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融入新時代 擔當新使命

融入新時代 擔當新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1·5」重要講話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馬克思曾經指出,「歷史不外是各時代的依次交替」;「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在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學府中央黨校,有這樣一群青年:他們家鄉不同、專業不同、經歷不同,但是他們不約而同在黨的旗幟下聚集。他們,就是中央黨校研究生。

黨的十九大以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就成為中央黨校研究生學習生活的主題。在黨的旗幟下,融入新時代、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是中央黨校研究生的共同選擇和使命擔當。

(一)熔爐里的青年學子,紅色是永不消褪的底色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央黨校大禮堂,除了集中收看十九大開幕會的各班次學員和教職工外,還有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面龐。他們有一個光榮而響亮的名字:中央黨校研究生。「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在這裡,數百顆年輕的心臟跟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聲音激情跳動著。

這是在黨親切關懷和直接培養下成長起來並且正在成長的一群青年。1981年,在黨中央親切關懷下,中央黨校理論部開始招收首批學位研究生,當年共招收28名學位研究生。30多年來,中央黨校學位研究生教育始終堅持國家標準、辦出黨校特色,高度重視黨性教育,突出理論聯繫實際,培養了一批批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紮實、實際工作能力較強、視野開闊又富於創新精神的紅色青年,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雄壯交響中都融入了他們昂揚激越的音符。

黨校姓黨,黨校研究生也姓黨。走在學習新思想的前列,站在研究新理論的前沿,奮鬥在開啟新征程的前線,是中央黨校研究生堅持的位置、進取的方向。十九大閉幕後的兩個多月里,研究生黨支部共開展學習討論60餘次,研究生通過理論網等媒體發表宣傳十九大精神文章80餘篇。在研究生院黨委組織的學習十九大精神學術徵文比賽中,有上百篇論文被提交。紅色熔爐,爐火正旺;青春夢想,夢想激昂。30多年過去,一代代黨校學子的青春芳華雖正在逝去,但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成為今天這群依然求學於大有庄100號的青年學子最鮮明的底色。

(二)感悟「砥礪奮進的五年」,歷史性成就的取得來自黨中央的領導

2017年10月31日,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際,中央黨校2016級碩士生第三黨支部的同學們來到北京展覽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自開展以來,中央黨校的研究生們或以支部為單位、或相互結伴多次到這裡「打卡」。有同學表示,成就展就是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的現實版,是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的第二課堂和生動教材。

過去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更是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世界領先,中國救援、中國撤僑、中國維和全球羨慕,中國道路、中國方案、中國貢獻意義深遠。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十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並在五年成就和長期努力基礎上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字裡行間,彰顯的是國家和人民的自信。正如同學們在觀展時都會為那幾個碩大又飛揚的標語感到振奮:厲害了,我的國!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從根本上講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取得的。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和過人的政治膽識矯正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方向,又看河清海晏、重塑朗朗乾坤。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系,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系。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看齊核心,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是中央黨校研究生的共同心聲,也正在成為當代青年的思想自覺、實踐自覺和情感自覺。

(三)注重理論學習,將思想的旗幟舉得更高一些

位於中央黨校南院湖心島上的87樓二教室燈火通明,這是2017級碩士生三支部的同學們正在學習討論黨的十九大精神。透過窗口向里望去,思想的暖流在縱然寒氣襲人的夜晚依舊溫潤著這群年輕的心靈。十九大閉幕後的兩個月里,像這樣的學習討論總是熱烈地進行著。

在討論中,同學們最常提到的一個字就是「新」。新時代、新論斷、新矛盾、新征程、新目標、新安排、新使命……圍繞十九大報告的眾多新提法,同學們總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邏輯闡述十九大報告不同的新內涵。同學們有理由作出如此眾多的新概括。因為,這是一個走向繁榮並且不斷創新的時代:繁榮的時代必然伴隨層出不窮的思想素材,創新的時代必然孕育源源不竭的理論認知。時代的長河裡,思想的浪花激情躍動;實踐的沃土上,理論的枝頭永葆翠綠。

恩格斯說,一個沒有理論思維的民族,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會發展的前列。今天,我們慶幸我們是一個有著理論思維的民族;我們自信,我們的理論思維具有源源不斷、永無止境的生命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個時代我們民族理論思維的最高體現。「八個明確」,精鍊概括了這個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十四個堅持」,系統闡明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我們的旗幟,在經歷了革命戰火的洗禮、建設探索的迷霧和改革大潮的激蕩之後,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恢弘曆程中高高飄揚。

