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春觀芭蕾,或許可以提前做點功課

新春觀芭蕾,或許可以提前做點功課

觀看一部芭蕾舞劇,已經是一些中國人的春節假期項目之一。看什麼呢?小編到票務中心查了一下,哇,有四部《天鵝湖》!誠然,無論從音樂的角度看,抑或從舞劇的角度看,《天鵝湖》都是所有的古典芭蕾舞當中最受歡迎的一部。可是如果只是《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這些古典劇目,我們對芭蕾的了解還是概念化了。

在大部分中國觀眾心目中,芭蕾舞意象只是「夢一樣的縹緲境界,風一樣的輕柔音樂,霧一樣的白色透明服裝」,這固然並不錯。但是也有《阿斯塔蒂》那樣的多媒體芭蕾舞,《變》那樣的裸體芭蕾舞,畢加索為《招徠》製作的那種立體主義布景和服裝……了解了這些,我們定會大開眼界,對芭蕾舞的概念也會大大改觀。

現在就有一本普及芭蕾舞的讀物,以介紹劇情和背景知識為己任,幫您了解芭蕾的世界。

它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百科全書式介紹。其作者是芭蕾舞劇界的權威人物。

喬治·巴蘭欽(1904-1983)

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俄裔美國舞蹈家、紐約市芭蕾舞團聯合創始人、世所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編導、美國芭蕾舞藝術的前驅、新古典主義芭蕾舞之父。

巴蘭欽原名喬治·巴蘭奇瓦澤(Giorgi Balanchivadze),1904年1月22日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他得天獨厚,不僅成長於俄羅斯這塊芭蕾舞和音樂藝術的沃土,而且他的家庭也是孕育他的天才的溫床。他的父親梅利通·巴蘭奇瓦澤(Meliton Balanchivadze,1862-1937)祖籍喬治亞,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還是喬治亞歌劇團(Georgian Opera)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母親是俄羅斯人,一位熱愛芭蕾舞、且擅彈鋼琴的銀行職員。家庭的熏陶使他具備了遠勝於其他舞蹈編導的音樂知識和素養,最終也促成了他的舞蹈生涯。

他九歲入讀附屬於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帝國芭蕾舞學校,成為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一位優秀舞蹈家。里烏斯?彼季帕,這位古典主義芭蕾舞領域無可爭議的最偉大編舞家,曾於1871-1903年擔任馬林斯基劇院舞蹈總監,其間他將帝俄時期的芭蕾舞推上了最輝煌的頂峰,因此可以說,巴蘭欽是踏著彼季帕開創的馬林斯基黃金時代的尾聲而來的。

巴蘭欽時常懷著鄉愁回憶他在帝俄舞壇的日子,「我幼時曾在馬林斯基劇院的原版《胡桃夾子》中飾演一些小角色,十五歲我開始飾演胡桃夾子王子。從我第一次參演以來我就愛上了這部舞劇。」

「幼時在俄國,我第一次見識了莎士比亞的名劇《仲夏夜之夢》,還在劇中扮演了一個兒童角色。那是聖彼得堡米哈依洛夫斯基劇院的一部製作,我扮演的是一個小仙子,當時我八歲左右。從此以後《仲夏夜之夢》就成了我的最愛。我想也是從那時候起,我熟悉了劇中的大部分詩句,即使到了今天,我都還能用俄語背上幾段呢。」 帝俄芭蕾舞傳統的影響無疑融入了巴蘭欽的血液中 。

1923年,巴蘭欽與馬林斯基劇院的同事組織了一個小型的「青年芭蕾舞團」(Young Ballet),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實驗性芭蕾舞。1924年夏,巴蘭欽攜團巡演西歐,後永久地留在了西方——奏響了後來努列耶夫等大批蘇聯優秀舞蹈家流亡西方的先聲。

