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濟群法師:學佛與做人(上)

濟群法師:學佛與做人(上)

學佛的人,學習的程度不一樣,對學佛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學佛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有許多人,學佛僅僅是為了保平安、保發財、保健康,帶著這種目的來學佛的人為數不少。尤其是初學的人,對學佛的意義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學佛只是為了給自己帶來一點現世的安樂。

當然,一個學佛的人,是能夠得到三寶的加持,能夠得到佛菩薩的護佑。但我們要明確,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開發生命內在的智慧;為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為了將來能像佛菩薩一樣利益所有眾生。

學佛的人裡面,大體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平時忙於學習和工作,生活單調乏味,周末到佛堂來聚一聚,找朋友聊聊天,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個項目。如果是帶著這樣的目的來學佛的話,那麼學佛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不到佛堂來,還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可以到夜總會或親戚朋友家去坐一坐,同樣可以消磨時光。如果是帶著這樣的心態來學佛,就好比是「明珠彈雀」。明珠固然是可以用來彈雀的,但隨便一顆石子也能用來彈雀。珍貴的明珠僅僅換取了微不足道的麻雀,未免過於可惜。

另一種是把學佛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比起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比起自己在世上所擁有的一切,學佛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因而,學佛是用整個生命在實踐,他們甚至可以為此而放棄一切。

學佛和做人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覺得學佛只是來佛堂里磕磕頭,拜拜佛,而不是將學佛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是沒有把學佛和自己的人生真正聯繫起來。

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平時也念佛,也誦經,寺院里有活動也願意參加,似乎也是在學佛,可是他的人生、他的品行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念佛是念佛,煩惱是煩惱,完全是兩碼事。他的煩惱不會有絲毫減少,人格也得不到絲毫提升。他幹壞事的時候還是照干不誤,騙人的時候還是照騙不誤。他不會去想一想,他所做的這一切,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誨?

這是沒有將學佛和自己的人生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學佛和做人嚴重脫節。這樣的情況,目前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

可能有的人會問,不學佛不是照樣可以做人嗎?做人為什麼要學佛呢?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做人就貫穿了我們的一生。可以這麼說,做人是我們終身的職業,這職業的特殊性還在於,我們無法請假,無法辭職,無法將屬於自己的工作移交給別人。所以,如何將人生過得更好,過得更有意義,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在世間幾十年的生存時間,看起來似乎很長,但如果和人類的歷史相比,和宇宙的歷史相比,我們每一階段的生命實在非常短暫。

世間上有很多人,因為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過得百無聊賴,一天到晚想盡辦法消磨日子,用各種各樣的娛樂甚至毒品來打發時間。可見短暫的人生對他們來說,不是太短而是太長了。

其實我們一生所能擁有的這麼幾十年時間,除掉睡眠和吃飯,能剩下的時間並不多。假如我們每天睡八個小時,就要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假如我們能活九十年,就要整整睡掉三十年,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呵!

人生本來就已經很短暫了,而真正可利用的時間就更少,年少的時候懵懂無知,年老的時候又精力不濟。佛法告訴我們人生難得,所以這短短几十年的時間,我們一定要珍惜。

一方面是要過得幸福,一方面是要過得有意義,這是我們人生的兩大目標。很多人只是考慮前者,只是想怎麼過得快樂,怎麼過得開心,怎麼過得幸福。其實,如果不了解人生的意義,不了解幸福的內涵,沒有獲得幸福的正確途徑,我們為謀求幸福所做的努力,往往和真正的幸福是背道而馳的。

人類的文明和進步都是建立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基礎上,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我們為家庭操勞,為事業操勞,為擁有更多的財富操勞,無非是為了過得更幸福。可是,世界上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真正的幸福究竟是什麼。

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問問自己:過得幸福嗎?我們還可以問問自己周圍的人,就會發現,真正懂得幸福或是覺得自己幸福的人並不是很多。

通常,我們總是將幸福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當我們缺乏相應的物質基礎時,會覺得房子、汽車及相應的物質財富是我們獲得人生幸福必需具備的條件。我們衡量別人的時候,也會用同樣的標準。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房子那麼寬敞,那個人車子如此豪華……他們一定很幸福。一般來說,我們所謂的幸福無非就是這些。

其實,物質條件只能用來衡量我們的生活水準,和幸福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當我們擁有了豐厚的物質條件時,幸福是否就會隨著房子和車子一同到來?

