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真實存在的女人

一個真實存在的女人

我請教的一位智者曾經提醒我,習俗是不斷變化的,但人性恆久不變。本書描述了麗莎·蓋拉爾迪尼所處時代的風俗、 服飾、 家園、儀式和日常生活。與此同時,我也展示了她的其他側面:女人、女兒、姐姐、妻子、母親、家長。她的人生豐富多彩,與 21 世紀的許多女性一樣。

——《蒙娜麗莎發現史》

一個真實存在的女人

一位天才令她永存不朽。一位法蘭西君主為她花費大筆財富。一位國王對她垂涎三尺。詩人為她歌功頌德,歌者為她傾情吟唱。廣告商大肆利用她的美名。

沒有哪個人的面容像她的那樣,在如此久遠的年代中,讓如此眾多的仰慕者為之傾心。每年超過900萬人前往盧浮宮博物館,爭相目睹她的肖像。我和大多數遊客一樣,曾經矚目凝視這件藝術傑作,但是,我那時沒有認真考慮這個問題:這畫中的主角究竟是誰?

後來,我去了佛羅倫薩,不是一次性走馬觀花,而是多次地細細尋訪。我曾經以旅遊者的身份,考察那個城市的藝術瑰寶。我在校時學習了義大利語——我的《美麗的語言》一書講述了自己愛上義大利語的故事。在為創作那本書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採訪了住在佛羅倫薩的一些語言學者。通過一次又一次訪問,我自己越來越深地沉浸在它的文化之中。幾乎出於偶然,我注意到,在畫作上的那個富於偶像意義的微笑背後,存在著一個神秘的女人。

一天晚上,在她位於皇帝黨路的寓所里,我的朋友藝術史家盧多維卡?塞布雷貢迪設宴款待我。她在席間提到,焦孔達——義大利人所稱的達?芬奇的女人——的母親就是在這一幢大樓里長大成人的。她說話時漫不經心,那一語卻讓我深感驚訝。在那之前,我以為蒙娜麗莎似乎僅僅是盧浮宮博物館保存的那幅畫像而已。那個形象幾乎無處不在,出現在許多物品上,甚至包括T恤衫和茶杯等等。我根本沒有想過,蒙娜麗莎是一個真實人物,她是母親眼裡的女兒,她擁有自己的獨特人生。

我問她:「真有蒙娜麗莎這個人?」

「當然有啦。」盧多維卡毫不猶豫地回答。她解釋說,蒙娜麗莎確有其人,500餘年以前住在佛羅倫薩。在當代義大利文中,Monna(蒙娜)一詞的拼寫有兩個n,意為「夫人」,是對女性的尊稱。與那時其他女性的做法一樣,麗莎保留了她父親的姓氏蓋拉爾迪尼,並且使用終生。義大利人將達?芬奇的那幅名畫稱為《焦孔達》,以十分聰明的方式,不但暗指了她丈夫的姓氏(德爾?焦孔多),而且將其作為對幸福女人(按照那個單詞的字面意義)的一個描述詞。

蒙娜麗莎是佛羅倫薩最著名的女兒;然而,在她的家鄉,卻幾乎看不到任何相關遺迹,沒有冠以她的姓氏的街道或紀念碑,甚至連她居住過的地方也沒有設置任何紀念標牌!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開始探索。我以義大利人特有的方式,通過直接朋友和間接關係構成的網路,找到了研究蒙娜麗莎其人的世界知名專家——朱塞佩?帕蘭蒂。我孜孜不倦,收集與蒙娜麗莎的家族有關的塵封多年的檔案文獻。我不僅發掘出大量稅務報表、房地產轉讓文件、法庭訴訟文件,而且還在2006年出版的《焦孔達的真實身份》中,找到了相關的洗禮、婚姻和死亡記錄。

在佛羅倫薩市奧爾特拉諾區的一座房頂的露台上,我和帕蘭蒂見面。樓下就是麗莎度過孩提時代的街道,人稱阿爾諾河的「對岸」或南岸。帕蘭蒂長著一副典型的托斯卡納人面孔,滿頭灰發,對人和藹可親,說話輕言細語。為什麼他痴迷麗莎的身世,歷經數十載也不改初衷?對這一點他無法解釋。他的妻子長期忍受他對麗莎的關注,已經變得麻木;孩子們聽到他提及麗莎的名字,常常唉聲嘆氣。多年之前,他在一份地契上偶然看到了麗莎的父親的簽名。從那一刻開始,他便迷上了麗莎,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我和他一樣,也很快進入了相同狀態。

