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洋鏡」里的魯迅

「西洋鏡」里的魯迅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內團隊邀請國外導演來執導中國題材劇目,比如波蘭戲劇導演陸帕的《酗酒者莫非》和《新原野》,也收穫不少好評,但這一次陸帕的徒弟格熱戈日·亞日那執導的《鑄劍》引發了頗為兩極的爭議,外國導演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成為焦點。

魯迅的歷史小說《鑄劍》講述幹將莫邪之子眉間尺在黑衣人宴之敖的幫助下為父復仇的故事。復仇的故事東西方都有,《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還是一個問題,而眉間尺的復仇則義無反顧得令人膽寒,神秘角色宴之敖割下自己的頭顱完成復仇的情節,更令這部作品與西方式的復仇拉開了距離。

亞日那的《鑄劍》並非基於魯迅文本直接編排的,而是根據神話傳說本身進行的再次創作。亞日那認為,魯迅小說吸引他的不只是具體情節,還有更深遠的象徵意義。對他而言,魯迅小說《鑄劍》的意義在於探索到了人性,人們在所追求的價值和生命的價值之間做出了衡量,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毫不猶豫地犧牲生命去保護,發出自己的聲音來體現價值。

可以看到,亞日那試圖用更全球化的語言鑄一把具有象徵意義的「劍」,舞台上不僅有黃、白、黑三種膚色的演員參與表演,還加入了許多科技手段來製造未來感。

他刻意在舞台上打造一個未來世界,演出過程中常會讓人感覺誤入《三體》的世界。大舞台上又設立了一個小的帶斜面的全白舞台,舞台上是身著全白衣服的演員或全紅服裝的舞者;劇中的全息投影、服裝上的燈光裝置則更有一種炫酷的氣質。或許導演是想借這種未來感表達復仇這個主題在東西方、在過去和未來,都是人類要面對的命題。

但感覺問題也正出在象徵與寫實之間的權衡上。有時候他對原著體現得非常詳盡,原著中看似並不重要的細節都會加以再現;有時又將原著的重點輕描淡寫,使得他的再度創作似乎失去了重心。小說《鑄劍》中眉間尺和大王在鼎中的鏖戰,乃至宴之敖最後的加入是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場面,但這部劇再現得頗為潦草,也因此影響到對整個作品的完整表達。不知導演是什麼原因選擇了現在這樣的呈現方式,為這部作品留下些許遺憾。也許東西方文化對待同一命題,仍然有許多隔閡很難打通,身在其中的魯迅和他的「劍」也難免被誤讀。牛春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