如果幸福和物質條件能成正比的話,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人。可我們會發現,事實遠非如此。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一生為財富所累,成天擔驚受怕,他們的生活中並無幸福可言。而另一些人,雖然物質條件很簡陋,但一樣可以怡然自得地生活,可以在最簡陋的條件下找到人生的幸福。

我們又常常將幸福建立在一個未知數上,建立在我們不曾實現的人生目標上。

幸福在哪裡?我們盲目地追逐著。當我們沒有成家的時候,會覺得成家是幸福的基礎;當我們沒有孩子的時候,又會覺得孩子是幸福的源泉;當我們沒有地位的時候,會將顯赫的社會地位當作幸福的保障;當我們工作繁忙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能夠閑一點會很幸福;可有的人過得太清閑了,看到別人生活得很有目標,又會覺得忙忙碌碌才過得充實。

我們所理解的這些幸福,只是相對自身現有的生活狀態而言,同樣不具有幸福的本質。所以,當它們真正實現的時候,能給我們帶來的,也僅僅是由於暫時滿足而產生的相似的幸福感。

但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我們的滿足是很短暫的,新的慾望很快會產生。我們總是習慣性地享受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只有失去之後才會認識到它們的價值。

假如有一天什麼都有了,好像人生也因此失去了奮鬥的目標。現在的人,物質條件遠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都優越,一個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可能已經超過了古代的帝王,但很多人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幸福的感覺。

相反地,因為心靈空虛而去尋找刺激,因為生活無聊而去吸毒,因為對人生的厭倦而去酗酒鬧事,並由此造成了諸多社會問題。當我們了解到這些之後,便會發現,所謂的人生幸福,並不僅僅是外在的東西,更不僅僅是改善物質條件就能抵達的。

幸福的產生和建立,離不開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但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態和對幸福的正確認識。

物質只能造就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還需要有相應的心情去享受,所以,良好的心情是幸福產生的基礎。

我們要追求幸福,還需要找到不幸產生的根源,只有在生活中消除一切與幸福相違背的因素,才能獲得幸福。

我們常常覺得人類的不幸和煩惱是來自客觀環境:物質條件的匱乏,他人對我的傷害……我們總在哀嘆世界的不公平,人生的不如意。可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所產生的結果也大相徑庭。所以,真正對我們構成傷害的並不是客觀的環境,而是我們的心,是我們對客觀環境的主觀認識。

我們有一顆什麼樣的心,對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映。

因為我們有嗔恨心,所以聽到別人的辱罵就會煩惱、會憤怒,會感到深深的傷害。而一個修行人,則會將生活中的挫折當做修行的助緣。佛經記載,佛陀在因地為忍辱仙人時,被歌利王截截肢解身體,但不起絲毫嗔心,最終證得佛果。

因為我們有貪心,即使擁有了很多財富,還在為佔有更多而煩惱,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反之,少欲知足的人,即使過著最簡單的生活,也能在簡樸的物質條件中發現人生樂趣。正如孔子所讚歎的顏回那樣:「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皆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由此可見,幸福人生的關鍵在於我們有什麼樣的心態,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觀念來生活。如果沒有健康的心態,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念,想把這幾十年過得幸福真是不太容易。

也許有的人會問:學佛有什麼好處嗎?可以給我們變出一台電視機來嗎?可以給我們變出一幢房子來嗎?物質條件的改善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即便擁有再多,也不可能解決人生的痛苦和煩惱。

而學佛的意義正在於此:佛法可以給我們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念,依法修行能使我們培養健康的心態。所以說,學佛是為我們的幸福人生服務的。

現代人心理問題很多,這些心理問題怎樣才能解決?有些人求助於心理醫生,但心理醫生的治療只能起到一種疏導和緩解的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不能滅除問題產生的根源,那麼,今天這個問題得到了疏導,得到了暫時的解決,明天又會繼續製造新的問題,心理問題並不能得到徹底解決。

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麼?是無始以來伴隨著我們生命的無明,和由此產生的種種不健康因素:如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等等。所以我們要從佛法入手,通過勤修戒定慧,來熄滅貪嗔痴,從根本上剷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貪嗔痴在佛教里被稱為三毒,就是三種危害我們精神健康的毒品,它時時都在傷害著我們的心靈,左右著我們的人生。

現在吸毒的人很多,我們知道毒品對人構成的傷害主要是在身體上的,但身體和精神的關係很密切,在身體受到傷害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會隨之受到傷害。我們對於毒品的危害已經有了深刻認識,所以,全世界都在為了人類的健康而抵制毒品。

但危害到我們心理健康的精神毒品是無形的,它潛伏在我們的生命里,反映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和我們的關係密切到使自己都難以察覺。我們常常不由自主被它推動著,造下種種惡業,不僅影響到今生的幸福,更影響到未來的生命形態。

世間的一切,因為和我們的貪嗔痴煩惱相應,都可能變成毒品。我們對世界的錯誤認識,使我們每個人都對「自我」產生高度的執著,又因為對「自我」的執著,帶來了種種煩惱。

因為執我,進一步執著我們的事業,執著我們的家庭……一旦事業受挫,一旦家庭解體,都會對精神構成極大的傷害。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因為無法接受感情挫折和事業失敗而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

同樣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具體到和自己發生關係,如果不是具體地落實在自己的身上,結果會完全不同。世界上每一天都有人破產,每一天都有人家庭破裂,可我們很少會因為別人的挫折和失敗感到切身的、難以忍受的痛苦。為什麼挫折與失敗一旦和自己發生關係之後,就會構成那麼大的傷害?原因就是我們對「我」的執著。

