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爸媽媽,你們的不滿未必是我的錯,而是你們的功課

爸爸媽媽,你們的不滿未必是我的錯,而是你們的功課

不滿,讓孩子深陷無力感

我曾經問一位媽媽:如果你的領導對你不滿,你的心理體驗是怎樣的?恰好這位媽媽有過這樣的經歷,她覺得很受傷,尤其是其中一句很刺耳的話,每次想起都讓她特別難過。

其實,何止是這位媽媽,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都不止一次體會過這種感覺。哪怕事情過去了十幾年,還是忘不了,偶爾想起來仍然會心情沮喪。

當別人對我們不滿,我們感覺到的往往是整個人被否定,「我不好」這種念頭,時常跳出來折磨我們的心靈。這種不滿,傷害的是我們內心的力量感。

當然,我跟這位媽媽討論不滿的話題,落腳點依然是孩子。之所以用「領導」這個權威角色打比方,是因為父母在孩子眼裡也算是權威角色。

我們作為成年人,偶爾被表達一次不滿,情緒都很難平復。而孩子的心靈更加敏感稚嫩,我們卻常常在一天之內N次對孩子表達不滿。那麼請問,這種表達不滿的頻率,孩子怎麼平復自己的情緒呢?

真相是,很難平復。最終只能在無力感中沉淪。

當孩子陷入深深的無力感,我們就會看到這樣一個孩子:拖沓,磨蹭,不主動,不愛思考,沉溺在遊戲和玩耍中無法自拔,不愛寫作業,遇到困難就逃避……

這樣的局面會讓父母抓狂,於是,火力全開,繼續對孩子表達強烈的不滿……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而這個循環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非常棘手的局面:孩子情緒狂躁,凡事都不合作,沒法對話,一直在吵架,完全不肯做作業,或者索性不去上學。這樣的情況,我每年都會遇到幾個,到了這種程度,改變的過程變得異常艱難。

而這些父母不但承受巨大的壓力,有時候也非常困惑。有位媽媽曾經說:我不是那種非打即罵的父母,怎麼就走到了這步田地呢?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值得認真地思考。我也不斷地追問,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其實,到了這種境況,肯定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在每個具體的案例中,都會找出好幾個原因,包括性格、理念、方法、情緒等方方面面。

最近我尤其注意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的不滿對孩子的影響,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的對話。

不滿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明確表達出來的,表現為對孩子的數落、批評、責備。這是我們看得到的。另外一種是態度上傳遞出來的,對孩子不耐煩,不信任,不願意回應,看孩子的眼神很冷漠,等等。這種情況顯然隱蔽的多。

我們設想一個平常的場景,星期天上午十點鐘,孩子拿著一個手工對媽媽說:「你看,我捏的藍精靈好看嗎?」

媽媽可能特別愉快地回應說:「哎呀,好看,特別好看,和動畫片里的一模一樣呢,你是怎麼捏出來的,可以放到書架上當擺件呢」。

媽媽也可能滿臉不耐煩,看都不看一眼就敷衍著說:「嗯,嗯,還行」。孩子轉到媽媽面前說:「媽媽你都沒看呢,你好好看看嘛」。媽媽隨便看了一眼,說:「都說了,挺好的,我忙著呢,沒空看,你干點正事兒去」。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的真實想法是:「到現在還有一多半作業沒做呢,居然還有心玩兒,急死我了」。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回應方式,不同到什麼程度呢?為了形象,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轉化成一道算術題:如果讓我憑藉自己的主觀判斷給孩子的愉悅指數打分,第一種我至少給90分,而第二種呢,我只能給到30分。

