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媽們想孩子吃輔食的順序嗎?

寶媽們想孩子吃輔食的順序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從6個月開始,最晚不要超過8個月,但在日常生活中回歸到實操,十月菌則建議家長可以觀察寶寶有沒有出現下列輔食添加的信號,如果出現了這些信號嗎,其實就可以給寶寶吃輔食了:

1、挺舌反應消失,即給寶寶喂東西的時候他不會因舌頭把食物頂出來;

2、唾液分泌量增加;

3、看到大人吃飯時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比如伸手抓勺子等;

4、體重是出生時的兩倍;

5、餵奶形成規律,間隔時間4小時,每日5-6次;

6、在家長的幫助下能自己坐起來。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

以下順序您可作為參考:

寶寶6個月,米粉、菜泥、果泥——寶寶7個月,稀飯、爛麵條、菜末、蛋黃、魚泥、豆腐——寶寶8-9個月,肉末、動物肝臟、烤饅頭片、餅乾、雞蛋——寶寶10-12個月,稠粥、軟飯、碎肉、餛鈍、碎菜。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原則,即:

從一種到多種:剛開始時,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待嘗試了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增加好幾種。

從稀到稠:沒有長出牙齒前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這樣,寶寶才能吸收好,才不會發生消化不良。

從細到粗:寶寶的食物的顆粒要細小,豬肝泥等「泥」狀食品是最合適的。這不僅鍛煉了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還讓寶寶熟悉了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從少量到多量: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品時,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黃時先給寶寶喂1/4個,三四天後寶寶沒有什麼不良反應,才可以逐量添加。

吃流質或泥狀食品:通常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流質或泥狀食品非常適合寶寶消化吸收。但不能長時間給寶寶吃這樣的食品,因為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

輔食不要替代乳類:在寶寶一歲以前主要食品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秘訣總匯 的精彩文章:

TAG:育兒秘訣總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