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有一條「價值連城」的留言,請查收!

你有一條「價值連城」的留言,請查收!

西藏銅鑄鎏金大鵬鳥

前言:

一個人的經歷就像文物,回望它時,時間越久,越有審美價值。一部「網紅」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給大家介紹了「笑得像個6000歲的孩子」的人頭壺、酷似「奧特曼」的三星堆青銅人像、宛如「美瞳」的太陽神鳥金箔......這種「萌萌噠」的解說方式,瞬間征服了廣大佛系青年。但除了記錄片之外,還有一些圖文並茂的經典書籍,也給大家演繹了「神秘古文物」的正確解讀方式!

一、「修文物:故宮深處的掃地神僧,經常去壽康宮打水」

去微信讀書APP閱讀本書

工作在皇帝住過的紫禁城、摸著皇帝摸過的「國寶」、去太皇太后住的壽康宮打水,是什麼樣一種體驗?來自故宮的文物修復師們給出了答案。青銅師說:「聞著這青銅器有香味」;摹畫師說:「規矩的第一條就是要守得住寂寞」;裱畫師說:「磨刀刮紙就是磨你的性子」.....

這些「謝邀」後的回答,展現出的其實是備受現代人推崇的「匠人精神」:跟時間和個性進行角力,一生只做一件事,每件事都做到極致。因為文物的久遠性和脆弱性,這些大師們如呵護剛出生的嬰兒般對他們進行修復:一座宮廷鐘錶上千個零件要嚴絲縫合;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一幅畫臨摹耗時幾年到幾十年.....

《我在故宮修文物》海報

他們在深深的宮牆內,將自己的才華和精力凝聚成水珠,一滴一滴的澆灌著被時間磨損的文物的靈魂,讓人想起那句話:「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種植幸福的結果」。

二、「護文物:國寶的七次遷移和守護國寶的六君子」

去微信讀書APP閱讀本書

提到北京故宮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台北故宮博物館。關於兩座故宮博物館,一直有個說法:北京故宮博物館是「有館無寶」,台北故宮博物館是「有寶無館」。前者是說北京故宮博物館雖然擁有整座紫禁城,但是精品文物已被運往台灣;後者是說台北故宮博物院雖擁有故宮精品文物的百分之九十五,但是沒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那樣的明清古建築群。

台北故宮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如果說《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本書是借著「文物修復師」這一連接古老和現代的職業來說明「匠心」的偉大,那本書的著重點就是「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的文化傳承精神。整本書按照「國寶的七次遷移歷程」、「守護國寶的六君子」、「國寶在台灣的經歷」、「國寶背後的故事」四個版塊進行敘述,穿插了「翠玉白菜」受損、「女屍圖」失竊案等文物事件。

對大家耳熟能詳的《快雪時晴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乾隆香山九老」等也有比較精緻的講解,讓即使沒有去過台北故宮的人,也能通過本書感受到文人墨客的閑情逸趣和文物古玩的歷史滄桑。

三、「謀文物:即使歷經千年再深奧的古董,也不如才十幾歲的人心難測」

去微信讀書APP閱讀本書

不同於前面兩本書中專業視角的描述,《古董局中局》是以更為明快和輕鬆的小說形式來闡釋。故事以古董的鑒別收藏為切入點,以許家三代的經歷和故事為主線。人性背後的貪嗔痴惡、人與人之間的計算編排,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動力。

一件件古董如字畫、青銅、金石、瓷器等是踏著節點上場的主角,隱藏在古董背後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是密實厚重的四面牆壁和屋頂,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後的機關算盡和匪夷所思,就是架起整座故事之屋的地基和骨架。

《古董局中局》作者馬伯庸,

他說:「歷史觀只有不同,沒有不正」

被稱為「文字鬼才」的馬伯庸擅長歷史題材的小說,他的作品如《長安十二時辰》、《三國機密》、《風起隴西》等都像本書一樣,在緊張的故事走向中穿插了密集的知識點,歷史、地理、古董、技藝、待人、待事等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像一顆顆明珠散落在路轉峰迴的故事棋盤中。讀完本書,你也就基本了解了神秘組織「明眼梅花」、「武則天明堂玉佛頭」、「清明上河圖」、「天津瀋陽道」、「北京潘家園」等關於文物鑒賞和收藏的所有知識。書城評分9.2分。

四、「析文物:這個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一些容易犯錯的人彼此互相影響」

去微信讀書APP閱讀本書

這是一本神奇的小說,被譽為「小說史上最龐大的歷史推理格局」!先說下故事背景,北宋張擇端的傳世風俗名畫《清明上河圖》,長約528.7厘米,寬24.8厘米。它以長卷形式、散點透視構圖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種,繪出了824種各色人物以及車、橋、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局部截圖

而這部小說,將靜止在原畫面中的824人,結合其衣著、神態、場景、史書記載、傳說和歷史背景,全部鮮活生動地演繹出來:士、農、工、商、兵五大群體,密室、無頭屍、比擬殺人等超過20種推理詭計,梅船案、飛錢案、化灰案等80多起大小案件,訟師、牙人、相師、小帆等824風格有名有姓的人物......

《清明上河圖密碼》作者冶文彪

作者冶文彪花費10年的時間進行資料查找,又花費3年的時間進行故事搭建。懸疑性上,布局龐大,環環相扣,局中局,計中計;細節性上,細膩生動地描述了北宋的典章制度、人情往來、吃穿住行等!整部作品在讀起來十分燒腦和過癮的同時,又能讓你領略到北宋真實的風土人情!書城評分9.4分。

五、「最後的總結:一部高屋建瓴的美學名作,一段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

去微信讀書APP閱讀本書

整個中國文化,從上古時代到明清近代,我們為何會在商朝的青銅器中讀出威嚴、為何會在魏晉的壁畫前讀出輕盈、為何會在唐朝的詩歌里讀出興逸、為何會在宋朝的山水畫中讀出幽微、為何會在明朝的傢具里讀出市井、為何會在清朝的花瓶里讀出華美?

《美的歷程》作者李澤厚

他說:思想之河仍不斷汩汩向前

因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無論時間如何遠去,一個時代藝術的展現形式、一個時代藝術家的情緒波動,都凝聚在了這些逃過時間和人事劫難的藝術品上。無論是早期的原始藝術、青銅器,還是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帶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並深深地影響了它國度的人民。

李澤厚在他的經典美學作品《美的歷程》中,從藝術和文學的角度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概述和美學把握,結合了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推進、文學的進程,使讀者對整個中國歷史的藝術歷史有一個高屋建瓴的理解。

敦煌莫高窟壁畫局部

結語:

時間像沉默深邃的大海。個體生命的消逝,就像針尖上的水,滴在了浩瀚的大海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唯有這些在時間的深海里一件一件浮上來的藝術品,提醒了我們遙遠的來處,也暗示了我們面目模糊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信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微信讀書 |