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交心的朋友才會養青蛙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十點電影」
你養蛙了嗎?
這句話已經成了朋友見面的標配問候語。
沒想到,開年第一火的竟然是一隻青蛙。
來自日本的手游《旅行青蛙》。
十點君的朋友圈已經被這遊戲徹底刷屏,每天按三餐輪番轟炸,搶著從遊戲里截圖分享青蛙。
聽取蛙聲一片(+1s)。
也難怪,這遊戲從上周開始爆紅。
蘋果商店每天的下載量突破20萬次,安裝量到現在已經超過200萬次,穩坐免費榜第一名。
而且馬上就出現了收費的中文山寨版,沒看錯,正版的日本版免費,盜版的中文版卻要搶錢。
不過,這也說明這遊戲實在太火,不養只蛙都不好意思說你是主動穿秋褲的枸杞少年。
《旅行青蛙》是款什麼遊戲?
玩法其實很簡單,只有兩個場景。
家裡,家門口。
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給親愛的青蛙買裝備。
吃的、用的、睡的,買齊裝備,青蛙就能出門旅行。
偶爾寄一張明信片回來,或者旅途上的照片。
青蛙什麼時候回家?回家了幹嘛?
都不知道,完全隨機,這就是最讓人心癢的地方。
要嘛,竟然在外頭放蕩了兩三天都不回家;要嘛,一回家就在床上躺屍,或者一動不動坐在桌子前,一句話都不講。
就像是個熊孩子,根本捉摸不透。
那這遊戲到底在玩什麼?
十點君相信不少人能脫口而出:當一回枸杞爸媽,太苦了!
天天給它好吃的,在家待久了就怕它交不到朋友。
可它一出門旅行,就開始擔心它的溫飽,怕它受傷,怎麼還不寄明信片,是不是有了朋友就不要家。
不僅如此,當聽說蛙兒子最後會變成渾身肌肉的健身蛙,枸杞爸媽們簡直從頭頂到腳趾頭都在拒絕。
你哪位啊,這不是我的蛙乖乖!
這蛙兒子,簡直操碎了枸杞爸媽的心。
沒錯,體驗當父母,正是《旅行青蛙》的初衷。
一開始,製作方希望能提高日本青年的生育率。
據說如果玩這遊戲超過一周,還會收到一封信鼓勵生娃。
然而,《旅行青蛙》卻也暴露了兩個問題。
這場狂歡的背後,是不斷被撕扯的瘡口。
今天,十點君得說幾句蛙迷們不愛聽的話。
這遊戲帶來的,真的是提高生育率嗎?
仔細想想,其實是讓我們成了空巢青年。
感受了一把孩子離開家以後,父母的空巢感。
每次興緻勃勃地打開手機,期待著旅行的青蛙寄明信片了沒,有沒有帶特產,或者介紹新朋友。
結果只看到了空蕩蕩的家,空虛感瞬間襲來。
就像天天在家裡,盼著我們能回去吃頓飯的父母。
外面的世界充斥著新奇的事物,充滿了吸引力。
可我們有多久沒帶爸媽出去逛街和旅遊了?
別不承認,我們現在出門更願意和朋友,而不是和爸媽。
《旅行青蛙》扒開的第一個問題,正是空巢,讓我們當了一回父母的角色。
然而,這還不是《旅行青蛙》所撕開的最大膿包。
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都愛玩這遊戲?
——互聯網時代,我們都對社交充滿了渴望。
做個假設,如果你周圍沒人玩這遊戲,你還會玩嗎?
回頭看看這款遊戲,無非是看青蛙有沒有出門、去了哪裡、做了什麼,設定其實特別簡單。
它最大的魅力,是在於大家一起玩。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青蛙,今天它出門看了海,結交了蝸牛朋友,和蝴蝶一起玩耍。
也互相抱怨,這蛙兒子怎麼還在外面旅遊。
一款遊戲,成了社交的橋樑,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種對社交的渴望,讓十點君想起《社交網路》這部片。
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傳記電影,由大衛·芬奇執導,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
扎克伯格為什麼能成功創辦Facebook?
