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殺器徹底解決防空難題覆蓋幾千平方公里
解放軍陸軍一直被軍迷戲稱有兩大「饑渴症」:一是火力,二是防空。這實在是因為在以步兵為主要作戰力量的漫長時期里,我軍在優勢強敵面前,吃過對方強大火力和空中力量太多虧。今天主要說我軍陸軍最先進防空導彈武器「遍地開花」式的列裝和發展。近日,第78集團軍防空旅才接裝紅旗-16B中程防空導彈不到30天,就進行了首次綜合訓練。至此,自我軍重新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後,所有集團軍的防空旅已基本亮相。
解放軍集團軍一級配置的防空導彈,是陸軍射程最遠、防空覆蓋面最廣的。在2011年前後,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種現代化中程防空導彈紅旗-16A型開始裝備部隊。3年之後,更換了雷達導引系統、發動機助推系統的紅旗-16B防空導彈開始列裝。自那以後,新裝備我軍集團軍防空旅的,就都是最大射程不小於70公里的紅旗-16B型。
對海軍來說,現在射程超過100公里,有多目標發現、跟蹤、識別、鎖定和交戰能力的防空導彈叫區域防空武器系統。那麼對陸軍來講,紅旗-16系列中程防空導彈也是集團軍一級的區域防空武器系統。因為無論是紅旗-16A的40公里左右射程,還是紅旗-16B超過70公里的射程,都是隨著我軍集團軍實際作戰控制區域面積在變化。
有一個比較粗略的方式可以判斷一個陸軍集團軍的作戰控制區域,那就是看軍內射程最遠的火炮打擊遠界是多少公里。在2011年紅旗-16A防空導彈裝備部隊以前,我軍集團軍一級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火炮是PHL-03式自行火箭炮(俗稱「遠火-300」)。該型火箭炮在裝備部隊後的一段時期里,最大射程就是約70公里。
如此可以看出,紅旗-16A防空導彈入列後,只是初步解決了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的區域防空難題,卻沒有徹底覆蓋軍級作戰控制區域。但在2011年之前的60餘年裡,我軍野戰軍(後為合成集團軍)的防空能力更薄弱。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野戰軍防空部隊絕大部分還是高射炮部隊。
赫赫有名的紅旗-2系列防空導彈主要裝備空軍防空兵,負責要地防空而不是野戰防空。只有原38集團軍防空部隊曾試驗性裝備了紅旗-61A防空導彈。不過不久之後,仿製自海響尾蛇防空導彈的紅旗-7導彈開始大批量裝備陸軍。紅旗-7系列防空導彈裝備近30年來,一直是陸軍野戰部隊可靠的近程低空防禦主戰武器。
目前最新的紅旗-7D防空導彈已能同時以三種不同引導模式攻擊三個目標,最遠在17公里距離對抗超低高度巡航導彈、空對地火箭和反輻射導彈。但是,該型導彈的定位就是近程點防空導彈,它沒有多目標處理、接戰能力,無法為整個集團軍作戰區域提供區域性防空保護。
除了紅旗-7,還有一種射程類似、定位相近的防空導彈在解放軍陸軍服役,那就是上世紀90年代引進自俄羅斯的道爾-M1防空導彈。該型導彈對飛機目標最大約射程12公里,對巡航導彈、制導炸彈、空地導彈等小目標最大射程約7公里。當時引進時,道爾-M1導彈性能是超越紅旗-7導彈的,而且具備行進間發射能力。
直到紅旗-16系列防空導彈開始裝備集團軍一級防空部隊,解放軍陸軍才開始擁有野戰條件下的區域防空能力。紅旗-16防空導彈具備很強的多目標攻擊能力,一個火力發射單元可以同時跟蹤8個目標,並對其中4個進行攻擊。而且它可以攻擊的目標種類眾多,從高空飛行的飛機到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甚至是敵機投擲的精確制導武器,紅旗-16導彈都能夠有效對抗。在某種程度上,紅旗-16導彈還能夠對抗敵軍空中力量發動的「野鼬鼠」防空壓制攻擊。
最關鍵的是,在射程超過70公里後,紅旗-16B防空導彈的覆蓋範圍已經與集團軍作戰區域大致重合。雖然目前陸軍遠火-300火箭炮射程已提升至150公里甚至更遠,但這一打擊距離主要是為跨海登島作戰火力支援設定的。實際上從集團軍戰場態勢感知、野戰偵察能力來看,最遠感知距離仍在100公里以內。
從紅旗-16B防空導彈的作戰扇面來看,它已能覆蓋集團軍進攻、防守正面幾千平方公里區域。在這一廣闊空域,敵軍固定翼戰機難以抵近對我地面部隊實施大規模精確打擊。集團軍防空旅的紅旗-7系列、道爾/紅旗-17(國產型號)等點防空導彈,則主要負責打擊低空來襲的敵武裝直升機,以及穿透紅旗-16導彈防空網的敵精確打擊武器。
目前,解放軍陸軍各集團軍所屬防空旅已搭建起遠中近搭配,高中低搭配,不同距離之間火力緊密銜接的防空網。困擾陸軍多年的防空老大難問題,終於變得不再難,轉而進入佔據防空作戰「優勢」的階段。
(百戰刀)
TAG:西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