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丁承運:他用七弦彈奏古琴的春天
他用七弦彈奏古琴的春天
——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丁承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弦、實習生劉嘉明
一襲古裝,撫琴悠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國家級非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丁承運和古琴打交道了一輩子。1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揭曉儀式上,丁承運作為我省唯一上榜人物,現場撫琴一曲《醉漁唱晚》。
頒獎詞評價丁承運:高山覓流水,他讓千年的古琴在今天遇到了民族傳承的知音;陽春笑白雪,他用七弦彈奏出古琴欣欣向榮的春天。
古稀之年弦歌不輟
今年74歲的丁承運生於藝術世家,二姐是我國古箏名家丁伯苓。從10歲開始,丁承運便跟著二姐學習古琴、古箏。一曲《流水》,曾讓年幼的他聽到潸然淚下。通過二姐引薦,他拜泛川派古琴大師顧梅羹為師,成為泛川派第四代傳人。
1964年,丁承運來到武漢音樂學院前身湖北藝術學院讀書,學成先後赴河南大學、武漢音樂學院任教,治琴學凡60年。2003年,中國古琴成功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丁承運是申報文獻主要提供者之一。
正是這一年,讓古琴這個傳統又小眾的樂器走入大眾視野。丁承運說,古琴雖是全世界唯一傳承3000年的樂器,但2003年前,全國熟練掌握古琴演奏技藝的僅52人。十幾年來,古琴得到了廣泛認可和飛速發展,如今一個城市中幾十上百家琴館早已稀鬆平常。但發展太快帶來弊端,丁承運發現,古琴師資缺乏導致傳承水平降低。
因此,退休後,丁承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開講學和演出中,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學習到古琴真正之美和深厚文化內涵。2015年,他受國家圖書館之邀,錄製古琴公開課10集。去年,他奔赴十幾個城市開講座授課、巡迴演出,「比較忙,家裡見不到我的人」。有古琴愛好者甚至追著他全國跑,一場不落。
再現美景琴瑟和鳴
文人斫琴是中華琴學的優良傳統,如漢代蔡邕的焦尾琴、唐代柳宗元的霹靂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丁承運早年即立志於斫琴,中學開始學木工,1974年造出他的第一張琴。如今,家中已有上百張琴,記者看到,凡是能放的地方,都已堆滿了琴。琴界同仁誇讚他的琴: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奇古透潤、清越異常。
更令同仁驚嘆的是,丁承運憑藉古代樂律知識和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復原並製作出「古琴之友」——已失傳上千年的瑟。對華人而言,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樂器,《詩經》中關於「琴瑟友好」的語句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然而瑟究竟是什麼模樣、如何彈奏,不得而知。
1998年,丁承運完成古瑟的理論研究,他希望進一步實現琴瑟合奏。在瑟失傳的歲月中,古琴一直在改變,如何讓瑟追上古琴,丁承運需要以創新的思維,讓瑟復活。第一次嘗試合奏,他和夫人付麗娜驚喜萬分,原來琴瑟和鳴,竟如此和諧。但瑟的聲音大,琴音小,丁承運又多次改進,運用陰陽學說理論,讓瑟音儘可能托住琴音,而又不掩蓋其聲。
2003年,丁承運與夫人付麗娜登台演奏,再現琴瑟和鳴美景,渾然天成,令觀者稱嘆。古人有彈必唱,丁承運又譜出了邊彈邊唱的弦歌,如《卿雲歌》《扊扅歌》《黃鶯吟》等,簡單古樸,回味悠長。
打撈古曲深耕文化
在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孫曉輝眼中,丁承運堪稱當代大儒,是文人琴家的典範。「他不僅琴風蒼古遒逸、從容慷慨,更是左琴右書,兼通文史,精研樂律,是集演奏家、書法家、學者為一身的當代極具創造力的古琴藝術家。」孫曉輝說,《吟猱論》《論五音調》《中國造琴傳統抉微》等論文,以及《古瑟藝術論》《琴上月令》等專著,使丁承運的表演實踐與理論研究兼修的琴學精神,受到學界廣泛讚賞。
更艱深的工作,是古琴曲的發掘和傳承。由於流傳的古琴譜都是減字譜,記載的只是演奏指法,音高、節奏一概全無。丁承運用了幾十年,發掘了《神人暢》《白雪》《六合游》《流觴》等古琴曲,讓現代人方便學習演奏。
回首來路,丁承運用近代古琴名家楊時百的一句話形容自己:此生端為雅琴來。他說,古琴曾是孔子修身、授業的載道之器,是傾國傾城的樂器,又是士的精神、人格象徵,今人傳承古琴,首先要增強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的文化修養,而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
今年,年逾古稀的丁承運計劃繼續發掘古譜,打撈更多古代演奏形式,發掘更多弦歌,辦一場弦歌的專場音樂會;同時繼續學術研究,並開始教授古瑟……丁承運說,作為知音故里,湖北的古琴事業還應該更上一層樓。
TAG: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