帕蘭蒂打開一張佛羅倫薩的旅遊地圖,在麗莎出生的那座房子的位置,畫上一個X記號。那個地方在斯瓜扎街,現在是一家羊毛織品商店。我覺得自己腦袋裡嗡嗡作響,靈感再次閃現:沒錯,一個真實存在的女人,一個實實在在的出生地。我急不可待,真想立刻就去看看。

第二天,我來到了馬焦街旁邊的一條狹窄小巷。那是通往羅馬門——錫耶納的南門——的一條主要小道。在義大利語里,斯瓜扎街的意思是「污穢」,其環境確實如此。早在500多年以前,那裡的居民就開始抱怨,街上的一條下水道被堵塞,整天惡臭刺鼻。事到如今,那條街道依然臭氣熏人。我在不同季節去過那裡。我發現,隨著氣溫升高,水位下降,周圍的氣味更加難聞。

在陰濕的街道兩旁,房子污穢不堪,牆壁上遍布塗鴉。木門上裂紋道道,鉸鏈銹跡斑斑,搖搖欲墜。沒有誰喜歡在那樣的環境中駐足,沒有誰會關心一個名叫麗莎?蓋拉爾迪尼的姑娘。幾百年前,伴隨著佛羅倫薩的織布廠發出的震耳欲聾的雜訊,她來到了這個世界。不知何故,我發現自己對她深感興趣。

我既非專家學者,亦非歷史學家或文獻研究者,更算不上達?芬奇迷。但是,新聞記者的直覺告訴我,這個女子出生在這個散發惡臭的街區,身世離奇,定有特別故事,在佛羅倫薩的歷史上肯定具有重要地位。我下定決心一探究竟,隨即開始提出新聞業者的基本問題:何人?何地?何事?何時?當然,最難以捉摸的是,何故?

這個平凡女人獲得了如此非凡的聲望,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她什麼時候出生?父母從事何種營生?她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長大成人?生活狀態如何?她穿什麼樣的服裝,吃什麼樣的食物,受過什麼樣的教育,喜歡什麼東西?她嫁給了誰?有沒有子女?那個時代最負盛名的畫家是否挑選她作為模特?她後來的境遇如何?最重要的是,為什麼她的微笑今天依然魅力不減?

過了500餘年之後,我們現在可以基本確定:蒙娜麗莎?蓋拉爾迪尼?德爾?焦孔多是當時的一位典型女性,一生中經歷了政治動蕩、家族變遷和轟動一時的醜聞。1479年,她在佛羅倫薩出生並且接受洗禮,是古代貴族的後裔。後來,她嫁給了年齡是自己歲數兩倍的一名野蠻商人,相繼生下六個孩子,63歲時離開人世。麗莎在一生中見證了佛羅倫薩歷史上最動蕩的年代。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佛羅倫薩經歷了戰爭和叛亂,遭到外敵的入侵、圍困和征服,同時也取得了堪稱世界之最的藝術成就。

但是,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這位女性,具體日期和歷史文件僅僅勾畫了線條粗略的速寫,而不是有血有肉的具體形象。我渴望了解這個確實存在的女人,了解她的生平。我希望穿越時空,進入她生活的世界,並且從她的視角觀察那個世界。於是,我決定展開自己的探索之旅。

「到她生活的那些街道去住吧!」一位藝術史家向我建議。幾年之中,我多次探訪佛羅倫薩,先後在幾個區里居住。我像麗莎?蓋拉爾迪尼一樣,在那些鋪著石板的街道上徜徉,在她祈禱的教堂里屈膝行禮,在她那些歲月里就瀰漫著茉莉花芳香的院子里徘徊。隨著我那張地圖上的X標記不斷增加,我的探險範圍越來越寬,足跡遍及散發霉味的地窖、已被廢棄的教堂、古老的絲綢工廠、經過修復的廣場。我去過的私人圖書館完全無人問津,我不禁覺得,瀰漫在空氣中的塵埃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伴侶。