這還只是一個生活細節的差距,這樣的戲碼,在不同的親子關係中,每天都上演N多次。假設我們賦予N一個中等數值5次。

於是,兩個孩子一年的愉悅差就是:90×5×365-30×5×365=109500分,那麼,10年的愉悅差就是:1095000分。

點滴的不滿積累10年,孩子內心的力量感已經消磨殆盡,最終積累成了讓人崩潰的局面。

當然,這全部的演算法都是我的假設,不過,也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回應狀態下生活10年,愉悅程度的差異,也許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這種內在感覺的不同,會讓孩子的狀態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寫下這些話的時候,我有點不忍心。分析是容易的,製造恐懼也是容易的,我常常反思,有多少育兒的文章,看得家長膽戰心驚,最終卻不知所措。

就說不滿這個話題吧,其實,不光是孩子不舒服,父母在這種境況之中,也是非常難受的。所以父母也常常說:你能怪我不滿嗎,就那麼點作業,非得拖到周末深夜才做完,這樣的表現,誰能滿意呢?

的確,就這個表現本身來說,確實不合理。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對孩子最初的不滿是怎麼發生的?

那些不滿是真的嗎?

恰好最近做了一個3歲孩子的諮詢,有些細節連媽媽自己都感到吃驚,她發現不滿已經在悄然醞釀。

媽媽說,常常有年長的家長告訴她,男孩子讀到初中有多難管,在學校里做了哪些違反紀律的事情,她聽著那些逃課、打架、霸凌之類的細節,頓時覺得心頭一緊。於是,當她跟三歲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如果孩子大聲喊叫,表現出倔強、不好溝通的一面,她就會再次心頭一緊,對孩子的不滿絲絲縷縷地冒出來。她事後反思,那些初中孩子的信息,讓她感到擔心,影響了她對這個3歲寶寶的看法。我必須得說:寶寶好無辜啊。

我們深入地探討:為什麼會把兩個相關度如此之低的信息,強行扭到一起,然後架設起不滿的生產線,用這種感覺來攻擊孩子,嚇唬自己?

媽媽說:「仔細想想,我不能接受孩子變成那個樣子,所以心裡很害怕;另外,如果他真的變成那個樣子,我確實接不住,不知道怎麼應對。所以,我現在就不允許孩子一絲一毫地靠近那個類型,哪怕疑似,哪怕事實上不相關,我仍然害怕,就是這種感覺推動我去防禦一個3歲的寶寶。」

媽媽描述的這種處境,一半是不接納,另外一半是沒有應對能力。我們不妨想想,在孩子生命之初,有多少時候,是我們的害怕,啟動了製造不滿的生產線。

而這些不滿,一部分是誇大其詞,一部分根本就不存在,那都是源於父母的無法接納或者能力不足,表面上是對孩子的不滿,本質上是對自己的不滿。

所以,這篇文章的題目,我用孩子的語氣表達他們的心聲:爸爸媽媽,你們的不滿未必是我的錯,而是你們的功課。

孩子就是一個狀況百出的存在

每當父母對孩子擔憂、不滿的時候,我常常勸他們說:孩子就是一個狀況百出的存在,從你們決定生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面對各種不確定。

最簡單的,哪怕孩子就坐在自家的客廳里玩耍,你都無法猜出半小時之後的劇情:他可能會犯困,他可能打翻了牛奶,他可能哭鼻子,也可能要鬧著去遊樂場,還可能跟你捉迷藏笑得前仰後合。

有一位特別愛焦慮的媽媽告訴我:「自從你說了這句話,每當孩子不符合我的預期的時候,我就會在心裡默念一遍,孩子就是狀況百出的,然後告訴自己,按照概率來說,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不少,再看那所謂的問題,也沒有多可怕」。

雖然,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像那位年長的家長描述的那樣:逃課,打架,霸凌。但如果從純粹客觀的角度來看,這世界上,畢竟有這樣的孩子,他們的家長,也不可能辭職,終究要去面對這艱難的局面。

