飾演黃飛鴻,之前李連杰因出演《少林寺》已經在華人世界擁有了相當的知名度。但正是因為出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李連杰的演繹事業才更上一層樓。在影片中他展示了自己超凡的武術造詣和精湛的表演才能。

他吸取了老一輩演員關德興等人飾演黃飛鴻這個任務時的長處,著重表現黃飛鴻作為一代宗師的氣質和風範,同時又成功的刻畫了黃飛鴻在中西文明不斷碰撞中,那自卑、自傲不斷糾葛的矛盾心態。

比以前的黃飛鴻,李連杰不在是一個臉譜,更加內心化,情感也更豐富。

黃飛鴻的武打設計

徐克版的黃飛鴻電影一出手就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他繼承了當時自己創作的新派武俠風格。電影中動作設計都十分得精巧,尤其是第一部電影某尾的竹梯大戰,更是成為香港電影中的經典片段。

然而,在拍攝第一部《黃飛鴻》電影之前,徐克本來請的是劉家良,這位黃飛鴻嫡系傳人做的武術指導。但兩人在武打設計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分歧。劉家良根本看不上徐克所想像的,讓黃飛鴻飛來飛去的概念。他甚至諷刺說,如果這樣的電影放出去會讓我們十萬洪家弟子笑掉大牙,最終二人不歡而散。

無獨有偶,周星馳在指導《功夫》這一電影的時候也因為其中的動作場面的展現跟洪金寶發生了爭執,最後同樣分道揚鑣。

如今兩部電影均已上映,而且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事實證明動作片武打設計並非只有寫實的武打設計這一種選擇。

《黃飛鴻》系列的是民族精神 名族氣節

徐克和徐克從自己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開始就已經明白無疑地將民族精神的大旗豎立起來。

《男兒當自強》比較清晰地展現了編導徐克對歷史的態度,通過黃飛鴻這個人物的轉變,徐克表達了對待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的態度,他認為兩者的結合才是救國救民的道路,這種寓意比比皆是:例如在國際醫學會議上孫文擔任黃飛鴻的翻譯,用西醫的觀點向洋人介紹中國針灸的情景,正是在進一步強調中西交流的主旨,而且也肯定了中國傳統醫術的價值。

除了對於如何救亡圖存的思考之外,徐克的黃飛鴻系列更多地展現的是一種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建立在「武德」基礎上的以精神的力量戰勝自身和對手的哲學概念。

整個系列中存在大量黃飛鴻與人比試武藝的段落,在這些眩目的打鬥中,黃飛鴻總是點到為止,出手之間看似剛猛無比實則對對手卻留有仁慈之心。由此我們可以窺見香港的電影工作者實際上在運用這些燦爛的動作場面傳達一個純中國化的處世原則,只有心存仁愛才能無敵於天下。

徐克李連杰聯袂打造的首部《黃飛鴻》一經推出立刻在全世界的華人中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人們發現,在經過近十年的沉寂以後,黃飛鴻依然是香港功夫電影的標誌,如同《星球大戰》系列代表著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一樣,黃飛鴻同樣代表著香港功夫片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黃飛鴻電影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除了那精彩的武打場面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電影人通過自己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理解,為我們精雕細刻地展現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更為寶貴的是,這種展現不是停留在表面,更不帶有道貌岸然的說教色彩,而是深入到具體的人物命運身上,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浸透了深切情感的亂世風情畫。

黃飛鴻電影、尤其是徐克和李連杰合作的幾部新派黃飛鴻電影,不單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內心豐富、命運多孑的黃飛鴻,同時還塑造了生活在黃飛鴻身邊的各色人等,這些人中有親人有徒弟、有朋友有對手,他們點綴在黃飛鴻身邊形成一個晚清中國社會生活的群像。

黃飛鴻家的寶芝林也許是香港電影中最著名的藥鋪了,在幾乎所有的黃飛鴻電影中,寶芝林都是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象徵符號來出現的。中國人自古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在中華文明中,家與國是融為一體的。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維護家族的利益如同士兵維護國家利益一樣的神聖。黃飛鴻電影反映時代是清朝末年,而「寶芝林」以及生活在寶芝林里的黃氏家族恰恰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一個濃縮,從某種意義上,它象徵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風雨飄零的中國。

