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3D列印活體器官,部分技術已經臨床應用,器官移植病人的最大福音

3D列印活體器官,部分技術已經臨床應用,器官移植病人的最大福音

這是3D印表機,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卻能列印出各種實物。3D列印雞蛋,列印房子,列印汽車,列印牛肉,列印器官。列印並非無所不能,但目前正朝著無所不能走去。

這是3D列印的連衣裙,沒有線頭,沒有針痕,全衣渾然一體,無任何裁剪痕迹。圖片展示只有一款,其實各種款式都能列印,而且早已經在服裝周上真人示範過了。

3D列印肝臟。2015年,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藉助3D列印的肝臟模型指導,為右肝有巨大腫瘤的病人,實現了精確手術。手術醫生說,若無3D模型指導,這個難度極大的手術無法完成。

3D列印心臟。3D列印器官,有三個階段:體外手術模型、可植入人體的類器官和活性器官。前兩個階段都已實現,也是應用最多的階段,活體器官列印難度最大。

3D列印耳朵。活體器官列印,要解決列印過程中,細胞能否存活、能否發育、能否變異甚至腫瘤化的問題。材料配比也需要高度精確。

3D列印腎臟。要是能列印出活體腎臟,可解決世界範圍內腎源不足的問題。哈弗大學實驗室在2016年,列印出了腎小管,已可模模擬腎的功能。

3D列印腦組織。3D列印,每個造價3000多元,一個器官列印下來,需要20多個小時。目前幾乎所有人體組織都能列印,但活體器官列印還在研究,活體腎臟列印是主要研究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玩家 的精彩文章:

每天吃多少飯菜,可以提供多少能量,這個公式可以算出來,非常准

TAG:營養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