在西歐,巴蘭欽一行受到謝爾蓋?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1872-1929)的賞識,進入了俄羅斯芭蕾舞團(Diaghilev』s Ballet Russes)。這是一個巡演世界各地的舞團,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團和現代芭蕾舞的濫觴。團內囊括了包括米歇爾?福金、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等彪炳史冊的人物。而佳吉列夫更是名不虛傳的伯樂,他注意到了巴蘭欽的編舞才能,很快升任巴蘭欽為舞蹈總監,並將其姓氏「巴蘭奇瓦澤」縮短成為今日聲震四方的「巴蘭欽」。在該團五年中創作的《阿波羅》和《浪子》——是巴蘭欽創作生涯的轉折點,從此他走上了新古典主義(new classicism)的道路。

1933年,美國藝術鑒賞家和贊助人林肯?柯爾斯坦(Lincoln Kirstein,1907-1996)看到了巴蘭欽舞團的表演,說服巴蘭欽移師美國——兩人誰都沒有料到,此舉將改寫20世紀芭蕾舞的歷史。

抵達美國後,巴蘭欽堅持要求第一個合作項目應當是成立美國芭蕾舞學校(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這所學校至今仍在為紐約市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以及全美國和全世界的芭蕾舞團輸送人才。

經歷了多次演出團解散和組團失敗,1946年,柯爾斯坦和巴蘭欽組建了舞團——芭蕾舞協會(Ballet Society),在紐約引進會員制,兩年內上演了五個劇目,包括本書提到的《四大氣質》和《俄耳甫斯》。在此期間,紐約市中心財政委員會主席觀看了芭蕾舞協會的演出,大感振奮,發起談判,最終導致協會進駐市中心,更名為「紐約市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經歷了如許艱難歲月,巴蘭欽的天才找到了牢固的棲所。1948年10月11日,紐約市芭蕾舞團正式誕生,開幕之作包括本書提到的《C大調交響曲》《巴洛克協奏曲》和《俄耳甫斯》。時至今日,紐約市芭蕾舞團仍是世界首要舞團之一,擁有全美最大的劇目庫,每年冬、春演出季可在其今日駐地林肯中心上演六十餘部芭蕾舞,夏季則可在薩拉托加表演藝術中心上演二十多個劇目。

巴蘭欽有過四任妻子,她們和他所鍾情的女子都是傑出的芭蕾舞女演員,也是他靈感的化身。

Tamara Geva(1907-1997)

他的第一位「繆斯」叫做塔瑪拉·傑娃(Tamara Geva),是在俄羅斯時便使用的青年舞者。1921年,傑娃與巴蘭欽結婚,年方十四。她幼年曾從私教學過芭蕾,後來加入馬林斯基劇院開辦的芭蕾舞夜校,而他在那裡教舞廳舞蹈課(ballroom dance)。1924年他們同團來到西歐。1926年二人離婚。

傑娃旅居西方的最初幾年在佳吉列夫的舞團跳舞,後來她前往美國,涉足戲劇和音樂劇的表演,其間曾於1935年加入巴蘭欽創立的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評論界認為她極富彈性,舉重若輕,帶著一種「度假中的藝術家的權威氣度」。傑娃的第二任丈夫是美國戲劇和電影演員約翰·埃默里(John Emery,1905-1964)。1997年12月9日,傑娃在曼哈頓逝世,享年九十歲。

Alexandra Danilova(1903-1997)

巴蘭欽與傑娃離婚後,與亞歷珊德拉?丹尼洛娃(Alexandra Danilova)開始了一段羅曼史。丹尼洛娃1903年11月20日出生於俄國的彼得霍夫,早年受訓於帝國芭蕾舞學校,畢業後加入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剛到西方時,她也被佳吉列夫收入旗下,她和巴蘭欽的戀情便發生在這段時期。她是她那一代最耀眼的芭蕾明星之一,但是她不善於經營自己的財務和事業,以致很快就陷入了窘境。幸而,1964年她與巴蘭欽在街頭重逢,巴蘭欽立刻出手相助,聘請她到美國芭蕾舞學校(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任教。從那時直到她1989年退休,她是該校最出色的教師之一,有時還幫助巴蘭欽做編導工作。《芭蕾聖經》中援引了一篇對她的採訪記。