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

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是清末「廣東十虎」之一,也是一位著名的拳師,黃飛鴻的絕世武功正是來自其父的言傳身教。黃麒英早年家境貧寒,空有一身武藝卻只能攜妻帶子流落街頭以賣藝治病為生。袁和平導演的影片《鐵馬鎦》反映的正是這一時期。

黃麒英晚年在佛山創立「寶芝林」武館,通過授徒賣葯逐漸使得家境大為好轉。而在徐克版《黃飛鴻》中,對於黃麒英這個人物加了許多演繹的成分,《獅王爭霸》中的黃麒英的家族產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他在北京開辦藥廠,儼然成為了新興的民族資本家。

十九世紀初,在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下,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也開始艱難起步。在黃飛鴻電影中,黃麒英和他的家族企業就是扮演著這樣的一個角色。但黃麒英這個人物也非常複雜,一方面他屬於那種開化人物,頭腦非常靈活,對能夠帶來更大效益的工業文明持歡迎並接納的態度。從他為工廠購置蒸氣機這一點上就能明顯地看出來。但另一方面,黃麒英也有保守的一面。這種保守主要來自於對西方化的生活方式的抵觸,這一點從他對十三姨身著洋裝的嘲笑上也可以清晰地呈現。

在《獅王爭霸》中扮演黃麒英的是廣東省著名的粵劇武生劉洵,他以自己出色的表演將這樣一個老派而又開明,威嚴卻又可愛的老人刻畫得入木三分。舉手投足之間,舉重若輕,較之兒子黃飛鴻更具一代宗師的氣度。尤其是在黃飛鴻同十三姨的婚事問題上,他還表現出有趣的糊塗。

而當事情終於真相大白時,他又表現出可貴的開通。

能夠看出,影片的編導對於黃麒英這個父親角色抱有深切的情感。實際上,關於黃麒英的保守徐克處理的相當溫情。因為這種保守從另一個層面卻代表著對於傳統的延續和尊重。在尊重和延承中國燦爛傳統文化的同時,開放地接收一切外來的優秀文明是在徐克的黃飛鴻電影中貫穿始終的精神氣質。

關之琳飾演的十三姨這個角色

在徐克版的黃飛鴻中,除了男一號李連杰,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女一號關之琳了。關之琳演的十三姨,若以世俗眼光來看與黃飛鴻並不相配,十三姨留學英國,見識廣博,思想進步而前衛。而黃飛鴻則傳統持重,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而正是這種差異卻增強了兩人情感的戲劇性。

徐克的新黃飛鴻電影較之過去的近百個版本最大的進步就在於他成功地為黃飛鴻電影加入了細膩動人的男女之情。這使得黃飛鴻這個人物變得格外鮮活,也更加人性化。

關之琳飾演的十三姨代表著已經完全開化一代中國年輕人,她思想前衛,已經完全融入到勢不可擋的工業文明當中,但另一方面,她骨子裡卻還完美地保持著中國女性那溫柔賢惠、韌性十足的氣質。可以說十三姨被影片的創作者塑造成了一個完美女性,知性、美貌、優雅得體,可以說她身上涵蓋了現代中國社會對於女性的所有幻想。

在對黃飛鴻同十三姨之間情感脈絡的處理上,徐克表現地十分微妙。一方面是黃飛鴻始終在保護十三姨,他是十三姨心目中的完美英雄。但另一方面,十三姨對於黃飛鴻而言卻又是一個啟蒙者,正是因為她從外面的世界帶來了先進文明,才促使黃飛鴻開始認真思考應該如何面對和借鑒洶湧而來的西方文明的問題。在歷史上,中國人接受西方文明的過程伴隨著國土和民族尊嚴的喪失,而黃飛鴻又是中國人心目中不可褻瀆的英雄,藉助一個溫柔多情的十三姨完成黃飛鴻向現代文明的轉化,這種設計可以看出徐克的良苦用心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黃飛鴻》電影中的幾個徒弟

