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如明鏡,鏡子裡面是茶水,亦是人的心思

茶如明鏡,鏡子裡面是茶水,亦是人的心思

挖掘幸福潛能 改善關係品質 走出生命困境

文沐沨

飄雪的午後,盈一眸恬靜,煮一壺貢茶。

雪如拂塵,能撣去俗世的無奈,也能讓靈魂凈化。

茶如明鏡,鏡子裡面是茶水,亦是人的心思。

看那雪花落入紅塵最深處,暫離塵世喧囂,將心靈放空,盡情的體會那份曠達與純凈。

在中華文明鼎盛的唐宋時期,中國人喝煮茶而不是泡茶!煮茶在唐代叫煎茶,在宋代叫點茶。現代我們常見的沖泡法是在元明時期開始形成的,據說與朱元璋有關。平民出身的朱元璋覺得煮茶過於奢靡,所以下令廢棄煮茶而改為推廣更為簡單的泡茶!煮茶的斷代實為中華民族茶文化傳播的遺憾,今天我們有幸跟隨馬老師學習大唐煮茶文化!

一、醒器皿

所謂醒器皿,就是用酒來擦拭茶器的過程,是為了避免茶湯沾染到器皿本身的味道。

二、炙茶

炙茶其實就是對煮茶原料之一的熟普洱進行烘焙的過程,其實也是醒茶的過程。因為熟普洱在存放的過程中,茶性會慢慢趨於內斂、渾厚,炙茶的目的之一是喚醒茶性。

同時,熟普洱在存放的過程中由於存放的技術原因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蒼味、霉味,炙茶的目的之二就是祛除蒼霉味。這個過程要注意烹茶所用的水量,鍋的溫度,所以也是整個炙茶過程中最難掌握的步驟。

成功的烹茶會讓原本緊壓的茶變得更加鬆散、溫潤,而隨著高溫蒸汽在鍋內循環及蒸發,蒼霉味也隨之而去。由於烹過的茶會更加鬆散,所以更加有利於挑出茶梗,因為茶梗會影響到整鍋茶的口感,使茶湯會含有澀味。

」整個煎茶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緩慢而悠長,一呼一吸,一推一摸,就是這幾個動作,不斷地重複,但想要做到好,卻是需要用心的。簡單、平常的動作中展現的是嫻熟與和而不同!

鼻翼之香,灸好的茶用鐵鍋端到我們面前,湊近鼻子可以聞到愉快地陳香……

三、碾茶

碾茶是為了讓茶肉與茶梗分離,所以不能用蠻力,而要用巧勁。碾茶主要用腕力,所以每一個茶道師都要練習太極來提升自己碾好的茶要用篩子來過濾,只要最細嫩的部分,稱之為茶粉,其餘的都要倒掉。

五、煎水與調水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陸羽在茶經中對水的分類是這樣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之所以要煎水、調水,就是要讓水的口感更好!

水有三沸,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

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

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所以在整個茶湯沒用成型前,水必須保持在一沸到二沸!

以前只看到過水咕咕涌動,從未知曉水的三沸!在馬老師的一舀一轉之下,水聲從聒噪,清脆到沉穩,柔和,寧靜!

六、制茶引

茶粉是用來做茶引的。茶引如藥引的,藥引其實就是引導藥效進入病灶區域,而茶引則是引導茶氣行人體經絡,所以飲煎茶會有疏通經絡的作用!

七、制配香

配香用月光白製成。需要對月光白進行烘焙、研磨、過濾,之後通過振香而完成。振香採用太極的手法,講究一陰一陽,九九歸一。

八、茶湯成

煎茶原料有三部分,主料、茶引和配香!其中主料和茶引均用熟普製成。主料、茶引、配香、煎水、調水等都是煮茶之前的準備步驟,至此,才開始真正煮的過程。

當鍋內水將至三沸之時,逆時針攪動形成漩渦,這是將茶引緩緩注入鍋中,這是一個非常美的過程。

緊接著投放主料;之後需要調茶湯,讓主料葉片充分展開;最後彈入配香,在進行調製。至此,茶湯成!

馬老師的整個過程中沒有做事情的感覺,就是一種享受生活的狀態,人茶合一,她和茶就像伯牙和鍾子期,茶是她的一部分,她給於茶敬畏和溫度,茶饋以靈魂和醇度,交輝相應,人愛清茶馨香淡,茶因人愛綠萬山。

溫碗!品茶!

這樣的茶,最適宜捧在紅袖盈盈的手上!

口唇之香,初入口即刻感到滋味香馥;

舌頰之香,茶湯滾過舌面留下甜香不退;

咽喉之香,茶湯流淌入食管,喉頭翻上來的熱且濃的芳醇,喉韻繚繞!

一小口一小口的酌,不放走一絲絲香氣,把所有的茶氣都吸入體內,止語,讓茶氣在體內流動!

三碗入腹後,全身微微發熱,口齒間餘味環繞,小腹溫暖升起!

一群人,一壺茶,一下午,寂寥與惆悵統統都躲到窗外落雪的最深處!

喝茶的人一般是嚮往閑逸生活的,即使工作再忙,也能給自己適度的休息。所以活得通透,不會被時間趕著跑,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能掌握「慢」的智慧,在茶葉浮沉、茶暖茶涼中亦能平淡地對待人和事。

茶如明鏡,鏡子裡面是茶水,亦是人的心思。

同一井水,同一片茶,同一口鍋,同樣的程序,同樣的動作,同樣的溫度,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煮出來的是不同口味的茶!

「茶」,是「一草」、「一木」、」一人」的結合,「人」字居中,說明茶因為人賦予其情感而變得有茶性。即使潔凈茶具、沖洗茶葉,沒有一顆純粹的心,終究泡不出一杯好喝的茶。品茗之際,更能識人;以茶為媒,借茶修己!

禪茶一味,跟近年流行的抄寫心經,誦讀經典,心靈成長,是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修行之器,人生是一場盛大的修行,選擇自己喜歡的,目的都是靜能生慧。讓心靜下來,你才能看淡一切。靜中,你才會反觀自己,知道哪些行為還需要修正,哪些地方還需要精進,在靜中讓生命得到升華洗禮,在自觀中走向覺悟。讓心靜下來,你才能學會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靜了。心不靜,是你沒有放下。靜,通一切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喝茶葉有什麼好處?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