(四)傳遞黨的聲音,黨校研究生在行動

2017年末尾,「共話青年責任,當好新思想傳播者」五校理論宣講社團學習十九大精神交流活動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四所高校的理論骨幹與黨校青年學子,就學習貫徹、宣講傳播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了深入交流與研討。宣傳黨的理論,傳遞黨的聲音,一直以來就被中央黨校研究生視為自覺承擔的使命。

早在2016年4月,一群意氣風發的黨校學子成立了中央黨校研究生當中第一個理論宣傳服務組織——崇實宣講團。一年多以來,宣講團的成員們緊扣時代脈搏、把握主流旋律,圍繞中央精神、立足青年視角,把黨的聲音傳遞給更多的人。在甘家口街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講台上,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湖南湘潭大學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培訓的黨課上,在河南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廣東華南理工大學高校青年學習交流的圓桌上,黨校青年學子的聲音在傳播著。圍繞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和宣傳,研究生宣講員們每周一的晚上都會按時來到湖心島教室,聚焦十九大精神的一個方面,進行深入學習和探討。2018年,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他們還將奔赴深圳、雄安等地,與時代共振,為改革吶喊!

馬克思說過:「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不是空對空的,更不是束之高閣的,而是應該被宣傳被普及的。黨的理論、方針和政策也是如此。中央黨校的研究生,有責任、有決心更有能力投身到黨的思想學習、理論宣傳、政策研究當中,不僅要自己真懂、真學、真信、真用,還要讓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進來,在黨的旗幟下匯聚起更加磅礴的青春力量。中央黨校的研究生還要對各種社會思潮有自己清醒的思考和辨析,敢於發聲亮劍、善於解疑釋惑,把黨的聲音傳播好,把黨的故事講述好,在新長征路上當好主動請纓的小戰士。

(五)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何出發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第一次出行,習近平總書記選擇了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是黨的領袖不忘初心的鄭重宣示,也是執政黨牢記使命再出發、永遠奮鬥譜新篇的精神激勵。

在中央黨校掠燕湖旁,同樣停靠著這樣一條紅船,複製的是原樣,喚醒的是初心。同學們跟著總書記的步伐,紛紛自發來到掠燕湖紅船精神展覽館,致敬歷史、尋根鑄魂。西北風呼呼地刮著,也把這一顆顆年輕蓬勃的心靈帶往黃浦江邊、石庫門旁,更把這一次次紅色基因的追尋帶往南湖之畔、精神故鄉。97年前,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乘紅船起航;97年後,同樣年輕的黨校學子對紅船起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政黨、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世界!

不忘初心,初心為何?黨的十九大給出了答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就是為了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對於一個歷經世紀滄桑的政黨而言是初心;對於年輕的黨校學子來說就是今天出發的志向。心裡只有自己的人早已被歷史的長河淹沒,那些自己活著是為了更多人更好地活的人被人們永遠銘記、效仿砥礪。「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無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為學、為師,為仕、為官,真正賦予生命以高度和靈魂的不是學問多深多純、不是官當多高多大,而是為學為誰、為官為誰、為人為誰:這就是初心,是一個人最鮮明的志向底色和最誠實的人格立場。

(六)將年華匯進時代旋律 把青春融入祖國山河

浩蕩東風起,我們迎來了新時代。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使命和擔當,每一代也有每一代的際遇和故事。

1977年,一位年輕人在參加完高考後在日記本中寫下這樣的句子:我剛好踩在了時代的鼓點上。我們即將迎來的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你是否聽到了更激越的鼓點?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當前中國正處於重大轉型期。這個重大轉型期從「鴉片戰爭」算起,一直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歷經近二百年。在這樣的重大轉型期中又有無數關鍵的轉型,比如「五四」,比如「建國」,這些關鍵節點的轉型都為漫長的過渡打下了鮮明的階段性標記。我們「強國一代」青年就屬於「改革開放」這一關鍵節點的小轉型,同時也是這近二百年重大轉型的最後攻堅階段,我們在這一時期誕生,在這一時期成長,並將與這一時期一起見證重大轉型的最終完成。我們這一代青年的特殊歷史使命同時也是特殊歷史意義就在於,我們將在國家轉型的最為關鍵的時期漸次登上歷史的舞台。

「第一個一百年」前後,今天求學於大有庄100號的年輕學子就要從這裡走向黨和國家的各條戰線。到那時,展現於面前的將是從「第一個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第二個一百年」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的三十年。到那時,黨校莘莘學子將用在熔爐所積聚的青春能量在遼闊的祖國大地和奔騰的時代長河中書寫更壯麗的發展實踐,這是歷史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重託。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論網 的精彩文章:

始終奮鬥在時代前列:高等教育的重要精神品格

TAG:理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