如果我們勇敢地承認,有億萬分之一的概率,這種狀況也會發生在我們的生活里,一切皆有可能,哪怕孩子就在客廳玩耍,你都左右不了他一會是犯困,還是打翻了牛奶。這時候你會發現,當我們敞開心扉,接納最讓人恐懼的可能,我們不是更害怕,而是坦然了,我們的內心在那一刻變得寬廣無垠。因為這會讓你看清,這些可能性的控制權根本不在我們的手裡,接納是唯一合理的選擇。

而企圖把這些可能性掌控在自己的手裡,就成了控制欲。

有時候,怎麼看待孩子,真的是一個哲學問題。如果我們不接納,就會跟這些可能性較勁,扮演上帝的角色,人為地設定「應該」和「不應該」,然而,所謂「不應該」的狀況發生了,你又能跟誰去理論?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的心理能量都消耗在這裡,沒發生的時候拚命防禦,有個風吹草動就對孩子不滿,真的發生了,則對孩子充滿憤怒。殊不知,正是我們心中的恐懼和較勁,把孩子推向了我們害怕的那種狀況里。

因此,不要再跟可能性較勁,那不是我們的領地。那麼,我們真正的領地到底在哪裡呢?

唯有回應

我們不妨用下棋打個比方,雙方對弈,對手怎麼落子,就是我們控制不了的可能性,只能接納。而我們如何應戰,完全由自己說了算,這才是我們的領地。

教育也是如此,而很多家長走入了一個誤區:總是想干擾對方下棋的思路,你不能這樣,你不能那樣……然而,對方一旦落子,卻發現自己無力應對:我的棋子應該落在哪裡呀?

這是絕大部分家長的痛點。所以我在諮詢中特彆強調「回應」,回應是在我們的領地里找到最佳策略,這是一種能力。

大部分父母,之所以抓狂,之所以不滿,是因為不具備這種教育能力,發現問題卻無力化解,眼睜睜看著一個小問題滾雪球。試想,如果你發現一個問題,能輕鬆地化解掉,還會畫蛇添足地對孩子表達不滿嗎?顯然不會。

關於對孩子的日常回應,我們來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嚴重耍賴和拖沓,常常不肯做作業,一旦完不成作業,就不去上學。對於家長來說,每天都憂慮孩子作業和上學問題,生活在巨大的不確定當中,永遠不知道明天早晨的答案。

調整了一段時間,耍賴問題有明顯的改善,在許多細節上,孩子開始表現得很合作,甚至很心疼媽媽,天冷堅持把自己的手套讓給媽媽,把好吃的也留給媽媽。但是,做作業的事情依然掙扎,常常拖到最後也沒有做。

現在是寒假,有一天,媽媽中午回家,發現她已經穿好衣服,疊好被子。吃完飯以後,孩子決定跟媽媽去辦公室。媽媽說:「等你下午寫完作業,我找個好玩的東西給你」。孩子說「不要」。

到了辦公室以後,孩子先是玩彩泥,然後玩窗帘,接著又翻一本書,翻完書就坐在桌子前面鼓搗著玩,最後跑到窗邊看雪花,而這時候,媽媽的同事正帶著自己的孩子在下面玩雪。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媽媽:人家的孩子做完作業可以痛痛快快地玩,自己的孩子就在辦公室晃悠一下午,什麼也沒做,就那麼一點作業,怎麼就不能做完?媽媽覺得心裡堵得慌,情緒很低落,甚至有點恨孩子。

孩子喊「媽媽」,媽媽心煩,表情很冷淡,沒怎麼搭理孩子。孩子看媽媽生氣了,說:「媽媽,我今天又沒寫作業」。媽媽冷冷地說:晚上看完電影回家寫。

電影是提前跟朋友約好的,於是,晚飯後媽媽帶孩子去看電影,看到一半,孩子哼唧著說:「回家不想寫作業」。媽媽笑著說:「你看電影還想著寫作業呀」。

回到家以後,孩子吃了點水果,又說:「媽媽,不想寫作業」。媽媽說:「那就寫一天的吧」(因為前一天也沒寫,孩子默認自己應該寫兩天的作業)。

然後,孩子就在客廳里轉,熬到十點多直接睡覺,一點都沒寫。媽媽描述了一天的情況,感覺很沮喪。

設身處地想一想,媽媽這一天過得也很揪心。然而,如果是純粹客觀的分析,媽媽這一天有效的教育行為,基本為零,因為自己內心的抓狂,再次對孩子表達了濃烈的不滿,進一步消解了孩子內心的力量感。