她一生結婚兩次,但是從未和巴蘭欽正式結婚,不過,即使他倆的戀情已經結束,他倆的工作搭檔關係也依然保持下去。丹尼洛娃逝世於1997年7月13日,享年九十四歲。1991年,金星上的丹尼洛娃環形山(Danilova Crater)以她而命名。

Vera Zorina(1907-2003)

1938年冬,巴蘭欽與他的新繆斯——芭蕾舞和音樂劇女演員維拉·佐里娜(Vera Zorina)——結婚。佐里娜1917年1月2日出生於德國柏林。她的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挪威人,俱為專業歌唱家。佐里娜早年學習舞蹈,師從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著名女演員奧麗嘉·普列奧布拉任斯卡。十二歲開始參演電影。1933年蒙特卡洛俄羅斯芭蕾舞團吸納了她。1938-1946年她出現在好萊塢的一系列電影中。她也是一名出色的音樂劇演員,從1948年起,她多次出演《火刑柱上的聖女貞德》(Joan of Arc at the Stake)中的劇名角色。她下半生擔任過多種機構的領導或顧問,包括挪威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Den Norske Opera & Ballet)、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聖塔菲歌劇院(Santa Fe Opera)。

她和巴蘭欽的婚姻只維持了八年,1946年兩人離異,同年她成為哥倫比亞檔案館館長戈達德·利伯森(Goddard Lieberson)的夫人,直到1977年利伯森去世。1991年她和保羅·沃爾夫(Paul Wolfe)結婚。2003年4月9日,她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去世。

Maria Tallchief(1925-2013)

巴蘭欽1946年與佐里娜離異後,同年與他麾下的另一名女演員瑪麗亞·托爾奇夫(Maria Tallchief)結婚。托爾奇夫1925年1月24日出生於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父親是奧塞奇族的一位酋長,母親是蘇格蘭-愛爾蘭後裔。托爾奇夫自稱:「從多方面看,我是個典型的印第安女孩——靦腆、溫順、內向。」她熱愛音樂和舞蹈,儘管她的追求對於一個美國土著人來說是一種挑戰。1933年,她隨家搬到洛杉磯,拜在布隆尼斯拉娃·尼金斯卡的門下,學了五年舞蹈。十七歲時,她前往紐約參加面試,進入蒙特卡洛俄羅斯芭蕾舞團,很快就升任獨舞演員。後來她加入紐約市芭蕾舞團,1947-1960年擔任女一號,其間巴蘭欽為她創作了好幾部名作,包括本書提到的《火鳥》《胡桃夾子》等。

1965年她從紐約市芭蕾舞團退休。1981年她和她的妹妹瑪喬麗·托爾奇夫(Marjorie Tallchief)共同創建芝加哥市芭蕾舞團(Chicago City Ballet),她任其藝術總監直到1987年。她是芝加哥節日芭蕾舞團(Chicago Festival Ballet)的藝術顧問。她曾因她的國際聲望和美國土著藝術家身份而受到俄克拉何馬州長的表彰,還多次獲得很高規格的獎項,包括1996年肯尼迪中心獎(Kennedy Center Honors)、美國國家藝術獎章(American National Medal of Arts),等等。她和巴蘭欽的婚姻僅維持了六年,1952年離異,1956年她與芝加哥的一位建築商結婚,育有一女。