《黃飛鴻》電影之所以長盛不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整個故事結構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在這一點上,黃飛鴻電影借鑒了中國傳統小說以及評書的結構方式。也就是核心人物必定有一批忠於他的勇士來輔佐。比如劉備身邊有關羽、張飛、趙子龍,比如唐僧身邊必定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中國傳統故事大都如此,主角一定要在一個群體中才能發揮作用、顯現價值。黃飛鴻電影就充分借鑒了這一點,因此我們也就看到了黃飛鴻和他的徒弟們在一起的生動景象。

黃飛鴻的徒弟中有兩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也就是梁寬和豬肉榮。

徐克版黃飛鴻的第一部中一個重要的情節線就是梁寬拜師。梁寬這個真實的人物被塑造成一個從梅縣來佛山闖世界的鄉下人。面對紛繁複雜的城市生活,他顯得茫然無措,幾乎走上歧途。

但在最後關頭,我本善良的梁寬還是浪子回頭,拜入黃飛鴻門下。

清朝末年當中國農村經濟在工業文明的衝擊下迅速解體時,大批農民開始湧入城市,梁寬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人物設置顯然是電影的編導刻意為之,因為真實的梁寬是從小跟黃飛鴻一起長大的城市貧民。

雖然劇本上對於梁寬這個人物的設置相當複雜,但黃飛鴻第一部中元彪飾演的梁寬並沒有給人留下多少印象,從第二部《男兒當自強》開始莫少聰取代了元彪扮演梁寬。這個角色也從此開始嬉笑怒罵,一身是戲。無論是對黃飛鴻的敬畏,對十三姨的暗戀,還是得意時的小人得志,被訓斥時的垂頭喪氣,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莫少聰將這個頭腦簡單,性情爽直的梁寬塑造得十分成功。

另外一個同黃飛鴻一起長大的徒弟是鄭則仕飾演的豬肉榮,這個人物被設計成原本是黑旗軍的民團士兵,被解散後混跡於鬧市街頭以賣肉為生。這個人物剛直不阿卻又魯莽好鬥,同梁寬一起成為了影片中對黃飛鴻忠心耿耿卻又不斷惹事的兩個活寶,他們所代表的城市平民階級使得黃飛鴻電影所展現的社會層次更加豐富,也為影片增添許多滑稽、搞笑的場面。

除了梁寬和豬肉榮這兩個曾真實存在的徒弟之外,影片的創作者還為黃飛鴻虛構了兩個徒弟,牙擦蘇和鬼腳七。

牙擦蘇在黃飛鴻電影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這個長著一口暴牙的徒弟自小生活在海外,但家境似乎又非常貧寒,他英語說得非常流利,但說起漢語來卻又結結巴巴。牙擦蘇這個人物被黃飛鴻的編導設計成為被迫流落海外的華工後代。在這個看似滑稽的人物身上卻有著一部驚心動魄的華工血淚史。

牙擦蘇這個人物的出現使得黃飛鴻電影的時代背景更加真實而豐富,而我們從這個雖然漢語說不利落但漢字卻十分精通的人物身上看到,流淌在華夏兒女身上的血永遠屬於他們祖先生活的這片土地。

鬼腳七這個人物從黃飛鴻第三部《獅王爭霸》開始出現,之前只是作為黃飛鴻替身的熊欣欣扮演了這個厲害角色。雖然出場不多,但鬼腳七卻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原因就是他那雙踢到花團錦簇的雙腿。

民國的人生百態

除了黃飛鴻的徒弟,徐克版的黃飛鴻還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紛繁複雜的都市場景,這個都市中魚龍混雜、幫派林立,一個個極具個性的人物生活於其中,他們或者隱居江湖或者野心勃勃,有的投靠朝廷、投靠洋人,有的則用自己的方式對強權進行反抗。

當然更多還是那些衣衫襤褸的路人,對比當時的資料畫面我們可以看出,黃飛鴻電影實際上為我們展現的是掙扎著活在亂世的我們的先輩。拋開那些絢麗的武打場面和纏綿悱惻兒女之情,或許這些面孔才是最有力量的,因為這就是對我們民族苦難的見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十視角 的精彩文章:

漫威開年第一槍《黑豹》曝光最新劇照和片場照,看劇照你有沒有十分想看的衝動

TAG:第十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