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四百萬年前地球上還有一種矮個大象,長著像鏟子一樣的奇怪牙齒

四百萬年前地球上還有一種矮個大象,長著像鏟子一樣的奇怪牙齒

長長的鼻子加上一對又長又白的象牙,已經成為了人們對大象的既有認識。但其實並非每一種大象都長這樣,現在世界上的三種大象(亞洲象、非洲森林象、非洲草原象)只不過是大象的一種形態罷了。歷史上象族還有其他的形態,比如很少有人聽過的鏟齒象,它們的牙齒就並非像今天大象那樣的圓柱形狀,而是像鏟子一樣又扁又平的形狀。

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鏟齒象與今天尚存的三種大象一樣,都是屬於長鼻目的。只不過鏟齒象屬於早已經滅絕的的嵌齒象科。當然鏟齒象滅絕的時間也算不上久遠,大約直到四百萬年前它們才徹底走向了滅絕,甚至鏟齒象與人類的先祖還有過些許交集。

根據今天發掘出的鏟齒象化石來看,這種特殊的嵌齒象科動物大概從一千萬年前的中新世時代開始出現。由於本身的體型不算大,並且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都比較強,所以在當時那個時代曾是地球上分布範圍最廣,數量最繁盛的動物之一。時至今日,除了南極洲和大洋洲以外,全球各地幾乎都發掘出過鏟齒象的化石。

與今天大象的牙齒不同,鏟齒象是分為上門齒和下門齒的,兩者相比較上門齒要長一些,但是實際卻是下門齒的用途更大。

因為鏟齒象的生活習性和生活區域與今天的大象是不同的。今天的大象屬於完全的陸生動物,主要利用下頜和鼻子配合吃樹葉之類的食物。而鏟齒象卻是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澤等濕地旁邊的動物,它們主要依賴水生植物和半水生植物為食。

當然這與鏟齒象本身的身高偏矮也是有關係的,夠不著高處的樹葉,只好以低處的水草為食。好在鏟齒象長著像鏟子一樣的牙齒,這讓它們可以很方便地將水生植物和半水生植物鏟起來送到口中。

另外除了那些主要生活在濕地旁邊的鏟齒象以外,也有一些種類的鏟齒象是生活在乾旱區域的(目前所發現的命名的沒命名的鏟齒象共計有15種)。這也是為什麼說鏟齒象環境適應能力極強的原因,這種特殊的遠古嵌齒象科動物總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來調整自己的生存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國家也曾發掘出過鏟齒象的化石,這種鏟齒象是在20世紀初被發現的,最初的發現地點是在內蒙古,並且被命名為了谷氏鏟齒象。

後來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在我國的新疆和甘肅等地也都發現了谷氏鏟齒象的化石。綜合比對來看,這應該是最古老的一種鏟齒象化石了,生存的年代大約在一千萬年前。由此也可見我國的確是一片風水寶地,任何一個階段都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面壁思過:

我們所認為的事物的形態,其實可能也並非是事物初始或者共有的形態。就拿象這種動物來說吧,如果不是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來鏟齒象、猛獁象之類的象種化石,有誰知道還有其他形態的象呢?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時尚的狗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