巴蘭欽1952年和托爾奇夫離婚後,同年又和一位新的繆斯——塔娜吉伊·勒克萊爾(Tanaquil LeClercq)——結婚。勒克萊爾1929年10月2日出生於巴黎,父親是一位法國知識分子,母親是美國人。三歲時,勒克萊爾隨家遷往美國紐約,開始學芭蕾,她的老師是曾任莫斯科大劇院舞蹈總監的米哈伊爾·莫德金(Mikhail Mordkin,1880-1944)。十二歲時,她被巴蘭欽招收到美國芭蕾舞學校,還獲得了一份獎學金。十五歲時,在一次為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舉辦的慈善義演上,她和巴蘭欽同跳一部可怕的芭蕾短劇:一班芭蕾舞學員正在練習舞步,一個怪物忽然跑進來,觸碰其中一名學員,使之癱瘓;這個怪物是脊髓灰質炎的化身,由巴蘭欽本人飾演,那名學員則由勒克萊爾飾演。畢業後,勒克萊爾加入巴蘭欽的舞團。她容貌美麗、雙腿修長,是巴蘭欽款女演員的範例。她出演了巴蘭欽的很多作品,包括本書提到的《小夜曲》、《四大氣質》等。她不僅是巴蘭欽的繆斯,也是傑羅姆·羅賓斯等大師的靈感之源。但是她的舞蹈生涯只是曇花一現。

1956年,她二十七歲時隨團巡演歐洲,不幸在哥本哈根發病——噩夢成真,被診斷出患了脊髓灰質炎!勒克萊爾腰部以下癱瘓,丹麥女王聞訊去醫院探望了這位再也站不起來的美麗舞者。回國後,巴蘭欽請了一年長假,親自照顧她。她從打擊下逐漸恢復後,從事寫作,也在哈萊姆舞劇院和紐約市芭蕾舞團上輔導課。她一輩子深愛巴蘭欽,雖然他倆後來離婚了,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巴蘭欽生命的最後時日,她每天都去探望他。2000年12月31日,她因肺炎在曼哈頓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Suzanne Farrell(1945-)

巴蘭欽是1969年和勒克萊爾離婚的,因為他愛上了本團另一位出色的女演員蘇珊娜·法雷爾(Suzanne Farrell,1945- )。1960年代,他為法雷爾創作了很多角色,包括《寶石》中的鑽石,以及堂吉訶德的夢中情人杜爾西內婭——巴蘭欽則親自出演這位走火入魔的騎士。 據說法雷爾是巴蘭欽一生的最後一位繆斯,但兩人的戀情並未修成正果求婚,她嫁給了本團的一位男演員。

1996年,曾有一部電影《蘇珊·法雷爾:難以捉摸的繆斯女神》講述她的故事。它曾獲6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提名。蘇珊娜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曾與巴蘭欽決裂,遠赴布魯塞爾繼續舞蹈事業。1975年再度歸來,與之合作直到1983年巴蘭欽去世。她的舞蹈生涯異乎尋常地長,直到1989年,才因髖關節手術離開舞台。之後她在許多著名的芭蕾舞學校任教。在紐約市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任教直到1993年。自2000年起,又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教授舞蹈。同年,她還組建了自己的公司,直到2016年才宣布次年解散。蘇珊娜2005年獲肯尼迪中心獎(Kennedy Center Honors),同年還獲得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這一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獎章(這兩種獎項巴蘭欽也曾經榮獲)。

12

芭蕾就是女人。

——喬治·巴蘭欽

在《芭蕾聖經》中,當巴蘭欽為他的《堂吉訶德》撰寫按語時,公開表達了女人對他的感召:「我對《堂吉訶德》的興趣在於:主人公始終都在追求一個理想,一種可以為之活著、為之犧牲、為之服務的東西。人人都有一個堂吉訶德藏在心中,人人都需要一種感召。對堂吉訶德來說,他的感召是杜爾西內婭——一個幻化成多種形象、但他仍然苦苦追求的女人。我本人也認為生活就是這樣,每一個男人都在做他要為自己的理想女人而去做的事情。」