每個新的發現都會激發我沒有預料到的內心衝動。我接觸到一段16世紀的家族史,自己的心跳猛然加速。在一份基督教會的賬本中,我發現了麗莎接受洗禮的記錄,心裡十分興奮,禁不住叫喊起來。麗莎一家的人口逐漸增加,她的丈夫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購置了新的房產。一天,我在她的故居前駐足。這時,從二樓的窗戶飄出了一陣女人的歌聲:鈴聲響起,鳥兒鳴叫,百年逝去。這段歌詞讓我浮想聯翩,覺得那個真實存在的女人在我的腦海中漸漸復活。

後來,當我重訪——甚至想到——佛羅倫薩時,四處都能見到麗莎的身影:在新聖母瑪利亞教堂里,那裡是蓋拉爾迪尼家族的祖先——曾經統治基安蒂的富饒河谷的貴族——的永久安息之處;在聖約翰洗禮堂,她的教父和教母透過吉貝爾蒂設計的亮光閃閃的銅門,注視眼前的新生嬰兒;在維琪奧王宮的市政大廳里,她的祖先們——以及後來她的丈夫——為了獲得至高權位你爭我奪;在巴傑羅宮裡——那裡曾經是法庭的所在地,牽涉叛亂案的蓋拉爾迪尼面對命運的嚴酷裁決。

檔案研究人員帕蘭蒂提醒我,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真的很小,就像是「一張手帕」,人們比鄰而居,交往十分方便。麗莎的祖父母住在皇帝黨路上的一處豪宅里。就在那條街道的拐角處,住著絲綢商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他可能探訪那幢豪宅,追求那位含苞待放的妙齡少女。塞爾[1]?皮耶羅?達?芬奇帶著終日鬧聲喧天的孩子們,就住在幾步之外的地方。塞爾?皮耶羅是一位人脈廣泛的法官,為佛羅倫薩城最有權勢的知名公民服務。在街道的另一頭,他的第一個私生子列奧納多在一家藝術品作坊里當學徒。

我手裡拿著一張皺巴巴的地圖,追尋麗莎結婚那天走過的小路:1495年的那一天,她騎著一匹白色駿馬,穿過佛羅倫薩的市中心,進入「美第奇鄉村」,就是聖洛倫佐教堂附近的那個地段。在那裡的縱橫街道中,我發現了德爾?焦孔多名下的幾處房產之一。那個院落的內院保存了最初的橫樑,現在是國際攝影藝術中心的所在地。

德拉斯杜法街就在附近。那條街在數百年時間裡經過多次重建。在那裡,我與自稱骸骨尋覓人的西爾瓦諾?溫切蒂會合。他曾經發起了一次活動,試圖確定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骨。當然,那樣的做法其實值得商榷。一位城建工程師領著我們,到了德拉斯杜法街23號。大概就是在那裡,達?芬奇當年創作了肖像畫《蒙娜麗莎》。

溫切蒂四肢細長,嘴裡一直叼著香煙,說話喋喋不休,總是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他領著來自巴黎的紀錄片攝製組,走到門前,摁響了門鈴。一個打扮時髦的年輕法蘭西女人探出身子。她踩著一雙尖尖的高跟鞋,披著一條淡綠色圍巾。她解釋說,她只是那裡的房客,根本不知道她所稱的《若孔德》(《焦孔達》的法語音譯)畫像。我偷拍了一張門廳的照片。

一天清晨,我穿過一段落滿樹葉的街道,來到卡法焦的聖多明我修道院舊址。那裡曾經修建了幾座修道院,現在是一家軍事法醫研究院的所在地。我透過鑄鐵柵欄凝視內部,想像那個久遠年代的情形。當時,醜聞滿城風雨,悲劇接連出現,震動了這個寧靜之地,震動了麗莎的家人。

另一天,我來到備受佛羅倫薩人珍視的神殿——聖母領報大教堂。我注意到藝術品修復人員懸掛的一個警示牌,擔心被人看見擅自進入(更擔心被人抓住,驅趕出去),心臟怦怦直跳。我偷偷溜進懺悔間旁邊的一扇沒有警示標誌的房門,沿著扇形走廊向前,經過了幾處私家禮拜堂。右側的那個禮拜堂光線幽暗,存放著麗莎的丈夫以及他的兩個兒子的遺骸。我跪下來,看到一塊大理石地板上鐫刻著兩個拉丁單詞「familiae iucundi」(焦孔多家族)。

