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村 遠行之地

古村 遠行之地

- 文 & 照片 閑蔡-

- 序-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早已習慣了緊張的生活節奏,早已看盡了喧囂與霓虹。一面抱怨著生活的不易,一面又體驗著現代化大都市帶來的便利。每天在離開與留下間掙扎,每次在失落與憧憬中徘徊。卻始終未曾停下自己的腳步,也未曾買下那張回鄉的單程車票。如此這般,倒不如暫且忘記這一切,走出這份糾結與彷徨,找一片遠行之地,放空一回自己,安靜一次自我的心靈。

逢得一個冬日的周末,不想窩在屋裡,尋了個古村作為遠行之地,去感受下大都會外面的寧靜小世界。

--------

爨底下村[cuàn dǐ xià cūn],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齋堂鎮。

「爨」這個字很有意思,有句順口溜說道:「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燒」,很是形象。查了下資料,古村在明代時興建,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近代被人熟知估計因為這裡是電影《投名狀》的拍攝地。在此之前,吳京和樊亦敏主演的電視劇《太極宗師》也再次拍攝。

一進村口,一座古宅納入眼帘,青磚青瓦上長滿枯草,舊時的木門窗泛著歷史的棕黃,門梁檐下掛著金黃的玉米。雖然旁側立著「社區服務站」的現代標牌,但也不曾搶奪他的古樸之韻。

村裡很多舊時宅子都已做了民宿,一層層門樓上掛著燈籠,斑駁的大門檻正靜待客人們的跨越。此時佇立門口,耳邊會響起古時店小二那清脆熟練、充滿京城味兒的吆喝聲:「客官兒,裡面請~」。

聽當地人講,這村子古時是京城與太原之間的交通要道,那時候就是打尖住店的聚集地,也就是民間的驛站。人流興旺,漸漸聚集成為一個大村落。雖然國家出資進行過修繕,仔細端詳的時候也能看出來修繕過的痕迹,但這裡的一磚一瓦,至今也已經保存的相當完好了。

踏著舊時的步行山路,爬上側面山坡,俯瞰古村全貌。青瓦的斗拱式屋頂與石頭壘成的牆組合在一起,構成了鱗次櫛比的村舍,儼然一副北方古樸的山景畫卷,點點濃墨、斑斑重彩。

下山時走過古井旁,遇到一隻氣定神閑的母雞,泰然自若的樣子看著你,很是有趣。旁邊一口枯井,現如今已無水可打,只留下當年水過石槽的痕迹,斑駁可見。

時令冬季,非旅遊時節,因而街道上只有三兩人群。青石配黃土的路面、兩側的石牆青瓦門樓對聯,與現代的汽車、垃圾桶和地下的井蓋相融並存,有一種微妙的古今相會的味道。

這時,路上來了一隻小黃狗,搖著尾巴向我們打招呼。不知是誰給了他賞食,飽餐後抹嘴的樣子甚是有趣。

作為古時的農業國度,打了糧食之後,加工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序。那麼必不可少的設備就是——石磨。現如今已經電氣機械化作業了,石磨也基本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留下來也僅僅作為歷史過程的一個證據。

偏離主路,爬上一座院落,我發現了一座古宅,現如今已經荒廢。正因為沒有修繕,才保留了原始的古宅味道。拋去院落里的破爛不堪,依稀還是可以感受到當年在院落里出出入入農戶們的生活景象。

歷史其實就是生活留下的痕迹,一代一代,他刻滿了圍牆,寫盡了迴廊,磨平了石階,熏黑了門窗。白日田裡種地忙,夜裡挑燈縫衣裳,張家長來李家短,架起柴火把飯嘗。

走出村落,步行不久,來到當地人稱為「一線天」的地方。還真是有點兒懸崖峭壁,光怪陸離的意思,有些函谷關的味道。

行文至此,奉上劇照一張,作為結束。不!應該是作為下一次遠行之地的開始。另外,對能讀到此處的你,表示感謝!

此時正在拍攝「河西小院」那張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可能 的精彩文章:

TAG:玩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