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玲瓏品評《妖貓傳》:論一個電影觀眾的藝術修養

玲瓏品評《妖貓傳》:論一個電影觀眾的藝術修養

人間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關風與月

《妖貓傳》成功了。

陳凱歌花了六年時間,來證明他依舊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好導演之一。

而我們,又用什麼來證明,我們是能夠正確領略電影之美的好觀眾?

論一個導演的藝術修養

在評論這部影片之前,我先分析一下:怎樣才算是一部好電影?

在我看來,一部好電影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負責講好一個故事。

2、準確專遞某種情緒或是某種價值觀,成功引起共鳴。

好故事負責讓人爽,共鳴負責讓人感動,所以一部好電影能夠讓人又爽又感動。電影故事沒講好,會影響導演的情緒傳達,而無任何價值觀的電影,雖然可以娛人耳目,卻與毫無營養的爆米花一模一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做到這兩點的電影屈指可數。

007系列每部都能講一個很好看的故事,英雄美女,香車寶馬,打鬥爆炸,有頭有尾,可以讓你看的很爽,但是你感動了嗎?

王家衛的2046可以讓你很感動,但是你看的時候感覺爽嗎?說實話,這片子我是看的挺鬱悶的,說晦澀難懂,一點都沒有冤枉它。

一部電影,一定要有足夠低的門檻(講好故事),又要有足夠高的護城河(足以感動觀眾的情緒傳達),才能稱為一部好電影。

但是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兩點的中國導演少之又少(張藝謀算一個,馮小剛算一個),幸運的是,陳凱歌算是其中一位,《霸王別姬》就是明證。

不幸的是,陳凱歌在很長一段時間,既忘了怎麼在電影中講一個好故事,也忘了在電影中如何正確傳達他的情緒和價值觀給觀眾,這是由他對觀眾居高臨下的態度所決定的。在拍完《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所拍的大部分電影,充滿了自說自話的傲慢與曲高和寡的疏離。過多的榮譽和過高的地位已經讓他忘記了怎麼平視著觀眾的眼睛,繪聲繪色地講一個好故事,所以我們看到了《無極》的荒誕無稽,《梅蘭芳》的寡淡無味,《搜索》的自甘墮落與《道士下山》的不知所云。

一個好導演,就要用自己的作品電影來和觀眾溝通。

而《霸王別姬》之後,《妖貓傳》之前的陳凱歌,卻像一個自說自話,自樂自嗨的搞笑藝人,只試圖感動他自己,卻忘記了最後能讓電影傳世的,是觀眾本身,這個對於電影來說至關重要卻一直被陳凱歌選擇性遺忘的群體。

終於,在欣賞《妖貓傳》的時候,我發現,那個導演了《霸王別姬》的陳凱歌又回來了。

在《妖貓傳》里,陳凱歌傾其全力想講一個生動的唐代聊齋故事,他儘可能壓低身段,無所不用其極地想將他的情緒,對於生命的感悟,對於生活的理解傳達給觀眾,至少一部分觀眾(包括我)成功感知到了。

這就有了這部毀譽參半的,我覺得可以稱為「半部好電影」的《妖貓傳》。

《妖貓傳》是半部好電影

為什麼《妖貓傳》的口碑毀譽參半?

因為《妖貓傳》是半部好電影,讚譽它和詆毀它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關鍵是,你到底關注的重點在於這部影片的優點,還是這部影片的缺點。

如果把《妖貓傳》比作一闕宋詞的話,那這闕宋詞上半闕專註敘事,下半闕專註抒情,上半部是懸疑片,下半部突然轉成了文藝片,好好的故事講到一半,就開始專註抒情,希冀感動還沉迷在「妖貓復仇記」里驚疑未定的觀眾,簡直神轉折。

問題是,電影一般不是這麼玩的。

觀眾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他們希冀在一個好故事裡面找到感動自己的理由。

所以《芳華》的價值觀雖然涼薄,但是卻很少有人詬病這不是一部好電影。

因為《芳華》這部電影的故事框架已經足夠成熟,至於觀眾是不是能全盤接受它的價值觀,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同樣感動無數人的《無問西東》,卻因為它無法講好一個故事,而被眾多觀眾指責這部電影虛假、空洞、矯情。因為有很大一部分觀眾,需要電影講好一個故事來引導他們正確感知導演所要表達的情緒,而對於故事講的稚嫩或是晦澀難懂,但是情緒表達卻頗為成功的影片(這類影片數量還不少),缺乏正確的感受能力。

故事沒講好的電影無形中提高了電影的欣賞門檻,而批評《妖貓傳》的很多觀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種原因。

用一顆赤子之心

感受人間至情

所以,如果要欣賞《妖貓傳》這樣一部電影,我們需要放下心中一切成見,在美崙美奐的畫面中,在悠揚動聽的《霓裳羽衣曲》中,用一顆赤子之心,感受人間至情。

《妖貓傳》是陳凱歌花六年時間,耗費無數心血,為我們觀眾呈現出來的「極樂之宴」,而能夠通過短短几十分鐘的時間,在白居易的狷狂執著中,在空海的微微笑意里,在楊貴妃的花容月貌上,感受世間一切的真實與幻滅,人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至死不悔,才是觀眾所能體會的「極樂之樂」。

世人都說《妖貓傳》上半闕拍的好,拍到下半闕就崩了。

我的觀點恰恰相反。

《妖貓傳》的上半闕只是表現平平而已,如果沒有下半闕的點題和升華,《妖貓傳》的口碑不會比《無極》好多少。

但是到了下半闕,陳凱摒棄了一般電影的敘事手法,專註抒情,導演對於生死的看法,對於人間至情的讚美與稱頌,對於最美好事物無可避免幻滅的惋惜與追悼,通過意識流般的畫面,如同潮水一般向我湧來。

《妖貓傳》根本就沒有讚頌唐明皇對於楊貴妃的帝王之愛,恰恰相反,唐明皇對於楊貴妃看似深情,實則貪慾般佔有的感情是影片所要唾棄的,否則影片就不會在最後揭露楊貴妃的真正死因(她是被唐玄宗賜死的),也不會讓黃鶴評價唐玄宗:他才是真正的幻術大師。

影片所要讚頌的,是我們普通人心中的赤子之心(以白龍為代表):是普通的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熟睡就能不畏生死的母愛,是白龍因為貴妃的一時垂愛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生死相許,是丹龍幾十年來對於白龍的默默守護(這真的不是基情?)。

唐明皇對於楊貴妃的「愛」只是導演所施的「幻術」,而這些普通人所守護的「心中至情」才是導演真的想表達的,所以丹龍才會說:幻術之中亦有真相。

所以白居易才會在知道貴妃之死的真相之後說:《長恨歌》一字不改。

帝王之愛有什麼好稱頌的?

唐明皇寵愛他的貴妃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長恨歌》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是因為白居易寫出了人們心中千百年來涓涓不斷的男女真情: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就像王國維評李煜的《虞美人》:尼采謂一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李煜在亡國之前的詞,只不過是工巧而已,再華麗的辭藻,再工整的音韻,如果只限於一己之感受,終究是不入流的。到了亡國之後,李煜將自己一己之得失,擴大到了人世間對於所有美好事物失去的感慨與痛惜,那才真真能夠引起人的共鳴。

《無極》的失敗,《妖貓傳》的成功也是這個道理。

蘋果讀者請長按下方二維碼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玲瓏品評 的精彩文章:

TAG:玲瓏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