我跟媽媽討論,如果我們承認,走到今天這步田地,是我們從前教育的結果,不去恨孩子,也不抗拒客觀現實,只關注回應。這一天的回應,在心態和方法層面,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媽媽說,她已經被不滿和沮喪淹沒了,實在想不出來。於是,我幫她羅列了七點。

1.孩子穿好衣服,還主動疊了被子,對這個孩子來說是明顯的進步,以前不要說疊被子,連穿衣服都能跟媽媽耍賴個把小時。那麼,回家熱情地呼應孩子,吃飯的時候,可以聊一些開心的事情,進一步調劑氣氛。

2.出門的時候,媽媽隨口提到做完作業給孩子找個好玩的,不夠鄭重,而且企圖心明顯,孩子的態度也是拒絕的。因此,這個行為可以省略。

3.剛到辦公室的時候,反倒是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可以跟孩子協商下午的安排,比如,孩子先玩,四點開始寫作業。這樣的話,四點以前孩子不必糾結,能相對安心玩耍。媽媽也不必那麼揪心,跟各種可能性較勁,一點點地積攢不滿,最終雪上加霜,加劇了孩子的無力感。

4.看電影的時候,孩子哼唧著說不想寫作業。孩子表達了強烈的煩惱,這個地方媽媽的回應反倒顯得輕飄飄,這個回應可以更實在一些,比如:孩子,雖然你念叨不想寫作業,說明你心裡有作業這回事。現在呢,在這裡只能看電影,咱們索性就好好看電影。作業的事兒,回家再想。

5.回家以後,孩子繼續說不想寫作業,這時候媽媽其實有逃避的情緒,馬上做主給孩子減少一半作業,她只想孩子寫了作業自己就安心了。其實,孩子不肯寫作業,並不是因為量太多,而是不情願,畏難情緒太重,雖然很艱難,孩子必然得走過糾結這一關。媽媽急躁地回應,反倒破壞了孩子內心這個艱難的重建過程。因此,這裡要再等一等,看看孩子的後續反應。

6.孩子在家裡晃悠的時候,可以酌情提醒一次。這樣的話,一整天當中,作業的事情媽媽只說了兩次,而且話不多,總量控制的比較好。

7.就算做了上面所有的事情,根據孩子現在的狀況推測,她依然可能不做作業,我們完成了所有的回應,依然要接納這種不理想的可能性。

媽媽聽我說完,感慨道:「昨天覺得一團亂麻,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一下子又看到了光亮,原來有這麼多回應需要改善,我當時卻沒有看到」。於是,我提醒媽媽:「你現在最大的任務,是消除不滿,精確回應,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讓她反覆掙扎,艱難地積攢力量。這種狀態平穩地保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真正的改變。」

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在跟孩子的日常互動中,每天能找出七八個值得改善的回應,每個回應的力度都不大,溫柔推進,日積月累,就會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而且這種方式,同時又是潤物細無聲的。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犯錯,會出問題。如果我們看清自己心中的害怕,接納各種可能性,在自己的領地上,尋找最佳的回應策略,然後你會發現,哪怕依然狀況百出,不滿的情緒卻消失了,包括對孩子的,也包括對自己,因為,我們有了回應能力。至此,父母的這門功課也就完成了。

*********************************

這篇文章雖然很長,但關於怎麼回應,也只能講一個例子。最近,咱們的公眾號推出了第一個小課程:

課程的內容,都是在諮詢中靈光一閃的片段,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回應方法,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傑的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TAG:楊傑的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