同樣的一個孩子,他的健康,他的學業,他的發展,做父母的感覺會和外人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父母對兒女有一種強烈的感情上的執著,而這種對「我的孩子」的執著,同樣也是來自於對「自我」的執著。

而我們對金錢的執著,對地位的執著,對名譽的執著……對世間的一切執著,都是生長在我執的土壤上。我們把整個身心都安住在我們的執著之上,一生都在為它歡喜為它憂。

先賢告訴我們:「人到無求品自高」。怎樣才能無求?沒有了對自我的執著,自然就無所求。無所求也無所謂得失,沒有了得失之心,人生就能因此得到解脫。

所以,我們對世上的一切,對我們的事業,對我們的家庭,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都要運用智慧去觀照,從因緣的角度正確地透視它們,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洒脫。否則處處都有牽掛,走到哪裡都不得自在,這就是佛法關於解脫的道理。

除了對幸福的追求,幾千年來,人類還致力於生存價值的尋找。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總要為自己的生存找到足夠的理由。

一般人只會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從自己的親人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小時候,我們覺得在為自己的父母活著,為了他們的希望去讀書;長大後,我們又要為妻子兒女活著,為家庭的生存去奔波勞碌。有的人胸懷更寬廣一點,他們會為了更多的人活著,為更多的人謀求利益。但由於認識的局限,人生目的大多比較現實,比較短暫。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很多人並沒有清晰的概念。我們所認為的人生意義無非基於現世的生活:有人覺得書讀得好就是意義;有人覺得事業成功就是意義;有人覺得受人尊敬就是意義。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看來,活著就是要出人頭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吃再多的苦都可以,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古人有「三不朽」的人生標準,即「立德、立功、立言」。能夠成為聖賢,使自己的名字萬古流芳,使自己的事迹千秋萬代地延續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價值所在。可在社會上建功立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還和所處的時代有關,若是抱負得不到施展,就退而著述,也就是立言,在人間留下幾本書,也不枉過一生。其實,這些也還是基於現世的考慮。

作為一個佛教徒來說,生命怎樣才能更有意義?佛陀教導我們,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我們在人世的這幾十年,只是生命的一個片段,一生過得再風光,死後也同樣化為塵土。再則,世事無常,昨日的君主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之囚,過去如此,現在同樣是如此,所謂的事業和功名都非常短暫。

學佛能使我們將眼光放遠,不僅從現世的生命著眼,更考慮到未來的命運。所以,我們不能以幾十年的成敗論英雄,不要為了今生的享樂,為了今生的風光,而造下罪業。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一無所有而來;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是兩手空空而去。我們走的時候可以帶走什麼?我們的兒女?我們的財富?還是我們的事業?哪一樣我們也帶不走。

短暫的人生很快就會過去,即使再有錢,像比爾·蓋茨那樣的世界首富,死後又可以帶走什麼?一樣也帶不走。所以說,只有懂得合理使用自己的財富,懂得用自己的財富造福人類,才能為未來的生命種下更多的福報。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生生世世伴隨著我們的,那就是我們的業力。我們這一期的生命為來世留下的是善業還是惡業,是人生最關鍵的問題。

從前,有個富翁快死了,想想很難過:嬌妻美妾,房宅田地,要丟下所有一切獨自走上黃泉路,未免太孤單。於是找來小老婆說:現在我要走了,平時我對你最好,你能不能陪著我一起走?小老婆答:沒錯,平時你是對我最好,可我這麼年輕,怎麼能和你一起去死呢?然後他又找來第三個老婆,她當然也拒絕了富翁的請求。再找來第二個老婆,可她也不樂意:平時你對她們那麼好,她們都不肯陪著你走,我也犯不著和你一起去死。三個人都不答應,他只好找來原配,原配說:雖然你平時對我關照不多,但既然我已經嫁給你了,也只能跟著你走。

這四個老婆就代表著我們的財富、事業、家庭以及業力。我們平時最關心的是什麼?無非是財富、事業、家庭,可這些,到你走的時候,有什麼可以陪伴你?古代的帝王們,為自己建造龐大的陵墓,用數不盡的財寶甚至活人陪葬,希圖再現生前榮光,除了給自己增添更大的惡業,又何曾為他們的死亡帶來任何利益?

而我們最不關心的就是業力。只要對眼前有利,就不管使用的手段是正當與否,也不管造下的是善業還是惡業。但我們要知道,當你離開人世之時,只有業力是跟著你一道去的,就像那個平時最受冷落的原配夫人一樣。

世間的富貴榮華都是虛幻不實的,人生的吉凶禍福更是變化無常的。沒有學習佛法的人,即使他的眼光再長遠,比起一個學佛的人來說,都是近視眼,因為他所能看到的,最多就是一生短短的幾十年。

學佛的人,不僅要對今世的生命負責,還要為未來的生命負責。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念念觀自在|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文殊菩薩教你怎麼拍馬屁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