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郭永勝‖安全火柴

郭永勝‖安全火柴

作者簡介

郭永勝,男,1964年生,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人。當過教師,現為巴彥淖爾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職工。愛好文學,興趣廣泛。

說長道短

安全火柴

郭永勝

提起火柴,我們並不陌生,說小,它是日常取火工具,有小巧玲瓏,外形美觀,攜帶方便的特點,它和人們形影不離;說大,它與生命息息相關。

最難忘的是王願堅的《七根火柴》,至今記憶猶新。內容描述了長征途中,暴雨傾瀉在大草原上,一個生命垂危的紅軍戰士,把黨證和夾在黨證里的七根干火柴交給戰友,請他轉交給黨組織。言畢,安然的閉上了眼睛。那位戰友追上隊伍為戰士們點燃了篝火,然後將餘下的六根火柴和黨證交給了指導員。作品細節描寫感人,表現了革命戰士的高尚品質。

1830年,法國人沙利埃用白磷代替氯酸鉀,製成一種小巧靈便,長短已接近今天的火柴,這是比較受人歡迎的摩擦火柴。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里描述說:"他手中拿著一束火柴,這一整天,誰也沒有向她買過一根,……她牆上又擦了一根火柴……"。這種火柴就是含白磷的摩擦火柴,那時是論根賣的。不過,白磷有毒,對人體有害,生產過程很不安全。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廠於1833年在瑞典卡爾馬省的貝利亞建成。

1855年瑞典人倫斯特姆設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他用了一個巧妙而簡單的方法,把引火劑分成兩部分;火柴頭上蘸有氯酸鉀和三硫化二銻,紅磷塗在紙條上,貼在火柴盒外側。當火柴頭在火柴盒的側面摩擦時,達到著火點,火星引著三硫化二銻,氯酸鉀受熱,放出氧氣,幫助燃燒得更旺。這種火柴既沒有毒,又不易引起火災,叫做"安全火柴",很快就風行全世界。清代,外國人曾將火柴作為貢品,傳入我國。1842年,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外商趁機在我國生產火柴,"洋火"之名從此叫開了。1865年,火柴輸入中國。1879年,中國第一家火柴廠在廣東佛山縣由衛省軒創辦。1894年,我國在湖北省建成兩家官商合辦的火柴公司"聚昌"和"盛昌",開始生產火柴。1930年,上海建成大中華火柴公司。1982年,在濟南火柴廠建成了中國第一條連續生產線。一直到2012年9月6日,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最後一批設備被拍賣,這標誌著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徹底走進歷史。人就是這樣,一件熟視無睹的物品,一旦失去後,才覺得它珍貴。"安全火柴"漸漸地消失了,曾經伴我們人類走過了近200年的歷史,結束了它輝煌的一生。可曾想過,小小的火柴也經歷過不同尋常的演變。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用木燧,第二種用金燧,第三種用石敲火。木燧,即鑽木取火。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此法後世一直沿襲,經歷了數千年之久。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盛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 春用柳,夏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 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時,當時仍流行鑽木取火,但取消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寒,家人鑽火用青楓"。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濕櫓鑽火磨星紅"。濕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來的火焰息滅了。到了清明,人們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禮》記載: 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艾絨之類的東西,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式。可見,我國在4000年前已有利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金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不能取到火。所以,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右佩木燧"。這樣,有太陽就用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就用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潘岳詩: "煩如敲石火"。到唐朝時,敲石取火者更多。白居易詩: "人生如石火,為樂常苦遲"。柳宗元詩: "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放著"火絨",當火星濺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以取得火。"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稈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來點火。敲石取火沿用至宋朝,陸遊詩,"擊石以取火,薪桂持煎烹"。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資治通鑒》中記載: "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后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這裡的燭是指"發燭"或"寸兒"。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遇火可馬上得火,時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行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這也許是最早的火柴了。直至今天,北方地區仍將火柴稱為"取燈"。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取絨少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就得火,是當時吸旱煙者不可離身之物。後來有了火柴,火鐮,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消失了。

名為"安全火柴",其實並不安全,同樣難免淘汰,被更先進的點火工具所取代。現在人們使用以丁烷氣體為燃料的打火機,更加方便快捷。

由此想到,我們日常用的燃煤,為了防止大氣污染,將來也會被液化氣,太陽能,風能所取代。隨著農業物聯網等概念在我國農業信息化產業逐漸興起,其核心技術是3S技術,即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而地理信息系統是精準農業的"大腦",對農業生產的指導有重要意義。我們下地種田將會變成真正的"無人種地",利用最先進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拖拉機將無人駕駛,實現連續24小時田間作業。既減輕了農事工作者的勞動強度,對農業機械的利用率也隨之大大提高。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駕駛員這一行業將會消失。網路的出現,人們都學會了修心養性。人與人之間真正做到了心心相印,心心念念,心心相連,心心相通。 社會正快速的變化,傳統觀念將被更新,我們使用的貨幣逐漸被信息化,數字化所取代,最終貨幣消失。到那時,人們的生活更加完美,共同步入大同社會。

作品鏈接

郭永勝‖神奇的鐵匠鋪

編輯:孫傳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紀實縱橫 的精彩文章:

韓啟財‖今年一定回家

TAG:紀實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