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一周金句丨宮崎駿這老頭兒,對兒子也太孫子了!

一周金句丨宮崎駿這老頭兒,對兒子也太孫子了!

專欄作家、出版人黃集偉

妙語盤點本周流行金句

願大家增見聞,廣學識

間或會心一笑~

語出作者賈行家飯文:「很久以前看一個紀錄片,宮崎駿看他兒子的動畫片的首映,看到一半出去了,心想何必呢這老頭對兒子也太孫子了。了解了一下首映式的流程,可能是因為他迴避放映結束後被主持人叫到台上去講兩句」……比名詞(老子-兒子-孫子)間的歧義妙趣更令人慨嘆的,是作者對人情世故的精確拿捏,相比而言,不少作家天賦也還算有,可有關人性、人世的理解或想像卻止步於巨嬰。

上周至本周,這款休閑互動小遊戲《旅行的青蛙》(《旅かえる》)刷爆社交圈。「最近年輕女孩們的朋友圈太可怕了。上個月剛添了四個老公,現在又立馬多出來個蛙兒子,簡直效率驚人」。比照此前火爆的乙女遊戲(以女性玩家為開發對象的遊戲)《戀與製作人》,作者賈大方驚呼:「養四個男人不如養只蛙」。

《旅かえる》萌蠢天真。網友所謂「提前當媽」是對這款遊戲粗暴、精準的概括,藉由其間養娃日常的細節,激發有關雞毛蒜皮養娃的感覺:掙扎,恬靜,唏噓,溫暖……它「以慢節奏融入人們碎片化的生活」,並將現世生活中已日漸稀罕的天真重新送還。

語出網路紅人李誕。新近接受十三邀許知遠採訪,被問及緣何自信滿滿,李誕這樣回答。這個訪問的趣味在於尬聊和陌生,他倆的互動表面上嘻嘻哈哈,但其內在邏輯已各自崩塌……稀里嘩啦,聽得見。

語出作者趙楚本周文章,作者認為,熱播劇《風箏》男主鄭耀先雖也傲視群雄睥睨天下,可終其一生,他卻是貨真價實「負能量英雄」,「他的敵人、愛人、友人、親人,他所信賴的和信賴他的,都在風暴中一一離他而去……立下無數特殊的功勛,走過特別了不得的一生,在他輝煌的勝利終點,他所面對的,是理想與信念的實現和個人生活的崩塌」……用今天的話說,這位負能量英雄「負」在人設繁複糾結,縱然演技逆天,終難無力回天。

來自作者王雁林本周專欄文章,快評網綜「@所有人」,作者認為,圍繞「孩子你不成功也沒關係」這一話題的討論,充分展現了「中產式矯情」:他們說一套做一套,一面說想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一面又在按照自己認為好的標準去設計、干預、影響孩子自由、個性、自主」……教育一事龐大複雜,它就像薛定諤的貓,「你根本不知道今天的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怎樣具體的影響,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只有到了那天,結果顯現出來,才知道當初決定是否最佳。」

來自煎蛋網本周消息,消息說,德國多特蒙德市一種以塑膠情趣玩偶為主角的妓院開張,生意興隆。相似的玩偶妓院在日本有多家,但在德國還屬首創,該院老闆稱,「情趣娃娃是最理想的員工,她們不會離開工作的地方,因為她們不會生病,而且看上去永遠容光煥發」……也許不要很久,智能機器人會更為勝任地取代情趣娃娃?

來自作者徐元本周文章。討論成龍人設的坍塌乃至自我價值餘額失控榨取,作者說:「如今的成龍,卻轉投了不入流的B級片陣營……一個讓人難耐的情況是,即便如此,成龍還每每在這些粗陋劣質的電影里,持續地加入他的那些說教大道理,而這甚至也破壞了B級片應有的那種坦蕩蕩的惡趣味」……這個「坦坦蕩蕩惡趣味」讓我想起一位掃街大叔的抱怨,歌詞大意是:街上那些死角里的煙頭都是文化人扔的,他們知道亂扔煙頭不好,悄悄扔,掃街人死活掃不幹凈,反是那些沒文化的大大咧咧,直接扔大馬路,一掃了之。

來自作者小兵手本周文章。討論超級APP微信對人際關係模型的改變與重塑,其細節之一,即在弱社交語境中,我們越來越忽略「回復」:「雖然數字信息模擬真實會話,速度越來越接近,我們卻越來越習慣忽視文本信息和郵件,許多人之所以喜歡數字溝通,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自由迴避信息——所謂「自由迴避信息」,它所描述是這樣一種自主定義的延時:「可以馬上回應,可以等兩天,也可以永不回應」,以至於本可秒同步的交流,卻反而愈發「非同步」,它們只是裝成「同步」而已……可以詰問的是,我們真需要「秒回復」式的交流?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TAG: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