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楊廣是古往今來頭號敗家子,來看看隋朝到底有多富

為什麼說楊廣是古往今來頭號敗家子,來看看隋朝到底有多富

為什麼說楊廣是古往今來頭號敗家子,來看看隋朝到底有多富

說楊廣是古往今來頭號敗家子,還真是不誇張。他老爸楊堅留給他的家底之厚,絕對在中國歷史上數得著。歷朝哪個皇帝繼承了哪怕一半的家產,就可算是接過了一個太平盛世,是做夢都要笑醒的好運氣。

唐初君臣估計,仁壽末年,隋之府庫積累,「得供五六十年」。換句話說,楊堅交給楊廣的家底,就是鉚足了勁花,也要花個五六十年才能敗光

五六十年是個什麼概念?古人所謂「三年耕,有一年之食」,三個豐收年,能攢出大約一年的庫存來。當然沒那麼絕對,但得供五六十年意味著相當於上百年的積蓄。即便史書的記載有一定的誇大,但隋的富有依然讓人咋舌。因此,清人王夫之說:「隋之富,漢唐之盛,未之逮也。

另一個事實可以說明隋朝國庫的充實。楊廣是史上最能花錢的一個皇帝,造洛陽、挖運河、修長城,四處巡行、東征西討,照一般估算,十幾年下來,也該耗得差不多了吧?——才沒。隋末大亂,李密佔領洛陽洛口倉(隋唐第一大糧倉),當時還是庫存巨億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馬周上疏:「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京積布帛,王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到貞觀十一年,隋國庫的老本居然還沒空!也就是說,經過隋末大亂,搶的搶,散的散之後,國庫還撐了初唐的一二十年。如此反推,在隋末時,國庫中自然是盆滿缽滿。

為什麼說楊廣是古往今來頭號敗家子,來看看隋朝到底有多富

這還不是最詭異的事情,讓後世經濟史學家們困惑不已的一個問題是,楊堅、楊廣兩父子,到底是怎麼斂財的

隋王朝從建立到滅亡總共不過短短三十七年,而在隋之前,南北朝分裂時期,戰亂不斷,哪裡又能有那麼長休養生息的時間呢?哪有大規模積累財富的間隙呢?更何況,連續百餘年的豐收年本身也不可能

可是,「隋氏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陝州太原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石。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庫布帛各數千萬。而賜賚勛庸,並出豐富,亦魏晉以降之未有」。又清清楚楚地記載在史書當中。

雖然橫徵暴斂四個字誰都會說,然而真要在史書上找如何橫徵暴斂的確實證據,卻又很難找到。

恰恰相反,據明文記載,有隋一朝的賦稅並不高,至少文帝時代是如此。隋文帝取消了很多種稅,包括鹽鐵稅、茶酒稅、入市稅、礦稅等,這些之前之後的國家財政主要來源,當時全都是免稅的。在這麼大規模的免稅政策之下,硬要說國富民窮,也是沒什麼依據的。且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之前,隋文帝剛剛拿下北周江山,又需要籌備平陳。當時隋帝國的經濟狀況還很一般,之後到仁壽末年,真正休養生息,不過十五六年時間,這期間單單江南就有十年的免稅期。他到底是怎麼攢出「得供五六十年」的家當的?

隋煬帝時代同樣令人迷惑。楊廣上台後再度調低賦稅,縮小了納稅人的年齡範圍,且免賦稅再沒比楊廣更大方的了,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起連續五六次大範圍「給復」:大業元年揚州免稅五年,江南免稅三年;二年全國免稅;三年關內免稅三年……出巡途經地的郡縣一般也有一年到兩年的免賦稅。對比同樣富得冒油的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地一般也只免當年三成賦稅。如此減賦再加上楊廣登峰造極、空前絕後的花錢本事,怎麼花不光呢?難不成這爺倆手裡有聚寶盆

史載大業後期「徵稅百端」,李密的檄文中甚至有「逆折十年之租」的說法。然而就算楊廣很會刮地皮吧,大業末年,中央政府的政令已經無法下達,連開倉賑災都已經做不到,又怎麼收稅?稅收不上來,國庫的儲備又是哪裡來的?可見,還是沒花完的可能性更大。

為什麼說楊廣是古往今來頭號敗家子,來看看隋朝到底有多富

這還不算完,隋朝還留下一組更驚人的數據: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全國人口890萬戶(一般每戶5口人,大約是4500萬人口),墾田數多少呢?5500萬頃!換句話說,平均每人耕地面積大約是120畝。作為對照,給出唐宋兩個王朝鼎盛時期的數據: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已墾田地1430萬頃,人口891萬戶;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已墾田地524萬頃,人口867萬戶。即便刨掉度量衡的差距,隋朝的數據仍然大到不可思議

現今找到的各種因素,例如統一帶來的經濟發展、均田制的實行、賦稅及戶籍制度的完善、大運河工程的完成等,實際上都不能完美解釋這一現象。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們現在只能說,隋朝巨富,可能是史上第一富。但,到底富到什麼地步,到底是怎麼富起來的,卻是千古一大疑團

(摘自《帝王失格:隋朝的崩壞史》浙江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碼農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短視頻這麼火,今天我們就來粑粑中國短視頻第一人,不信請繼續看

TAG:碼農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