麗莎的遺骨本應安放於此,與她的丈夫共眠。但是,她違抗了他的意願,選擇了另外一個安眠之地——聖奧爾索拉修道院。它離她在德拉斯杜法街的住處不遠,僅隔一個不長的街區。聖奧爾索拉修道院曾是一所淑女學校,學生們全都來自佛羅倫薩的精英家庭。那個地方數百年來無人問津,已經風貌不再。裡面滿目殘垣斷壁,塗鴉醜陋不堪,招貼畫顏色衰褪,格柵銹跡斑斑,窗戶上堵著破磚,橫樑參差不齊,搭在破朽的護牆上。房頂下方支起了保護網,以免牆壁上東倒西歪的石頭散落在人行道上。有人告訴我,那裡十分危險,毒品販子常常在陰影中出沒。行人經過那裡時往往加快腳步,並且將目光轉向別處。

一位報刊作者曾說,那個衰敗之處是「佛羅倫薩的羞恥」。幾年之前,市政府宣布了計劃,打算將那個地方改建為社區文化中心,也許會冠以代表文化本身的蒙娜麗莎這位女性的名字。在最近一次訪問期間,我根本沒有見到任何改善跡象。它彷彿是一個孤零零的書擋,阻隔著一段被人遺忘的歲月。

在過去幾百年里,義大利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在麗莎故鄉的中心,時光彷彿停下了腳步。那裡曾經遍布城市建設的傑作,如今依然令人深感興趣。在那個城市中,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大穹頂劃破天際,喬托設計的鐘樓優雅無比,聖十字教堂和聖彌額爾教堂莊嚴神聖,巴迪亞教堂的塔尖高聳入雲。在麗莎生活的那個年代,藝術巨星爭輝鬥豔,照亮整個天際,其中包括米開朗琪羅、波提切利、拉斐爾、佩魯吉諾、菲利皮諾?利皮。當然,列奧納多?達?芬奇最為耀眼,展示了無與倫比的才華。他作為一種文化力量,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人穿過了歷史的迷霧。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藝術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科學家、雕塑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文學家、地質學家、植物學家,在各個領域中全都成果斐然。這位文藝復興巨人獨樹一幟,在構思、設計、繪畫、雕塑等領域中取得了無人企及的成就。他相貌獨特,年輕時留著精心打理的捲髮,年老時絡腮美髯齊胸,看上去就像一位先知。他以無可比擬的「鏡書」方式,寫下了數千頁手稿。他騎馬時英姿煥發,傲視群雄。他力大無比,一名傳記作者宣稱,他可以徒手掰直馬蹄鐵。在列奧納多和麗莎生活的年代,在佛羅倫薩那座城市的舞台上,出現了一批高視闊步的巨人:洛倫佐?德?美第奇成就輝煌,在涉及的各個領域中均有建樹;薩伏那洛拉魅力四射,激勵人們的心靈,最後被火刑處死;切薩雷?波吉亞鐵腕無情,還曾聘請達?芬奇擔任自己的軍事工程師;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與藝術家聯手,制訂了一項大膽計劃,希望改變阿爾諾河的流向。

「被詛咒的佛羅倫薩人!」他們的對手低聲嘆息。與麗莎同時代的市民有時受人羨慕,常常讓人恐懼,從不招人喜歡。一位歷史學家曾經曆數他們的種種惡習,所用的辭彙包括貪得無厭、捉摸不定、對人不忠、驕傲自大,更不必說令人難以啟齒的性取向了。更有甚者,某些土生土長的佛羅倫薩人也對自己故土另有微詞。他們覺得,它是名副其實的混雜大鍋,將猜忌、懷疑和嫉妒熔於一爐,簡直是魔鬼青睞之地。在寫給遭到放逐的愛國人士的信函中,一位佛羅倫薩人如是說。

摘自《蒙娜麗莎發現史》,即將上市

蒙娜麗莎發現史

[美] 黛安娜?黑爾斯 著

嚴忠志 譯

簡介

蒙娜麗莎是誰?她生活在哪裡?有著怎樣的一生?本書探索了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莎》中的原型麗莎?蓋拉爾迪尼的生命軌跡。作者竭力還原出一個真實存在過的女人,展現了一個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普通女子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經歷,並牽連出當時的政治、宗教、藝術和商業環境,描繪了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整體畫卷。

作者

黛安娜?黑爾斯,自由記者、作家。曾任《美國大觀》《婦女家庭雜誌》等刊物特約編輯。著有《美麗的語言》《就像一個女人》等書。曾因《美麗的語言》一書被義大利總統授予義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勳章,並曾獲美國心理學會及全國婦女政治會議等頒發的獎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浙江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