因為他太懂哈佛學生。
讀哈佛的時候,扎克伯格做了個網站,把兩個女生的照片放在一起,讓哈佛學生簡單地對外貌二選一。
才剛上線不久,哈佛的網路就徹底癱瘓。
學生們都搶著登錄網站,不僅是因為照片都是身邊的熟人,更是因為這成了學生之間最熱的話題。
緊接著,扎克伯格受到別人的啟發,搭建了只對哈佛校內開放的社交網站Facebook。
一個至關重要的功能,奠定了Facebook——
把自己的戀愛狀況、興趣愛好等等資料,寫進資料欄。
幾乎一夜之間,Facebook又成了哈佛最熱的話題。
學生們希望能交到新朋友,也希望能交到女朋友,扎克伯格的這個功能,無疑是滿足了學生們對社交的渴望。
他們能在Facebook上了解對方,和陌生人交友。
這時候,扎克伯格開始征服其他學校。
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如果其他學校有類似的社交網站,扎克伯格就先征服周圍其他學校。
被孤立的學校自然就會倒向Facebook。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里,我們對社交和互動的渴望。
就像片中說的——
「這個網站我每天至少登錄5次」
看看好友的最新動態,看看有沒有人來私信自己。
然而,這也正是這場社交盛宴的可怕之處。
四個字,孤獨社交。
外表,是看似華麗的社交狂歡;
內里,卻是腐壞的個人孤獨。
為什麼哈佛學生都會去玩Facebook?
因為不玩Facebook就像會落伍,和朋友搭不上話。
問題就在於,他們到底是為了交新朋友而玩的Facebook,還是為了能和舊朋友有共同的新話題?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內里的本質都是孤獨。
透過大量的社交和狂歡,緩解孤寂。
《旅行青蛙》同樣如此。
雖然玩法簡單,卻成了社交的新寵兒。
就像是又一場互聯網的社交狂歡,讓人暫時忘記孤獨。
你是因為好玩才玩這款遊戲嗎?
或者換一種問法,如果不是大家都在玩,你還會繼續玩這款遊戲嗎?
這就是十點君想說的第二個問題。
許多人把自己的社交,寄托在《旅行青蛙》這樣的社交遊戲上,或許能讓你和好友有了共同話題,跟上了潮流隊伍。
但,這卻只是浮誇而脆弱的外殼。
真正能走到心裡的朋友,又能有多少?
前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有部提名作品叫《失常》。
男主是有很多粉絲的暢銷書作者。
然而,無論是男主的老婆、舊情人還是酒吧服務生,所有女性角色都是粗獷的男聲,臉都長得一樣。
這樣的設定實在奇怪,但細想之下卻很絕妙。
因為無論是誰,對男主來說都一樣,都走不進心裡。
這就是至深的孤獨患者。
雖然男主有妻兒和許多書迷,不斷受邀到各地演講,到哪都被擠得水泄不通,看上去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但,男主卻常常在半夜,望著窗外抽煙。
遊走在燈紅酒綠的街頭,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可在男主眼裡全都是黑白,毫無色彩。
到了影片最後,男主的半邊臉應聲掉落。
就像扒開了他虛偽的社交面具,表面有血有肉,內里卻只是冰冷的塑料,這個暗喻實在強烈。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一次次刷屏的小遊戲,表面上是狂歡;
其實,我們只是在不斷麻醉空虛和枯竭的心靈。
《社交網路》的最後,這個創造了社交帝國的人生贏家,卻在前女友的Facebook界面上猶豫了半天,最後按下了好友申請。
接著一遍遍地刷新,等待,刷新,等待……
社交產品越來越豐富,人們卻好像越來越孤寂。
永遠騙不了自己。
現任「007」丹尼爾·克雷格,曾經這麼說: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那些人要在吃大餐前,把菜拍下來然後發到他們的主頁上面。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叫上老友一起出去喝一杯呢!
我們用社交產品(遊戲)來緩解孤獨,這無可厚非。
但讓人害怕的是,越來越多人把自己寄托在這上面。
製造自己有很多朋友的假象。
結果哪天心情鬱悶想找人聊天,翻遍通訊錄和好友列表,你都不知道能找誰。
到頭來這又有什麼意義。
有在社交產品上狂歡的精力,為什麼不去約一約真實的朋友?
現實中的摯友,才是緩解孤獨的最強良藥。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遊戲當然可以玩,朋友當然也可以交。
但用這些社交產品逃避現實、麻痹孤獨?
抱歉,這一切的初衷,絕不應該如此。
老規矩,點完大拇指再走。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分類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