巴蘭欽一生編導了數百部作品。雖然他主要以芭蕾舞編導而著稱,但是他也為音樂劇和電影而創作,在百老匯和好萊塢都留下了印記。他的很多芭蕾舞曾在電視上演播或實況轉播,有時他會親自督導每一個電視鏡頭的拍攝,甚至為求效果而修改舞步或角度,由於他的努力,美國和全世界的千家萬戶通過電視看到了他編導的美好舞蹈,也見識了紐約市芭蕾舞團的精彩表演。

隨著巴蘭欽在大眾間聲譽日隆,他也獲得了官方的認可:

1975年,好萊塢演藝界名人堂吸納他為一員,他由此躋入了弗雷德·阿斯泰爾、沃爾特·迪斯尼等娛樂巨腕的行列。

同年,法國政府授予他榮譽勛位。

1978年,美國頒發第一屆肯尼迪中心獎。

1980年,美國文藝協會授予他金質獎章。

此外,丹麥女王封他為爵士。

奧地利政府授予他十字勳章。

1983年里根總統頒發他總統自由勳章……

巴蘭欽身後為芭蕾舞世界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巴蘭欽派的舞蹈特點包括極快的速度、極深的普里埃蹲(plié)、反傳統的手和手臂動作、非同尋常的阿拉貝斯克式(arabesque),等等,它要求舞者的身體具有極佳的狀態和極度的靈活性。總體說來,這種舞蹈給人以一種錯覺,彷彿舞者在最少的時間內利用了最多的空間。不妨說,巴蘭欽將芭蕾舞推進了空間時代。

巴蘭欽逝世後,他的藝術價值仍被世人不斷地發現、肯定和重估,1987年他被追授格萊美終身成就獎(Gramm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04年他被納入美國國家舞蹈博物館暨名人堂(National Museum of Dance C.V. Whitney Hall of Fame)。著名的英國舞評人克萊門特·克里斯普(Clement Crisp,1931- )中肯地總結道:「很難想像芭蕾舞世界不再有喬治·巴蘭欽的赫然存在。……如今斯人已去……『已與莫扎特、柴科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為伴』,但是我們並未失去巴蘭欽——並未失去巴蘭欽的精神,因為他活在一系列傑作中,這些傑作深切地塑造和改進了我們對芭蕾舞藝術的認知,賦予了芭蕾舞藝術和芭蕾舞觀眾以令人感奮的生命。另一個事實也證明我們並未失去他的精神,因為他創立的學校和訓練體系已將美國人的身體變成了最理想的古典載體,足能實現他的古典主義觀念。我們絕不可能失去巴蘭欽,因為他是20世紀舞蹈風格的靈魂,無疑也是它的指路明燈。」

GIF

真難以相信,僅介紹《芭蕾聖經》合作者中的一位,就用掉了這麼多的篇幅。各位看官必是想小編一樣,眼睛都花掉了吧。不過這真是一本權威之作。

書中精心挑選了101部世界著名的或極具代表性的芭蕾舞,對其故事情節、創作背景、主創人員、演出團體、媒體反響進行了或簡或繁的介紹。作者力圖保持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均衡,既介紹古典或經典劇目,也介紹現代或前衛劇目;蓋因前者是芭蕾舞劇目庫的中堅,是歷久彌堅的常青樹,後者是芭蕾舞劇目庫的新鮮血液,是芭蕾舞藝術保持青春活力的刺激素。

在本書付梓的1970年代,其中有些人物,如諾維爾等,已功成名就並被供入了神龕,另一些人物,如撒普等,則還在爭議之中。但是時至今日,由於本書對我們進行的包容性教育,我們將不僅懂得欣賞這裡介紹的101部芭蕾舞,而且對當今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的新型編舞家及其芭蕾舞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例如當我們在國家大劇院看到英國蘭登舞團的《本質》時,我們將能會心一笑。

我們將在下次繼續介紹本書的另一名合作者弗朗西斯·梅森(1921-2009),又是一個有長長故事的人。

全文根據《芭蕾聖經》譯後記編寫,譯後記作者:管可穠。

喜歡本書請轉載文章

點擊書香上海為責編杜鵑加油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三聯書店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三聯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