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最後的救命稻草,為何給解放軍留神秘便條?

蔣介石最後的救命稻草,為何給解放軍留神秘便條?

原標題:蔣介石最後的救命稻草,為何給解放軍留神秘便條?


在位於北京昌平小湯山的中國航空博物館裡,有一架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製造的康維爾CV-240型飛機。機身上的「北京」兩字鮮紅奪目。這兩個字,可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這架飛機也因此被命名為「北京號」。這架飛機之所以在新中國的航空史上聲名赫赫,是因為發生在1949年那場震動世界的「兩航起義」。


(北京號 康維爾CV240型XT610號飛機)


兩航是指原國民政府交通部與外資企業合辦的「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運輸公司」,分別簡稱為「中航」和「央航」。1949119日清晨,兩航公司共12架民航客機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經過八個小時的緊張飛行,成功飛回祖國大地的懷抱,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兩航起義」。那麼,如此大規模的起義行動,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困難和波折呢?



(劉敬宜與陳卓林在啟德機場前的合影)

照片上這個兩個人,左邊這位名叫劉敬宜時任中航總經理。右邊這位名叫陳卓林時任央航總經理。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進入後期,國民黨軍隊已被解放軍阻隔和包圍在水陸交通斷絕的大城市中。國民黨除出動空軍運送物資支援外,還下令各民用航空公司也必須參加「專包機空運」。兩航是民航「專包機空運」的主要力量,除了少數客機維持正常運營,其他飛機全都成了國民政府的「專包機」。



國民政府徵用的「兩航」飛機


這個時候,對蔣介石而言,兩航公司不僅是掌中寶、心頭肉,更重要的是救命稻草。因此,為了保住這兩家公司,從1948年年底開始,蔣介石就下達了一道道的撤退命令,要求兩航公司將大部分物資和人員先撤往香港,等時機成熟再撤到台灣。


19495初的一天深夜,劉敬宜待在上海的辦公室里。遠處,隆隆的炮聲一陣陣傳了過來。早在當年2月份的時候,劉敬宜就感受到了共產黨希望他留下的誠意,而另一邊,蔣介石要求他撤離的命令也是一道接著一道。自己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呢?思來想去,劉敬宜拿起了筆,寫下了簡短的幾句話。


(上海群眾喜迎解放軍入城,慶祝上海解放)


1949527日,上海解放。時任上海軍管會空軍部部長的蔣天然,奉命接管中航和央航殘留在上海的資產。29,正在劉敬宜辦公室整理殘留文件的蔣天然,從一堆資料里發現了一張不起眼的紙條。上面寫著:「我公司留存上海之飛機及各種設備均應妥善保管並清點造冊,將來移交給新政權。」上面沒有落款,但經過辨認,這是劉敬宜的字跡。



(時任上海軍管會空軍部部長蔣天然)

蔣天然看到紙條上的字,心中喜,立刻就把這張紙條上交給了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天,一份由華東局起草的關於爭取「兩航起義」的報告,就放在了周總理的辦公桌上。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前期,民航事業是一個巨大的缺口。中航、央航這兩大民航公司,一直是中共中央希望爭取留下的對象。兩航起義並不是中共中央一時萌生的計劃,而是一個策劃已久的行動。


那麼,這起震驚世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的絕色美人,都離不開她的影子!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